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位整合(p21HBsAg/HbsAg)转基因小鼠肝癌发生过程中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2,6,12,18,24月龄的SPF级转基因小鼠,取肝脏及肝脏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①阳性肝细胞核内可见棕黄色反应颗粒;②2,6月龄转基因小鼠肝脏有少量散在分布的肝细胞呈PCNA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3%;12月龄转基因小鼠肝脏PCNA阳性表达主要出现在非典型增生的肝细胞,阳性率23.65%;18月龄转基因小鼠发生的肝细胞癌PCNA阳性率61.68%;24月龄的转基因小鼠发生的肝细胞癌PCNA阳性率63.56%。12月龄转基因小鼠PCNA阳性率高于2,6月龄转基因小鼠(p<0.01),18月龄和24月龄的转基因小鼠PCNA阳性率高于12月龄转基因小鼠(p<0.05)。[结论]①PCNA能准确反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位整合转基因小鼠肝细胞的增殖能力,PCNA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②非典型增生的肝细胞有较高的PCNA阳性表达,是一群具有肿瘤增殖潜能的癌前细胞群。  相似文献   
52.
实验动物是冠状病毒的重要自然宿主,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它可以引起小鼠的病毒性肝炎(MHV),大鼠冠状病毒病(RCV)感染,大鼠涎泪腺炎,猫传染性腹膜炎,还能引起犬和兔的感染。因此,调查目前实验动物的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对探究SARS病的起源和开展SARS病的防治以及模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 材料和方法11 大小鼠血清的采集 用摘眼球采血方法对各有关单位的实验大、小鼠进行采血,分离血清并置-20℃以下冰箱保存待检。12 MHV和RC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 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该试剂盒由抗原包被板、稀释液、阴性血清对照、阳性血…  相似文献   
53.
实验比格犬主要脏器重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和比较了不同年龄和性另1人工饲养实验比格犬主要脏器的重量和系数。结果表明:青年组雄性心、肺、肾重量高于雌性;中年组雄性和雌性肺、胸腺、甲状腺重量与青年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中年组雌性和雄性的肺、胸腺和甲状腺与青年雌性和雄性的对应脏器系数有差异,其中胸腺脏器系数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人工饲养条件下猕猴脏器自发病变的发生情况,建立猕猴自发病变的病理图谱。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结合部分特殊染色,观察了各个年龄阶段的65例猕猴消化道多个部位和唾液腺、胆囊和胰腺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92.3%猕猴的消化系统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包括各种炎性细胞浸润,消化道黏膜的变性、坏死,消化腺上皮的萎缩、增生等共32种。消化系统9种器官中,器官总的病变检出率以大肠、颊囊、小肠最高,食道和唾液腺最低。多数消化道组织病变程度和病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增加。结果提示,应加强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中动物自发病变的病理监测。  相似文献   
55.
覃冬云  黄韧  吴铁 《药学学报》2008,43(1):35-43
本研究观察了三氧化二砷对哮喘患者T细胞凋亡、白细胞介素-4分泌的影响,并探讨了Bcl-2的作用。分离哮喘患者(n=21)和健康对照者(n=20)的外周血T细胞,分别加入三氧化二砷和地塞米松培养24 h。用荧光显微术、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法和细胞色素c ELISA试剂盒检测T细胞凋亡,用ELISA的方法测量血清和细胞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4水平,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Bcl-2基因表达。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哮喘患者T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自发凋亡减慢。地塞米松使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T细胞凋亡率均增加,两试验组间增加幅度无显著差异。三氧化二砷显著增加哮喘患者T细胞凋亡率,但对健康对照者T细胞凋亡影响不明显。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升高,T细胞Bcl-2表达上调。而且,在体外培养24 h后,哮喘患者T细胞比健康对照者T细胞自发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及Bcl-2的表达水平均有所提高。三氧化二砷显著减少哮喘患者T细胞白细胞介素-4分泌,下调Bcl-2表达,但对健康对照者T细胞无明显影响。地塞米松可使两试验组T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4显著减少,但对两试验组T细胞Bcl-2基因表达影响不明显。结果提示:三氧化二砷在体外可诱导哮喘患者T细胞凋亡,减少白细胞介素-4分泌,下调Bcl-2基因表达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β-葡糖醛酸酶在恒河猴组织中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周龄强制断奶和3周龄自然断奶的2组裸鼠用皮下塞入法将手术切除的人肿瘤组织(肿瘤表面组织和深部组织)作异体移植,并将已长成的人肿瘤的异体瘤切除以残瘤的形式继续在裸鼠皮下增殖,观察移植瘤在不同周龄的裸鼠以及肿瘤组织取材差异的成瘤影响和残瘤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2周龄裸鼠移植瘤的成瘤性较2周龄裸鼠为优,在相同移植天数,2周龄的成瘤期比3周龄的裸鼠提前了约4d, 成瘤率也提高了一倍以上(P<0.01),移植时取肿瘤表面组织比肿瘤深部组织的成瘤提高3倍以上(P<0.005),残瘤的传代率100%,且成瘤期只有8d,结果提示,使用2周龄的裸小鼠可提高移植瘤的成瘤率,如接种时选择肿瘤表面组织更可提高移植瘤的成瘤率,在移植瘤成瘤后用残瘤的方式传代时,可使成瘤期提前。  相似文献   
57.
化妆品毒性检验壁垒性替代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研究模式的转变,替代动物实验的体外模型研究成为毒理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应用于化妆品毒性检验的替代方法已从单层细胞培养、离体器官培养、鸡胚培养发展到人工器官的三维构建。不少替代产品已实现商品化供应,一些替代方法已通过有关机构的验证并被欧盟、美国等推广应用。因此,从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和动物实验替代的角度出发,开发新型的替代产品和替代方法是目前检验检疫行业迫切需要应对的壁垒性技术问题,也是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幼年大鼠前脑内是否存在增殖细胞。方法 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PCNA阳性反应部位分两类 :一类为圆形或卵圆形深染颗粒 ,具有核的形态和大小 ,主要分布于吻侧迁移流、室管膜下带和部分血管壁 ;散在分布于尾壳核、运动皮质、隔区和斜角带 ;有时见“镜影核” ,主要存在于尾壳核 ;另一类为整胞体染色 ,见于室管膜、室管膜下带和吻侧迁移流。结论 幼年大鼠前脑内存在增殖细胞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检测。方法 根据MNV ORF1-ORF2结合区域中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同时设计和制备了内标用于监控假阴性,建立含有内标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通过优化,得到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构建质粒标准品并以之为模板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最后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44份小鼠临床样本,验证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结果 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小鼠肝炎病毒、小鼠脑脊髓炎病毒、仙台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肠孤病毒Ⅲ型、出血热病毒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构建的荧光定量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6,可以检测到10拷贝/μL的质粒标准品,对MNV活病毒检测可检测到1.78?0-2 TCID50/mL的病毒,检测灵敏度比常规RT-PCR高10倍,比病毒分离高100倍。对5份样品进行5次批内和批间重复检测,检测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2%。通过对344份临床样品检测,检测到阳性样品103份,阳性率29.94%。有5份样本结果为假阴性。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MN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由于加入了内标, 能有效地监控假阴性的出现,适合用于MNV日常监测、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0.
Aβ25-35对海马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毒性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Aβ2 5 35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及其形态学观察。方法 应用SD大鼠海马神经元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原代培养 ,比较在终浓度为 5μmol/L的Aβ2 5 35作用 48h和 1 0 μmol/L作用 2 4h两种情况下 ,神经元的存活情况 ,并用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神经元形态的变化。结果 终浓度为 5μmol/L的Aβ2 5 35作用 48h、和 1 0 μmol/L作用 2 4h后 ,可使海马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存活率下降 ,MTT测定其存活率分别为正常对照的 78.91 %及 80 .57%、58.45 %及 61 .45 % ,免疫组化可见海马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突起明显损伤 ,电镜可见核浓缩等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Aβ2 5 35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有明显毒性作用 ,不同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毒性作用有差异 ,但对海马和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的毒性无差异性 ,并可引起神经突起损伤 ,神经元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