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10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洁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2):90-91
结核病这一古老的疾病,随着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的研发,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我们在抗痨的基础上加用甘利欣治疗肺结核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小儿感染性腹泻是我国较常见较多发的疾病之一,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每年5~11月为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多发季节。为了帮助临床医生更合理更科学的治疗,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本院在常规抗感染、补液、纠酸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使用炎琥宁静脉滴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3.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原因尚不清楚,主要机制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胃肠道细菌的迁移。肝衰竭患者免疫机制受损,血清补体、干扰素水平降低,调理素缺乏,单核一吞噬细胞功能低下易继发感染。尤其是肝衰竭时Kupffer细胞功能损害,肝脏对门脉血液的清洁作用降低,易受肠道感染。小肠运动障碍,肠内菌群过度增殖及定植转移,极易发生SBP。为探讨疫防性抗菌治疗能否减少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SBP的发生率,本研究对60例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报告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尿有机酸分析(GC-MS)诊断的3-氧代硫解酶缺乏症1例。方法:留取患儿尿液使用尿素酶处理标本,再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尿有机酸分析结果显示3-氧代硫解酶缺乏症的特征性产物:大量3-羟基丁酸、2-甲基-3-羟基丁酸,中量乳酸、甲基巴豆酰甘氨酸。结论:采用尿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有机酸尿症可以进行快速诊断,并且准确性、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酯酶D(GPI-PLD)基因转染并过度表达对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GPI-PLD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PI-PLD转入A549细胞,以未转染的A549细胞及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细胞为对照,筛选出阳性细胞克隆.以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为底物,定量检测GPI-PLD活性,RT-PCR法确定GPI-PLD mRNA表达水平,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锥虫蓝排斥法观察补体介导的细胞毒(CDC)杀伤率,分光光度法测定PLAP活性,ELISA检测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情况.结果 阳性细胞克隆GPI-PLD酶活性水平比对照组升高约3倍,GPI-PLD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GPI-PLD基因过度表达可促进GPI锚定的蛋白质如CEA和PLAP等被大量水解释放入培养液,导致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对补体杀伤的敏感性增强.结论 成功将GPI-PLD基因转染入A549细胞,并在细胞中稳定表达.GPI-PLD过表达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肿瘤细胞对补体杀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全面描述药物首次人体试验的大致情况,总结首次人体试验设计与结果规律。方法:在PubMed上检索2009-2020年首次人体试验的文献,筛选出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通过收集文献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总结。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59篇首次人体试验文章,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药物(52.42%,293/559),大分子药物(45.62%,255/559)以及少量的细胞和病毒(1.97%,11/559)等。关于起始剂量的确定,不论是在大分子(23.86%,21/88)还是小分子(30.15%,41/136)中都主要以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剂量(27.68%,62/224)为主,其次是基于临床前研究(21.88%,49/224)以及最低预期生物效应水平(8.48%,19/224)等。剂量递增试验中50.19%(135/269)的研究使用传统标准3+3剂量递增方法,其次是加速滴定方法(7.06%,19/269),改进3+3方法(6.69%,18/269)等。结论:首次人体试验在研究设计内容和结果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后续试验中应科学设计首次人体试验,促进药物首次人体试验安全和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筛选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外泌体蛋白,分析其生物学过程及功能,以期为早期临床诊断KD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KD患儿(n=13)纳入KD组;同期选取因细菌感染入该院治疗的患儿(n=13)纳入感染对照组.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技术应用于斜视矫正术的优点。方法对37例斜视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斜视矫正术,其中5例复杂性斜视行睫状前血管分离。平均随访6个月,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第一眼位获得理想眼位,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5例复杂性斜视成功分离并保留睫状前血管,减少手术次数。结论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斜视矫正术更安全,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