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X线改变与周围骨密度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外侧半月板切除术(lateral meniseectomy,LMT)术后膝关节X线改变与周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LMT术后128例,膝关节术后X线改变根据Fairbank标准分为0、Ⅰ、Ⅱ、Ⅲ4级,设对应健侧为对照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膝关节周围6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BMD,并计算出术侧与健侧相对应区域BMD的变化值。结果X线表现为0级时,R1、R2、R3、R4、R5、R6 BMD均明显下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线表现为Ⅰ级和Ⅱ级时,R2、R3、R6 BMD,术侧明显低于健侧,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R1、R4、R5 BMD的变化在统计学上均无明显差别。结论LMT术后X线表现为O级时,膝关节周围BMD均明显下降;X线表现为Ⅰ级和Ⅱ级时,膝关节内侧BMD下降,而外侧BMD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2.
手指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修复的方法较多,如带蒂皮瓣、邻指皮瓣、掌背动脉皮瓣、游离皮瓣等,各有其优缺点<'[1-3]>.2004-2007年,我们应用带指背静脉的指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邻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介绍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和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0年8月-2005年12月,收治前臂和小腿软组织缺损54例.男48例,女6例;年龄13~46岁,平均28岁.碾压伤30例,炸伤3例,热压伤15例,电击伤3例,肿瘤切除术后3例.前臂缺损24例,小腿缺损30例.缺损范围13 cm×6 cm~35 cm×15 cm.急诊手术6例,择期手术45例,肿瘤切除同时修复3例.采用游离胸脐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切取范围15 cm×8 cm~40cm×15 cm.供区1例植皮修复,余直接缝合. 结果 术后除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余53例皮瓣成活良好.供区愈合良好,植皮成活.术后皮瓣臃肿3例,行二期皮瓣修整术.48例获随访3个月~3年.皮瓣颜色正常,质地柔软,外观好. 结论 游离胸脐皮瓣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sland flaps pedieled with digital artery for the defects at the end of fingers. Methods 63 eases with 72 soft tissue defects at the end of fingers were treated with the island flaps. The flap size ranged from 8 mm× 11 mm to 21 nun × 27 ram. Results All the flaps survived completely. The follow-up period ranged from 4 to 19 months. The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The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was 7 ~ 9 mm. The TAM functional examination showed excellent in 59 fingers, good in 11 fingers and common in 2 fingers. Conclusions The technique with island flap is simple and reliable for the defects at the end of fingers.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介绍游离腓动脉远端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上肢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6年6月-2007年8月,应用游离腓动脉远端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上肢皮肤缺损6例,其中缝合皮神经4例.结果 术后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1.5年.皮瓣与供区皮肤外观基本一致,厚薄适中,弹性、质地好,外观满意;4例缝合皮神经的皮瓣感觉恢复至S2以上,余2例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游离腓动脉远端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腘窝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6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5例采用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儿童腘窝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8~15岁;外伤 3例,烧伤 2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18 cm×8 cm,最小10 cm×6 cm。结果 5例患者移植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6个月~3年,腘窝部均获得满意外形及功能,股后部供瓣区亦未遗留明显畸形,儿童生长发育未受明显影响。结论 穿支蒂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充分、供区较隐蔽、可供切取范围广、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下肢主要动脉、皮瓣供区可一期缝合,是修复儿童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改变。方法:选择1984/2002年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科、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开滦医院施行外侧半月板切除术的患者128例,其中男64例,女64例;年龄14~68岁。实验分组:根据术后时间分为:0~1年组32例,2~4年组32例,5~10年组30例和11~17年组34例,设健侧为对照组。方法及评估: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膝关节周围6个感兴趣区骨密度(6区:以胫骨上端松质骨区腓骨小头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在胫骨外、内侧分别作0.8cm×0.8cm的感兴趣区,称为R1,R2。以股骨下端股骨髁间切迹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在股骨内外侧髁分别作0.8cm×0.8cm的感兴趣区,称为R3,R4。在胫骨上端密质骨区胫骨平台外、内侧软骨下分别作1.4cm×0.4cm的感兴趣区,称为R5,R6)并计算出外侧、内侧骨密度的变化值,用均数百分数±标准差表示。结果:12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术后17年内胫骨上端外内侧(R56)密质骨骨密度变化值:0~17年术侧均明显高于健侧[0~1年:(-10.20±13.62)%,(-22.80±13.54)%;2~4年:(-8.87±15.05)%,(-17.82±11.06)%;5~10年:(5.06±18.64)%,(-8.62±12.97)%;11~17年:(6.17±14.56)%,(-7.86±10.73)%,t=2.41~8.95,P<0.05]。②5~17年胫骨上端外内侧(R12)松质骨骨密度变化值:5~17年术侧均明显高于健侧[5~10年:(12.15±22.48)%,(0.40±14.40)%,11~17年:(8.16±13.37)%,(-4.90±10.44)%,t=2.31,2.40,P<0.05]。③11~17年股骨下端近膝关节区外内侧(R43)骨密度变化值:术侧明显高于健侧[(4.43±13.70)%,(-4.68±17.68)%,t=2.17,P<0.05]。结论: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可引起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改变,发生适应性的骨重构:胫骨上端密质骨区最早发生,胫骨上端松质骨区其后发生,股骨下端近膝关节区最后发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作为受区血管蒂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作为受区血管蒂并与游离组织皮瓣(背阔肌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的主干血管相吻合修复23例小腿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14例,女9例;年龄22~49岁,平均31.7岁;右侧13例,左侧10例;患肢均无局部皮瓣可供转位修复创面且只有一条主干血管或侧支血管供应远端,创面周缘无可携带游离组织皮瓣的血管蒂.损伤性质:交通伤12例,重物砸伤8例,机器绞伤3例.创面部位:小腿近端4例,小腿近中端12例,小腿中远端7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4 cm×5 cm~32 cm×12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7cm~34 cm×13 cm.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23例皮瓣全部成活,愈合时间为14~30 d,其中1例患者术后因感染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闭合.无一例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皮瓣供区切口一期愈合,植皮顺利成活.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2.4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质地、厚薄及色泽均较满意;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觉为10~25 mm;患者均对术后疗效表示满意.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具有血供可靠,术后疗效满意,术后患者无需被迫体位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对28例28指末节脱套伤患者,应用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其中示指10指,中指13指,环指5指,缺损平面均在远侧指问关节以远,脱套末节长度0.8~2.2 cm.急诊手术24指,末节皮肤坏死二期手术4指.结果 28例28指皮瓣.除3例皮瓣远端部分张力性水泡形成表皮坏死结痴经换药愈合外,余全部成活.25例经4~27个月随访,外形、感觉和功能恢复满意,静态两点辨距觉达6.0~9.0 mm,平均7.6 mm.结论 双蒂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手术简便、安全,疗程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改良穿针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新鲜掌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本组骨折均解剖复位,骨性愈合,45例获得随访6~28个月,平均19.5个月.按TAM系统评定方法 评定:优3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 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