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21.
医患关系矛盾日益加剧,如何教育医学类学生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还相对滞后,加大这方面的培养是缓解矛盾的重要一环.该文从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人文修养,优化课程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2.
患者 男,73岁,维持性血液净化3年,右侧股静脉穿刺置管3个月,拔除导管后出现右下肢肿胀、疼痛.查体:右下肢明显皮肤发红、皮温高,压痛阳性.白细胞 7.7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9.9 %;红细胞 3.01×1012/L;血红蛋白 87 g/L;血小板 111×109/L.  相似文献   
23.
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听源性惊厥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不同年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听源性惊厥行为观察。方法使用PCR技术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鉴定后对不同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进行听源性惊厥的观察,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经PCR技术证实脆性X综合征小鼠模型是Fmr1基因敲除小鼠。Fmr1基因敲除小鼠在中央区的惊厥阈值较野生型小鼠显著短。Fmr1基因敲除小鼠鼠受声音刺激后表现为惊恐、奔跑明显的AGS前驱表现,最后发生跌倒、惊厥,呈角弓反张状,最后恢复活动能力或者反复发作,或者导致死亡。结论 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行为异常,其兴奋性较野生型小鼠增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短期疗效。 方法 对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并入院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的19例21耳行短期疗效观察分析。评价的指标如下:纯音电测听气导均值(PTA)、气-骨导差(ABG)、声阻抗、耳内镜检查、颞骨CT扫描和主观满意度(VAS视觉模拟评分)。 结果 19例均于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6个月鼓膜置管未脱落者予以取管。术后随访6~10个月,纯音电测听测试耳气导结果术后较术前有所提高。PTA从术前(59.5±21.5)dBHL降低到术后(52.0±31.0)dBHL(t=3.409, P=0.005), ABG从术前(35.5±17.5)dBHL降低到术后(21±16)dBHL(t=2.957,P=0.011), 76.19%的患者声阻抗鼓室图术后转为A型;3例5耳自觉听力和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2例4耳鼓室积液持续存在,1例1耳取管后3周再次复发,予以持续置管。术后疗效满意度平均为(6.17±1.16)分。 结论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短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评估乳突切开术并一期行听骨链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01~2011-06期间在我科住院行乳突切开术并一期钛人工听骨植入手术并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139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置入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者91例,置入全听骨赝复物(TORP)者48例,随访时间为2~5年,纯音测听法(PTA)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听力,比较手术前后的气导听阈(0.5、1.0、2.0、4.0kHz四个频率气导之平均值)及气骨导差(ABG),分析钛人工听骨在同期听骨链重建术的听力重建效果。术后ABG≤20dB为听力提高有效。结果:PORP植入患者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53.97±11.32)dB,术后为(36.80土11.68)dB,平均降低(17.17±5.79)dB;术前ABG平均为(31.84±6.17)dB,术后为(15.13±7.22)dB,平均缩小(16.71±5.50)dB;TORP组患者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58.05±11.35)dB,术后为(44.53±13.15)dB,平均降低(13.52±7.81)dB;术前ABG平均为(35.67±5.73)dB,术后为(21.48±7.01)dB,平均缩小(14.18±7.53)dB;各组术前术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PORP组术后ABG≤20dB者(术后听力提高有效)共68例,有效率为74.73%;TORP组术后ABG≤20dB者共26例,有效率为54.13%;总有效率为68.6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突切开术并同期钛人工听骨植入取得了良好的听力效果,PORP比TORP的听力改善效果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对15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分析,探讨手法复位治疗特发和继发BPPV的疗效。方法变位试验时采用红外线眼动记录仪(VNG)作眼震记录,根据眼震特点对BP-PV进行定侧和分型。同时结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判断BPPV的病因是原发性或继发于其他疾病。治疗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后半规管(PSC)、前半规管(SSC)BPPV采用Epley法或Semont法,水平半规管(HSC)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继发性的同时针对原发病进行病因治疗。结果原因不明特发性97例(63.8%),继发于其他原因55例(36.2%);特发性BPPV采用手法复位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1.4%和90.7%;而继发性BPPV为72.7%和80.0%。结论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法复位的疗效特发性BPPV比继发性好。  相似文献   
28.
持续性压力培养环境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是骨髓腔内主要的受力细胞,在人工关节置换病例中,其生命活动状况与假体传导压力有密切关系.目的:观察持续性压力培养环境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揭示持续压力致假体松动下沉进展及其置换后活动影响的生物学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4-02/2007-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骨科研究所完成.材料:出生1个月的新西兰幼兔1只,体质量0.5 kg,取其骨髓基质干细胞用于实验.方法:传代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将生长良好的第3代骨髓基质干细胞按1×104个/孔随机接种于7块24孔培养板,14 h后细胞完全贴壁,换新鲜含体积分数为10%胎生血清的DMEM.实验随机将4块培养板分为4组:对照组不予加压,20 kPa持续压力组,60 kPa持续压力组,100 kPa持续压力组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天施以20,60,100 kPa的持续3 h压力.主要观察指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培养1,3,5,7 d各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吸光度值变化.结果:除培养第1天外,第3,5,7天各压力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第3天20 kPa持续压力组与60 kPa持续压力组吸光度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高于100 kPa持续压力组(P<0.05).第5天不同持续压力组吸光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压力越高,吸光度值越低.第7天100 kPa持续压力组吸光度值低于压力20 kPa持续压力组(P<0.05).结论:关节置换后早期患者不宜过早下地,否则将产生持续性应力,可以引起骨髓腔内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抑止,从而不利于骨质愈合,容易产生假体下沉和松动.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的质量标准。方法:应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对照药材、阿魏酸、藁本内酯以及黄芪甲苷为对照,建立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的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阿魏酸以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采用NewmateTM C18(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16 nm和260 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良好,斑点清晰。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分别在进样量为10~200μg、5~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4%和92.6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3%。15批样品中阿魏酸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分别在0.068%~0.109%和0.057%~0.092%范围内。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当归补血汤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与分析新糖胃康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10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伊托必利西药治疗)和观察组(给予新糖胃康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共治疗2周,对比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的症状量表和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变化及安全性,以明确新糖胃康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DGP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症状总积分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症状总积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糖胃康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安全性较高,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