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4 毫秒
21.
通过合成获得盐酸瑞芬太尼主要有关物质,确证其结构为4-(甲氧基羰基)-4-[(N-1-氧代丙基)苯胺基]-1-哌啶丙酸,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瑞芬太尼中的有关物质.采用Kromasil氰基柱,流动相为0.03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3.0)-甲醇-乙腈(80∶16∶4),检测波长225 nm.盐酸瑞芬太尼及其主要有关物质在1~1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求一种更简便、快捷、先进的子宫全切术式。方法 取下腹纵切口,常规进腹,将圆韧带与骨盆漏斗韧带(不保留附件)或与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峡部(保留附件)一并处理,并“U”字缝扎,同时改一人执行手术操作为二人法。并与同期行常规纵切口子宫全切术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式子宫全切术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缩短,恢复快,术后发病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改良式子宫全切术有明显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18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6~2004年收治的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CT检查肿瘤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8.9%(16/18)和86.7%(13/15)。术前B超引导包块穿刺活检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9/10)。18例中良性14例,恶性4例。17例行手术治疗,治愈性切除率为94.4%(17/18)。术后胰瘘发生率为23.6%(4/17)。结论:B超、CT和术前B超引导包块穿刺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4例既往一线或二线使用含氟尿嘧啶类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主要观察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次要观察终点包括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 结果34例患者病理确诊均为结直肠腺癌。近期疗效中观察到部分缓解(PR)为6例,疾病稳定(SD)为25例,疾病进展(PD)为3例,客观有效率(ORR)为17.6%(6/34),疾病控制率(DCR)为91.2%(31/34)。其中,二线患者ORR为21.7%(5/23),DCR为91.3%(21/23);三线患者ORR为9.1%(1/11),DCR为90.9%(10/11)。34位患者全部追踪至疾病进展,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mPFS)为180天(95% CI:157.2~202.8),截止2020年2月27日末次随访未观察到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平均OS(389.0±51.1)天。其中,接受二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193天,平均OS(412.0±61.5)天。接受三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150天,mOS为311天。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EA与CA19-9水平均有降低,其中CA19-9治疗前后平均水平为(169.8±48.0)U/mL和(143.8±57.7)U/mL(t=0.700,P=0.655)。CEA治疗前平均水平为(255.0±40.6)ng/mL,治疗后为(104.2±32.4)ng/mL,下降趋势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9,P=0.001)。安全性方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和转氨酶升高等,多为Ⅰ~Ⅱ级,Ⅲ级不良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减少(2/34)、白细胞减少(1/34)和转氨酶升高(1/34),无Ⅳ级不良反应及化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 结论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其中二线治疗ORR与国内外既往研究相似,但不良反应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高表达热休克蛋白A12B(HspA12B)对内毒素血症所致心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HspA12B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均分别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A1组,15只;A2组,14只)、渥曼青霉素(WM)1 mg/kg+ LPS 10 mg/kg(B1组,10只;B2组,10只)、生理盐水(C1组,8只;C2组,9只).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Western blot法检测Akt、磷酸化Akt(p-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结果 A1、A2组p-Akt、p-GSK-3β表达分别低于C1、C2组(P<0.01或P<0.05);与A2组相比,A1组p-Akt、p-GSK-3β的下降程度分别减轻了54.3%、27.4%(P<0.05).各组LVEF、FS水平由多到少为C1组>A1组>B1组、C2组>A2组>B2组(P<0.01);A1组LVEF、FS较A2组分别提高了56.0%、72.5% (P<0.01).结论 高表达HspA12B改善内毒素血症心功能不全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26.
张喜  邢涛  张友文  马玉洁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04-1605
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均不能排除胰头癌.19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探查均显示肿物位于胰脏,与周围组织粘连,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胰腺炎.术后发生胰漏2例,其余恢复顺利,效果良好.结论慢性胰腺炎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胰十二指肠手术切除是一种合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1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36岁。3个月前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伴间断发热,呈不规则热,体温最高达38.4℃。间断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1个月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于2000年6月17日人院。人院查体:T37.3℃,HR96bpm。Bp 120/70mmHg,R18次/分,半卧位,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下野可闻  相似文献   
28.
血液是生物体内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物质输送和传递的任务。血流微环境影响着心血管发育、红细胞聚集及血液黏度、癌症转移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病理过程,在药物输送、细胞分选、人工器官设计和生物体运动等研究领域,流场环境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使得微流场的测量和定量分析变得尤为重要。微粒子成像测速(micro-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ry,Micro-PIV)将传统的粒子成像测速和显微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对高速相机在不同时刻拍摄的两组图像进行互相关分析,能够计算得到微流场环境的速度场。与其他速度测量方法相比,Micro-PIV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本文介绍Micro-PIV系统的主要组成及相关原理和分析方法,并总结其近年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对Micro-PIV的不足和应用前景展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9.
基层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了解基层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和实施情况,以提高她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促进健康教育的真正落实。方法 采用问 卷调查法对北京市3个远郊区4所医院的基层护理人员关于实施健康教育的态度、知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88.4%的护理人员对开展健 康教育持积极态度,45.7%的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达到较好程度,98.6%的护理人员参与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但有37.0%的护理人员认为缺 乏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结论 强化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信念,普及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巧,是有效落实健康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定期拍摄锥体束CT(CBCT,Cone-BeamCT)观察小型猪扩弓前后及保持期的后牙颊侧骨板变化,了解扩弓力如何影响后牙颊侧骨板的改建。方法选用10月龄雄性巴马小型猪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5只,对照组3只。分别在扩弓前(T1),扩弓10天后(T2),保持3个月(T3)后拍摄CBCT,测量后牙颊侧牙槽骨高度和厚度的变化(ABMBL,ABBT)。结果上颌后牙颊侧牙槽骨高度指标BMBL和厚度指标BBT在T2期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明显变化(P〈0.05),T3期与T2期相比,BMBL和BBT均无明显改变(P〉0.05);ABMBL与ABBT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r=-0.96,P〈0.01),扩弓前BBT与△BBT、△BMBL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r=-0.90,P〈0.05;r=-0.84,P〈0.05)。结论上颌快速扩弓后颊侧牙槽骨高度、厚度均发生明显减小;扩弓前颊侧牙槽骨厚度与发生牙槽骨吸收的可能性存在负相关,能为临床选择扩弓方式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