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6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低浓度利多卡因和左布比卡因合剂在双侧颈深浅丛均阻滞时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传统的改良一点深丛阻滞法,但两侧深丛各只注药4ml;浅丛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在皮肤与颈阔肌间向头、足、对侧各注药3 ml,胸锁乳突肌中点处注药2 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分别对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切皮时、术中探查时和手术后6个时间点进行评估。观察并记录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并发症及麻醉效果。结果利左布合剂组(L组)在阻滞后的10 min、切皮时和术中探查时阻滞效果优于单纯用0.25%布比卡因组(B组),P〈0.05;L组起效时间短、完善时间快,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67%利多卡因和0.25%左布比卡因合剂应用于双侧颈深浅丛均阻滞是相对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8例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心功能Ⅱ~Ⅲ级),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定血清BNP及hs-CR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12周时血清BNP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LVEF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在基础治疗中,加用曲美他嗪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10 mg/d)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及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患者78例,经颈动脉彩超证实有颈动脉斑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测定血脂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并观察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起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明显降低,6个月起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斑块面积从治疗6个月起,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至治疗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斑块总数有减少趋势,稳定斑块逐渐增多,不稳定斑块逐渐减少,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副反应。结论 10 mg/d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显著改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4.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8例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心功能Ⅱ~Ⅲ级),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定血清BNP及hs-CR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12周时血清BNP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LVEF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在基础治疗中,加用曲美他嗪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胃肠道间质瘤累及直肠少见,仅占直肠恶性肿瘤的0.1%,但危险等级高,总体预后不良。尤其低位直肠间质瘤,更为罕见,既往治疗以手术为主,总体保肛率不高,并容易损伤邻近周围组织器官。现报道1例女性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予以口服伊马替尼术前治疗转化后,行肛门肿物切除术,术后继续予以口服伊马替尼,随访7个月未见复发。对于部分初始不可切除或切除困难,以及手术可能对相邻脏器功能产生较严重影响的特殊部位间质瘤,经伊马替尼进行术前治疗后有望获得手术机会且减少对脏器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通过观察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PKA)/磷酸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se kinase, PhK)/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 GP)通路的变化,从中枢糖原分解方面探讨脾气虚食少腹胀发生机制。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和脾气虚组(模型组)各8只,代谢笼计量大鼠24 h进食水量,炭末推进法检测大鼠的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透射电镜观察下丘脑糖原颗粒情况,ELISA法检测下丘脑ATP、cAMP和PK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PhK和GP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食水量减少,胃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率下降,下丘脑ATP、cAMP和PKA水平下降,下丘脑PhK、GP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气虚食少腹胀与cAMP-PKA-PhK-GP通路抑制所导致的下丘脑能量供给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探析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尿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则给予患者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疗效以及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患者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患者的BUN、24 h-upro以及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cr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疗效确切,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推广运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0.
田小玉  王秋  李娜  马丹  罗蓉 《四川医学》2019,40(1):28-32
目的 观察婴幼儿神经发育疗法(NDT)在脑性瘫痪(CP)患儿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采用NDT进行康复治疗的43例C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NDT疗效分析。所有患儿每周至医院接受NDT 3~6次,同时辅以家庭康复训练。采取《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及治疗6个月时,分别对患儿姿势能力(ST)、移动能力(LO)进行评分,统计学分析评分结果的改善情况。结果 CP患儿在接受NDT后,姿势控制能力和固定能力均取得明显进步,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年龄阶段的CP患儿进步速度有一定的差异,一岁以内的CP患儿进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1~2岁CP患儿姿势控制能力和移动能力在治疗3个月时进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治疗6个月时有进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岁以上的CP患儿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治疗分数有进步,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类型CP患儿的进步有明显的差异,单瘫和偏瘫患儿较四肢瘫和双瘫患儿进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NDT对不同年龄CP患儿的运动功能的疗效不同,特别是对早期CP患儿的疗效最佳。NDT对不同瘫痪部位CP患儿的姿势能力与移动能力均有促进作用,但改善程度各异。采用NDT早期介入CP患儿的康复治疗,可以更好促进其运动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