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医药卫生   218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目的 探讨HCK基因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HCK基因在维持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状态中的意义.方法 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并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分化.抽提其胚胎干细胞未分化及分化第2、4、6、8天的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HCK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抽提胚胎干细胞未分化及分化第2、4、6、8天的总蛋白,应用Western-blot方法对HCK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HCK基因mRNA在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D0)及分化的第2天(D2)均有表达,而在分化的第4天(D4)开始已不能检测到有表达,HCK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随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呈急剧下调趋势;HCK蛋白的表达与mRNA的表达相一致,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进程中逐渐下调,至第4天已基本检测不出.结论 HCK基因随着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分化,表达呈下调的趋势,HCK基因可能在维持胚胎干细胞未分化状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称Pilon骨折,占胫骨骨折总数的7%-10%,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并发症多,病残率高。2002-2005年,笔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9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大椎穴对感冒高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3例)和对照组(12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大椎,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观察24小时的即时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体温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起效时间为(1.42±1.79)小时,短于对照组的(3.44±5.10)小时(P<0.01)。治疗组痊愈率为27.8%,解热率为75.9%;对照组痊愈率为10.9%,解热率为5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风热证感冒治疗组的解热率为75.3%,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椎穴退热疗效确切,风热感冒所致高热可首选大椎,治疗应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ASD)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ASD患者的术前、术后30 min和术后3天血浆ET-1浓度.结果:无论ASD患者的肺动脉压是否升高,其血浆ET-1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前ASD患者血浆ET-1浓度与PASP、Qp/Qs和ASD最大伸展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8、0.746、0.670(P均<0.01);ASD患者术后30 min和术后3天的血浆ET-1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天的血浆ET-1浓度较术后30 min进一步下降.结论:介入封堵ASD后,患者的肺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血浆ET-1浓度的检测可以作为评价介入封堵ASD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了解急性铅染毒对发育期小鼠行为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 48只2月龄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铅组小鼠分别予以醋酸铅2mg/kg、10mg/kg及50mg/kgip染毒,隔日1次,连续3次.对照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染毒后作自发活动、Morris水迷宫测试,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浆、脑匀浆丙二醛(MDA)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结果 铅染毒小鼠易激惹、多动,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血浆MDA[中铅组(9.10±2.90)nmol/ml,高铅组(11.32±2.78)nmol/ml,对照组(5.69±1.47)nmol/ml]、T-SOD[中铅组(131.8±9.3)Nu/ml,高铅组(135.8±11.67)Nu/ml,对照组(101.2±18.7)Nu/ml]和脑匀浆MDA明显增高(P<0.01),并与染铅剂量呈正线性相关(P<0.01).但小鼠行为改变与脂质过氧化水平之间关系不明显.结论 急性铅染毒能够影响小鼠的行为,呈现激惹、多动及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急性铅染毒能提高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并可代偿性提高机体T-SOD活性.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Objective Toevaluatethepossibleeffectof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PTCA)onmyocardium-Methods SerumcTnIandCKMBweremeasuredin60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CAD)whounderwentPTCAbeforeandatthe6th,12th,24th,48thand72ndhouraftertheinterventional…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