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5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及免疫疗法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u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作为继LAK细胞之后又一类新型抗瘤效应细胞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TIL不但能更准确地反映宿主与肿瘤之间相互作用的免疫应答状态,而且可用于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动物实验及临床初步应用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因此,TIL也已成为泌尿系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2.
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 (TIDC)是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 ,它们所在的位置提示在向特异性T细胞提呈肿瘤相关抗原的过程中 ,TIDC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对于TIDC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本文就TIDC的提纯、表型和功能、与免疫抑制因子的关系、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A-RPLND)治疗早期睾丸恶性肿瘤的手术技术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3例原发性睾丸非精原细胞肿瘤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行RA-RPLND治疗。其中左侧1例,右侧2例,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混合型生殖细胞瘤1例,胚胎癌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监测肿瘤标志物,进行手术后随访。结果:3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44±17)min,术中出血量(110±29)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52±15)h,总住院时间(6.0±0.8)d。未出现肠管损伤、大血管损伤和淋巴瘘;无中转开放。2例术前临床分期为Ⅰa期,1例术前为Ⅰb期;其中1例术后病理分期为IIb 期。术后随访3~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无死亡病例,术后无逆向射精。其中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者术后行常规全身化疗,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RA-RPLND治疗早期睾丸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在保留正常射精、减少副损伤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4.
为探讨顺铂诱导原代培养膀胱癌细胞发生凋亡变化的特征及机理,以O~100μm浓度顺铂处理原代培养膀胱癌细胞12~72小时,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变化,分析其与凋亡指数(AI)的关系,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膀胱癌细胞凋亡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顺铂能够明显地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具有一定范围内的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依赖性,与细胞增殖抑制密切相关.膀胱癌细胞凋亡的镜下特征为胞膜完整,胞浆浓缩,核碎裂、萎缩或边积,胞浆外突形成凋亡小体.本研究证实顺铂诱导膀胱癌细胞广泛性凋亡是它产生杀瘤效应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5.
踝关节损伤是一种复合损伤,在临床工作中很少遇见单独的外踝骨折,往往合并有三角韧带损伤。近年来,三角韧带复合体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其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踝关节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医生已经达成普遍共识,但是对于是否同时手术修复三角韧带仍存在争议。三角韧带复合体断裂可以通过肢具固定制动促进韧带自行愈合,也可以通过手术修复或韧带重建治疗。本文将探讨何种治疗方法对三角韧带复合体的愈合更有利,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6.
对离体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来源的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进行多种生长因子作用下的综合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来源的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加用表皮生长因子和双氢睾酮后并不能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对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然而表皮生长因子和双氢睾酮则可克服转化生长因子β对前列腺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提示多种生长因子及激素对前列腺细胞作用的失平衡可能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脊髓发育不良和隐性骶椎裂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对34例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有反射性膀胱21例(61.7%),其中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13例,排尿困难为主要表现;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正常8例,急迫性尿失禁为主要表现。无反射性膀胱13例(38.5%),排尿困难、尿潴留为主要表现。12例膀胱颈口开放患者9例有尿失禁,最大尿道闭合压为3.17±1.40kPa(1kPa=10.20cmH2O),22例膀胱颈口闭合患者最大尿道闭合压为7.77±3.50kPa(P<0.01)。15例IVU显示有上尿路损害的患者排尿期膀胱压力为平均8.01±4.30kPa,19例无上尿路损害的患者排尿期膀胱压力平均为3.06±1.20kPa,(P<0.01)。综合分析显示患者临床症状和尿动力学表现与脊髓损伤平面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8.
应用鬼臼脂素治疗男性生殖器尖锐湿疣92例,其近期治愈率为98.9%,局部反应较轻微。表明该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  相似文献   
89.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分析王志平,陈一戎,刘国栋我们用放射性同位素受体分析方法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本组前列腺增生11例及前列腺癌7例标本,均来源于...  相似文献   
90.
尿膀胱癌抗原与透明质酸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尿膀胱癌抗原 (UBC)和透明质酸 (HA)诊断膀胱癌的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 94例 ,其中膀胱癌患者 64例 ,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 2 0例 ,健康对照组 10例。膀胱镜检查前取尿样分别进行UBC、HA和脱落细胞学检测 ,分析比较 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价值。 结果 以 12 μg/L为UBC诊断膀胱癌的临界值 ,以大于正常对照组尿液HA水平上限 14 4 .7ng/ml为HA阳性界值时 ,UBC和HA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分别为 85.9%和 89.1% ,与脱落细胞学 (40 .6%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3种方法诊断膀胱癌的特异性分别为 85.0 %、80 .0 %和 95.0 %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4.8%、93 .4%和 96.3 %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65.4%、72 .7%和 3 3 .3 %。 结论 尿UBC和HA检测技术简单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癌的较好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