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伴随病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常规体检中随机抽查60~93岁老年人542名[平均年龄(73.6±6.8)岁],其中男性:494例;女性:48例,检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同时进行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试,将所得结果用SAS6.12版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高血压组321例(59.2%),非高血压组221例(40.8%)。高血压组中合并冠心病125例(38.9%)、合并脑中风60例(18.7%)、合并高脂血症193例(60.1%)、合并糖尿病88例(27.4%)、联合合并高脂血症与糖尿病58例(18.1%),以合并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较非高血压组明显增多(P<0.01)。高血压组ADL成绩(23.3±7.9)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21.6±4.7)(P<0.05),两组MMSE评分无差异。高血压按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分组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高血压并存高脂血症组MMSE成绩(28.4±1.6)最高,高血压并存糖尿病组MMSE成绩(25.3±2.7)(P<0.01)、高血压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组MMSE成绩(27.0±2.5)明显降低(P<0.05),但以单纯合并糖尿病组下降最显著。结论用MMSE法评估老年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发现两组认知功能状况无显著差异。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可能与高血压者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并发率高有关。老年高血压并存糖尿病认知功能明显降低,提示糖尿病是影响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存高脂血症者降脂治疗对认知功能有改善。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培养大鼠心肌细胞α烯醇化酶的表达,探讨α烯醇化酶对心肌细胞能量产生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α烯醇化酶基因,化学合成3对小片段干扰RNA(siRNA)(分别为针对α烯醇化酶mRNA 406~425位点的序列1,针对α烯醇化酶mRNA 656~675位点的序列2及针对α烯醇化酶mRNA754~773位点的序列3)并转染原代培养的WKY大鼠心肌细胞.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α烯醇化酶的表达情况,筛选其中沉默效应最好的序列(序列1)转染心肌细胞,即RNA干扰实验组,以未转染siRNA的心肌细胞为对照组,荧光素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ATP水平,视频跟踪计算机测定系统测定细胞收缩反应,参数包括最大收缩幅度(dL),最大收缩速度(dL/dtmax).结果 针对α烯醇化酶mR-NA 406~425位点的siRNA显著下调α烯醇化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200 nmol/L可达到最大沉默效应,其下调α烯醇化酶mRNA和蛋白表达的最大效应分别出现在转染后24 h和48 h.α烯醇化酶沉默后细胞ATP产生减少(3.55×10-7 nmol/mg蛋白),dL[(0.82±0.02)μm]和dL/dtmax[(2.7±0.3)μm/s]下降.结论 应用siRNA技术靶向α烯醇化酶mRNA 406~425位点可有效下调心肌细胞α烯醇化酶的表达,使细胞产能减少,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8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肌血流灌注SPECT检查,同时应用MMSE量表、CISA量表和临床记忆量表检测认知功能。并于12个月后进行随访,动态监测心肌血流灌注和认知功能发展情况。结果心肌血流灌注与认知功能无明显相关,而LVEF与认知记忆能力,如记忆商、指向、联想及人像分测验成绩呈正相关(r=0.411,0.406,0.343,0.439,P<0.05)。随访研究发现总体样本和冠心病组的平均心肌灌注水平下降明显(P<0.05);CISA测验中多项得分(B因素、D因素、言语商、操作商、拼块、词义辨析、图画找错和背数)显著降低(P<0.05),分组后冠心病组和脑血管病组认知得分下降均明显。结论心功能的下降对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35.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质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OP好发于65岁以上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36.
三种股动脉血管封堵器应用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3种股动脉血管封堵器应用效果和各自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 479例心导管术后患者,分徒手压迫、Angioseal封堵、Perclose封堵、Boomerang封堵等4种方式止血,观察记录实际制动时间、出血并发症和其他少见并发症情况,比较各自的特点.结果 徒手压迫、Angioseal封堵、Perclose封堵、Boomerang封堵4组实际制动时间分别(21.4±2.7)h、(3.5±2.3)h、(3.7±2.6)h和(3.9±2.8)h,封堵器组明显减少制动时间.4组操作失败率依次为2.7%、1.4%、8.6%和3.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组依次为9.2%、5.8%、12.6%和8.0%.除去操作失败病例,则4组出血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封堵器明显减少患者实际制动时间,但并不减少出血并发症.3种血管封堵器各具特点,应用时需严格掌握指征和选择合适患者.  相似文献   
37.
罗永芳  张金贤 《贵州医药》1993,17(4):247-247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继发自身免疫性血性贫血已屡见报告,但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医生不全面分析易误诊。现就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4例乙肝继发溶贫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文章报道1例老年男性患者,因“突发意识障碍20h”入院,无胸闷、胸痛和腹痛症状.急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左侧颞顶叶皮质局灶性亚急性小梗死灶;查体发现左、右上肢血压不对称;胸部增强CT提示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人心包.因此,对于以脑梗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一定要重视神经系统以外的体征,以免漏诊,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体位性血压异常波动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伤情况。方法对106例老年人进行卧位及立位3min内血压测定,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分为体位性低血压(OHYPO)组、体位性高血压(OHT)组及体位性血压正常(ONT)组。分析各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106例患者中,发现OHYPO组10例(9.4%),OHT组30例(28.3%)。OHYPO组合并帕金森氏病及应用抗震颤药物者比例高于ONT组(P〈0.01)及OHT组(P〈0.05);OHT组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者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该组三酰甘油高于OHYPO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于ONT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是体位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HT组左房内径大于ONT组(P〈O.01),OHYPO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OHT组(P〈O.05)。结论体位性血压异常波动在老年人中较常见,这可能与老年人血脂异常、合并疾病及使用药物增多相关。剧烈的血压变化对老年人左心房及肾小球滤过功能造成的损伤较明显。  相似文献   
40.
目前,临床上根据血肿所在的解剖部位把颅内血肿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根据血肿出现时间分为:急性血肿(≤3 d)、亚急性血肿(4~21 d)和慢性血肿(≥22 d)。临床上慢性硬膜下血肿较为常见,好发于老年人和小儿,约占颅内血肿的10%和硬膜下血肿的25%[1]。本文报道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