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Avastin)治疗视网膜血管新生及渗出性疾病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治疗视网膜血管新生及渗出性疾病262例(310眼),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规范操作、严密的术后观察等围手术期护理,以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结果 经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黄斑水肿明显减轻、中央视网膜厚度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视力稳定并提高,未发生与药物或手术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治疗视网膜血管新生及渗出性疾病安全有效,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眼挫伤所致大量玻璃体积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76只眼)严重眼外伤所致大量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除术的术前及术后情况。结果76只眼中术后视力提高者73只眼。术前无光感的4眼中术后仍无光感1只眼,光感2只眼,1只眼视力恢复至0.6。22只眼视网膜脱离者中,21只眼成功复位,复位率为95.45%。外伤性晶状体脱位28只眼,玻璃体术后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5例。外伤性黄斑孔4只眼,3只眼玻璃体切除术中联合内界膜剥离,术后黄斑孔闭合。1例因黄斑区视网膜下大量积血,内界膜未剥离,孔未闭合,进行激光光凝,以防止孔周围视网膜脱离。结论严重眼挫伤所致大量玻璃体积血,均可在外伤后及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于术前无光感眼,当眼B超显示玻璃体团块状回声,未能分清视网膜及脉络膜结构者,需待玻璃体机化后,经过恰当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其他相应的治疗措施,大多能解剖治愈,部分患者可功能治愈。  相似文献   
73.
晶体切除术后,应用角膜缘后环形巩膜缝线术矫正无晶体眼,两年来施术19例(10只眼),15例获得满意的术后视力。5-0尼龙线环埋在角膜缘后2.0~2.5mm的巩膜板层中,扎紧线环,使角膜曲率半径变小,屈光力增加,无晶体眼得以矫正。随访未见并发症。对线环结扎松紧.视力预后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此术式是一安全有效的屈光性角膜成形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为无晶体眼提供了一种新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高度近视合并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采用半导体810红外激光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合并CNV患者18例18只眼进行治疗。初诊时平均视力为0.12。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光斑直径分别为0.8、1、2、3.0mm;能量相应为120、160、260、360mW;时间60s。治疗后每月复查1次,如有需要进行重复治疗,治疗次数1~3次。治疗后随访3~16个月。随访时检查视力、眼底出血和渗出吸收、CNV闭合情况。结果18眼治疗后均无即刻视力下降或其他不适。末诊时平均视力为0.26,与初诊视力相比,50%无变化,38.9%增加,11.1%降低。FFA联合ICGA检查显示:治疗后3个月时,渗漏消失及明显减轻6眼(42.86%),不变8眼。检眼镜眼底检查显示:治疗后3个月7只眼出血和(或)渗出部分或全部消退,6只眼出血和渗出减轻,(共占72.2%);5只眼无变化。再次治疗后4只眼吸收,随访16个月病情稳定。结论TTT治疗高度近视合并CNV有一定效果。在较长期随访中,约16.6%的CNV复发,复发患眼经再次治疗仍有好转。  相似文献   
75.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遗传早发现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家系遗传早发现象及其与突变位点的关系.方法:调查5个LHON家系,采用DNA测序方法对其中3个家系的31位母系成员和40例健康人的原发突变位点11778和继发突变位点13730、13708、15257进行检测.结果:5个被调查的家系中4个存在遗传早发现象,31位母系成员均存在11778位点,无继发位点突变;40例正常人4个位点均无突变.所有受试者中新发现11719和15326位点的突变.结论:LHON存在遗传早发现象,但与各突变位点均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6.
背景 先天性无虹膜是临床上罕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眼病.研究显示,配对盒转录因子6基因(PAX6)与先天性无虹膜症密切相关,但不同患者中PAX6基因的突变位点不同. 目的 对中国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无虹膜家系进行PAX6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方法 于2014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一汉族先天性无虹膜家系,采集该家系9名成员及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10 ml,采用标准酚-氯仿提取法提取基因组DNA,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比及突变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和比较该家系中患病者与该家系表型正常者和健康对照者淋巴细胞中PAX6 mRNA的相对含量. 结果 该家系共3代9名成员,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中共5例患病者,成年患病者均表现为虹膜缺失和白内障,儿童患病者表现为无虹膜;其他4名家系成员表型正常.测序结果显示,家系患病者均存在11号染色体PAX6基因10号外显子的移码突变,第796位核糖核苷酸G缺失(c.796 del G),产生提前终止密码子,而家系正常成员及100名对照者均无此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家系中患病者淋巴细胞中PAX6 mRNA表达水平比家系中正常成员约低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9,P=0.016). 结论 PAX6基因c.796 del G为此先天性无虹膜家系的致病突变位点,扩增了PAX6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对视网膜色素变性伴发的黄斑囊样水肿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伴发黄斑囊样水肿的患者6例10眼,10眼均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1 mL,含雷珠单抗1 mg)治疗,病情反复者可重复注射.随访不少于12个月,观察注射前及注射后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多焦电生理峰值的变化.结果 视力注射前为5/400~ 20/200,注射后12个月提高至10/200~10/50.注射前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526.8μm,注射后12个月为192.4 μm.9眼黄斑区多焦电生理的峰值术后恢复至正常水平,1眼改变不明显.随访期间2眼有一过性眼压升高,余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伴发的黄斑囊样水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对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54例(63眼)PDR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造成术后视力不良的原因。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术后矫正视力改善48眼(76.19%),63眼中视力≥0.01者由术前23眼(36.51%)增加到术后49眼(77.78%),其中视力≥10.1者由术前3眼(4.76%)增加到术后27眼(42.86%),8眼(12.70%)与术前比较变化不明显,7眼(11.11%)较术前稍有下降。Ⅳ,Ⅴ期患眼术后视力改善程度(84.78%)明显好于Ⅵ期者(52.94%)。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PDR的有效方法,合理掌握手术时机、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对治疗效果很关键。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眼外伤入院者疾病谱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入院治疗的眼外伤者876例905眼,其中对照组(2019-01/06)545例565眼,研究组(2020-01/06)331例340眼。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地点、受伤原因、居住地、受伤类型等信息。

结果:研究组眼外伤住院人数较对照组减少39.3%,对照组和研究组年龄均呈双峰样分布,分别为0~10岁(20.55%,21.45%)和41~50岁(17.98%,19.03%)占比最高,两组年龄分布无差异(P=0.907)。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以男性为主,占比80.37%,83.69%(P=0.219)。研究组居家受伤比例(28.40%)高于对照组(11.38%)(P<0.001)。研究组机械性眼外伤占比(98.19%)高于对照组(95.60%)(P=0.041),开放性眼外伤占比(85.54%)高于对照组(76.58%)(P=0.001),无光感者占比(18.86%)高于对照组(9.53%)(P<0.001)。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眼外伤住院患者显著减少,机械性眼外伤是主要眼外伤类型,在流行病暴发期间,仍应加强眼外伤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