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85篇
  免费   1509篇
  国内免费   910篇
医药卫生   29204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576篇
  2022年   550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696篇
  2018年   711篇
  2017年   459篇
  2016年   609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1352篇
  2013年   1336篇
  2012年   1453篇
  2011年   1595篇
  2010年   1483篇
  2009年   1396篇
  2008年   1417篇
  2007年   1357篇
  2006年   1253篇
  2005年   1205篇
  2004年   1119篇
  2003年   1025篇
  2002年   989篇
  2001年   955篇
  2000年   747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525篇
  1997年   494篇
  1996年   498篇
  1995年   437篇
  1994年   393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116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65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2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预防脱位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老年人偏瘫侧髋部骨折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67~95岁;人工股骨头置换1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最长6年,最短6个月。术后脱位2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偏瘫侧髋部骨折时要注意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术中的手术技巧及术后的护理、康复,以防止术后脱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第187位苏氨酸(Thr187)磷酸化的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简称p27)(P-p27Thr18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手术切除的8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以及6对新鲜结直肠癌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p27Thr187和p2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结果均显示,P-p27Thr18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直肠癌组织中P-p27Thr187阳性表达率为100.0%(80/80),高表达者52例(65.0%,52/80),低表达者28例(35.0%,28/80);而癌旁正常组织中P-p27Thr187阳性表达率为13.8%(11/80),与结直肠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8.8%(39/80),癌旁正常组织中为90.0%(7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27Thr187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P-p27Thr187表达强度与细胞增殖指标Ki-67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487,P<0.05),与p27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394,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P-p27Thr187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有助于综合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对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及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破裂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治疗的23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破裂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22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均无爆发性凶险感染,血小板、免疫球蛋白检测及脾脏B超、CT复查结果均较满意。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外伤性脾破裂行脾破裂修补术安全、有效、易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新路径在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2014年我科室收治的20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观察组痔疮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新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两组护理方式的康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新路径在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42例)和治疗组( n=42例);两组都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MSⅡ),治疗组给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 CSⅡ)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及4周的溃疡面积、空腹血糖水平( FPG)、C-反应蛋白( CRP )、白细胞计数( WBC计数);记录治疗4周后的溃疡愈合的情况以及分析与溃疡愈合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2周、4周时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 P<0.05),在治疗后1周、2周及3周的FPG、CRP及WBC计数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溃疡愈合良好率(88.1%)明显高于对照组(66.7%)(χ2值=5.509,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治疗前) FPG、CRP 及WBC 及治疗4周后FPG、CRP及WBC计数与溃疡愈合呈现正相关( P<0.05)。结论:胰岛素泵能够有效控制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血糖水平,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防治感染扩散,对促进溃疡愈合起到促进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利拉鲁肽如何影响合并糖尿病的脑缺血损伤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脑缺血组(DCI组)、利拉鲁肽组(Lir组)、胰岛素组(Ins组),每组12只。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继而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Lir组、Ins组于缺血前7d分别腹腔注射利拉鲁肽(100μg/kg,q12h)、胰岛素(2U/kg,q12h),其他各组于同一时间段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脑缺血24h后作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行2,3,5-氯化三苯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测脑梗死面积,蛋白印迹法检测缺血区PPARα(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α)、PPARβ、PPARγ、NF-κB、p65、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药物干预前后血糖同组比较:Lir组、Ins组注射利拉鲁肽、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注射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ham组无神经功能缺损,与DCI相比,Ins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改变;而Lir组明显降低(P=0.000)。TTC染色:Sham组未见梗死灶,与DCI组相比,Ins组梗死灶无明显变化,而Lir组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33)。蛋白质印迹显示:PPARα、PPARβ、PPARγ、NF-κBp65、TNF-α表达水平在Sham组、DCI组、Ins组和Lir组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15.826,P=0.000;F=21.988,P=0.000;F=21.132,P=0.000;F=21.023,P=0.000;F=63.607,P=0.000)。与DCI组相比,Ins组各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而Lir组PPARα、PPARβ、PPARγ表达明显增高(P=0.000;P=0.000;P=0.000),NF-κBp65、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00;P=0.000)。结论: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上调PPARα、PPARβ、PPARγ表达,下调NF-κBp65、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布拉氏酵母菌(S.boulardii)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20例。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60例,A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指标。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是98.3%,90.3%,显著优于A组患者90.0%,81.70%;不良反应人数比较显示B组显著少于A组患者(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酒精对肠上皮干细胞(ISC)和肠上皮更新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9)和酒精处理组(n=9)。采用Gao-Binge法制备慢性酒精中毒模型。在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5-溴-2-脱氧脲苷(BrdU),分别在注射后2 h、24 h和72 h取小肠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和ISC特异性标志物Lgr5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比,酒精处理组小鼠小肠绒毛高度显著缩短、萎缩;酒精处理组小鼠ISC细胞Lgr5表达显著弱于对照组;酒精处理组小鼠每个肠隐窝BrdU阳性细胞数量为(3.50±0.65)个/肠隐窝,显著少于对照组【(7.90±1.08)个/肠隐窝,P<0.05】;在注射BrdU 后2 h、24 h和72 h,酒精处理组小鼠小肠BrdU阳性细胞迁移距离分别为(66.67±1.60)μm、(219.40±12.11)μm和(313.90±9.76)μm,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11.10±1.60)μm、(319.00±10.04)μm和(625.90±3.34)μm,P<0.05】。结论 酒精通过抑制ISC引起肠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从而损伤肠上皮的更新修复能力,导致肠上皮屏障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N2a)细胞中脑啡肽酶(NEP)基因表达的表观调控机制,探讨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2a细胞,以3μmol/L、5μmol/L DNA甲基化酶抑制5-氮杂脱氧胞苷(5-Aza-dc)及(300、500、700)nmol/L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分别处理N2a细胞48 h和24 h。采用逆转录PCR(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EP的mRNA、蛋白表达;亚硫酸氢盐测序聚合酶链反应(BSP)法检测NEP基因启动子区DNA的甲基化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法检测NEP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结果 5-Aza-dc和TSA均能剂量依赖地提高NEP基因的表达(P0.01);5-Aza-dc可诱导NEP基因去甲基化(P0.01);TSA可增高NEP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P0.05),但不能明显改变NEP基因DNA的甲基化水平(P0.05)。结论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中NEP基因的表达受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并不影响DNA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单核细胞在整个动脉硬化进程中至关重要,根据细胞表面CD14和CD16的差异表达,单核细胞可分为CD14+CD16-和CD14+CD16+两种亚群,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7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无冠心病组(non-coronary artery disease,non-CAD)、单支病变组(single-vessel disease,SVD)及多支病变组(multiple-vessel disease,MVD),并对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两种单核细胞亚群数量。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在MVD组的比例高于SVD组和non-CAD组(MVD:15.2±4.6;SVD:12.5±3.7,P0.001;non-CAD:7.5±2.5,P0.001),且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D14+CD16+亚群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CD14+CD16+细胞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