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2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298篇
医药卫生   7421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本实验采用兔肠系膜上动脉闭塞(SMAO)性休ke模型,测定了休克前后人.出肺血一氧化氮(NO)的含量,动态观察了NO合成抑制剂LNNA对休克时平均动脉血(MAP)和肺动脉压(PMP)及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并测定了人、出肺血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改变。结果发现,SMAO休克的出肺血NO显著低下人肺血(P<0.001),而休克后人、出肺血NO无明显差异,且与休克前相比也无明显差异。注入L-NNA后显著增加了休克后的PMP,缩短了存活时间。并使人、出肺皿MDA含量明显增加,结果提示:在兔SMAO休ke中内源性NO具有重要的抗肺动脉压增高和抗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抗HIV-1 gp12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抗HIV-1 gp120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一种可用于检测gp120的ELISA法。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抗原HIV-1gp120免疫BALB/c小鼠,通过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HIV-1gp120的mAb。用ELISA法答定mAb的Ig亚类、效价及特异性。用饱和硫酸铵(SAS)纯化mAb,并用HRP标记后建立双mAb夹心ELISA法。结果:筛选出10株稳定分泌抗HIV-1gp120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9株为IgG,其中4株的腹水效价为32X10~256X10所得mAb与HIV-1gp41、HIV-1p24及HIV一2gp36Ag均无交义反应,仅与HIV-1gp120产生特异性反应。用mAb 6H9和9H12,建立了双夹心ELISA法,检测gp120抗原的灵敏度是10μg/L。结论:获得10株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机HIV-1gp120的mAb,并建立了灵敏度良好的双mAb夹心ELISA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手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胫骨多段骨折患者,根据AO分类方法筛选出C2型骨折21例:左侧9例,右侧12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15~71岁,平均(44±2.1)岁。入选病例均采用微创经皮插入LCP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8~15个月,术后3~4月骨折线变模糊,术后6~9月骨折处出现大量骨痂;膝关节屈曲为(147±3.2)°,伸直为(0±0.5)°;踝关节背伸(9±1.2)°,跖屈(43±2.1)°;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24%。结论经皮LCP钢板固定胫骨多段骨折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确定临床中常用且简单的检测指标,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以便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
  方法   以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10—2019年收治的19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及入院24 h内的血气分析指标、凝血指标、血常规指标和血生化指标。使用SPSS 26和R 4.0.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采用lasso回归筛选出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然后使用R软件构建lasso-logistic临床预测模型对其进行验证。
  结果   199名患者中死亡率为62.31%(124/199)。lasso回归筛选出口服百草枯剂量、碳酸氢根离子(HCO3-)浓度、凝血酶时间(TT)、白细胞(WBC)计数、血糖(GLU)、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是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口服剂量、WBC、SCr数值增加是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P<0.05),HCO3-浓度增加是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OR = 0.811,P < 0.05)。百草枯中毒预测列线图模型的C值> 0.9,Calibration校准曲线中理想曲线与校准曲线高度重合。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在整个阈值范围内预测模型都具有临床有效性。
  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死亡率高,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制作的百草枯中毒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国内大学生直觉饮食量表(IES-2)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得分现状及相关性,为改善大学生健康提供科学建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7—12月从中国8所大学抽取542名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校正混杂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直觉饮食水平对自测健康状况的影响。  结果  大学生SRHMS V 1.0得分为(69.84±10.28)分,生理自测健康(PSH)、心理自测健康(MSH)和社会自测健康(SSH)得分分别为(78.50±10.39)(61.86±14.53)(67.54±14.71)分。校正混杂因素后,IES-2得分与SRHMS V 1.0、PSH、MSH和SSH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6.46,5.00,10.15,3.90,P值均 < 0.05);以身体而非情绪原因进食得分提高与SRHMS V 1.0、PSH和MSH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2.47,2.30,4.71,P值均 < 0.05);依赖饥饿感和饱腹感暗示进食维度得分与SRHMS V 1.0、PSH、MSH和SSH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2.44,1.69,2.71,3.16,P值均 < 0.05);身体—食物选择一致性维度得分与SRHMS V1.0、PSH、MSH和SSH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3.71,2.53,4.68,4.17,P值均 < 0.05)。  结论  直觉饮食水平提高对改善整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心理健康。当存在生理、心理或社会问题时,应避免情绪化进食,培养依赖饥饿感和饱腹感进食习惯,进食富含营养且满足身体需求的食物。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腺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胸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应激反应、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应激反应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腺瘤治疗中的价值优于传统开胸手术,除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外,还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疼痛感、并发症,利于保护患者的肺功能,进而提高其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87.
郝爱丽  董斌  崔薇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319-1321
目的 研究分析大连地区≥ 40岁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大连市某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 40岁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对该人群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疾病高危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心血管疾病高危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2 580名≥ 40岁大连市健康体检者,评估结果显示极高危者145例,高危464例,中危913人,低危1 058人,分别占5.62%、17.98%、35.39%、41.01%,极高危和高危发生率为23.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 24.0(OR=7.199)、腹型肥胖(OR=7.622)、经常吸烟(OR=2.368)、糖尿病(OR=7.584)、高血脂(OR=7.308)、高Hcy(OR=5.366)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OR=6.462)是大连市≥ 40岁体检人群心血管疾病高危的危险因素,运动锻炼充足(OR=0.451)是该人群心血管疾病高危的保护因素。结论 大连地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高危发生率较高,且其危险因素涉及个人基本情况、生活运动习惯及疾病情况,应重视对上述因素的干预与防控。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CT、MRI及超声平扫检查对胰腺癌模型兔建模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建立胰腺癌模型兔10只,对每只模型兔采用CT、MRI、超声平扫等影像检查,比较不同影像技术对模型兔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并对肿瘤采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肿瘤代谢情况。结果:建模成功3周末,死亡5只,存活5只;3种检查方式均能发现胰腺区的肿瘤病变和腹腔积液,检出率均能够达到100%。在对肿大淋巴结和血管包绕的检出中,MRI与CT的检出率相当,均优于超声平扫;在对远处转移的检出中,MRI要优于另外两种方式,但三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病灶肿大淋巴结、血管包绕及远处转移等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619,χ2=3.000,χ2=6.857;P>0.05)。MRS分析能够清晰显示胆碱(Ch)、肌酐(Cr)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结论:对动物肿瘤模型采用CT、MRI和超声平扫检查,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检测效果,但是在行动物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肿瘤种植位置和肿瘤转移位置采用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9.
1临床资料患者,男,6岁半,系G1P1,出生后家长即发现患儿流泪,夏季尤明显。于2000年4月6日来院诊治,追问母亲怀孕时未见异常,顺产。父母及祖父母两代均无流泪史。检查父母双眼泪小点存在,冲洗泪道通畅。眼科检查:VOU1.0,双眼上、下睑正常,泪阜正常。裂隙灯下观察双眼在泪小点解剖位置处未见泪小点及小凹,眼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在基麻下行双眼下泪小点、泪小管探查术。手术在德国Mouller900s型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在泪小点解剖位置处用泪小点扩张器强行穿孔,向鼻侧走行2mm扩大,未见泪小管平滑…  相似文献   
90.
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证实的20例狼疮性肾炎,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MMF治疗。MMF初始剂量1.0~1.5g/d,治疗时间321个月,平均(10.9±6.2)个月。结果MMF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从治疗前的平均5.55g下降至1.54g;d清白蛋白治疗前平均26.87g升至39g;6/8例肾功能不全患者3个月内Scr恢复正常;d清自身抗体产生明显减少,补体上升,其中ANA转阴率3个月达63%,6个月达81%;抗ds-DNA由治疗前23.77IU/ml下降至9.19IU/ml;2例重复活检,肾小球活动性病变明显减轻。MMF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偶有白细胞减少、感染、带状疱疹等。结论MMF对于各型狼疮性肾炎,尤其是Ⅳ型重症狼疮,经传统治疗无效者均有较好疗效,且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