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噪声作业工人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建立高血压风险模型及个体预测工具。
方法 选取2017年2家汽车制造企业的4 951名男性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以职业健康检查及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高血压患病情况。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作业工人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使用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应用自抽样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
结果 4 951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9.9±4.5)岁,高血压检出率为6.6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累积噪声暴露量90.1~95.0 dB(A)·年组、95.1~100.0 dB(A)·年组及> 100.0 dB(A)·年组发生高血压风险分别是≤90.0 dB(A)·年组的4.666倍、11.810倍、9.785倍(P均 < 0.01);听阈提高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348倍(P < 0.05);年龄31~35岁组、≥36岁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25岁组的3.669倍、7.353倍(P均 < 0.01);高血红蛋白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498倍(P < 0.01);对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有影响的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超重或肥胖、脂肪肝、空腹高血糖(OR值为1.448~5.839,P < 0.05)。高血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经内部验证后,C指数为0.696。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模型在阈值概率超过0.03的情况下进行高血压的预防干预具有意义。
结论 噪声作业工人有更高的患高血压的风险,年龄、BMI和其他个体因素对血压也有影响。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制作的高血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severity index of paraquat poisoning,SIPP)及浓度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住院起观察21 d,根据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29)及存活组(n=41),比较两组患者血浆中百草枯浓度及SIPP,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70例研究对象在为期21 d的观察中死亡29例,病死率为41.43%。死亡组患者服毒至入院时间、入院时血浆中百草枯浓度及SIPP均高于存活组患者(P < 0.05)。死亡组动脉血氧分压,白细胞计数,心率,pH值,呼吸频率,Na+浓度,肝肾损伤、肺纤维化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比率均高于存活组患者(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PP > 5.12 h·mg/L的患者死亡的风险是SIPP ≤ 5.12 h·mg/L患者的3.52倍(P < 0.01),肝损伤、肾损伤患者死亡风险分别是肝肾功能正常患者的5.46倍及3.90倍(P < 0.01)。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血浆中百草枯浓度对死亡预测的最佳界值为6.14 mg/L,阳性预测值为88.81%;SIPP对死亡预测的最佳界值为1.25 h·mg/L,阳性预测值为86.66%;血浆中百草枯浓度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 < SIPP的曲线下面积(P < 0.05)。
  结论  SIPP及血浆中百草枯浓度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职业性铅中毒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80例职业性铅中毒患者(中毒组)、120例有职业性铅接触但血铅水平正常的工人(正常组)和100例未接触铅且血铅水平正常的体检人群(对照组),检测其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β2-MG和尿液mAlb、β2-MG、Cr、α1-M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组人群反映肾功能的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组与正常组尿mAlb、β2-MG和α1-M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正常组与对照组尿β2-MG和α1-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毒组3项指标联检的阳性检出率(82.78%)高于单一指标的阳性检出率(36.67%,45.00%,23.33%)(P < 0.05)。
结论 尿mAlb、α1-MG和β2-MG联合检测可以作为铅接触人员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医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
方法 通过检索CBMdisc、CNKI、CHKD、万方、维普、PubMed、Embase等国内外数据库近16年公开发表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相关论文, 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检索出文献317篇, 9篇文献纳入。共计543例患者, 其中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治疗组)308例, 死亡90例, 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35例, 死亡156例。各研究间同质性较好(χ2=5.96, DF=8, P>0.05, I2=0%), 疗效的合并OR值=0.19(95% CI为0.13~0.28, Z=8.51, P < 0.01)。
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医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相比常规治疗, 可显著降低死亡率。但确切疗效还需考虑其他多种因素, 需要更多数据, 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引起上海市某区及其周边居民中毒的原因、毒物类型、病例分布及流行规律等,为预防和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所有868例中毒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中毒患者以男性为主(占65.4%),中毒病例的年龄集中在20~39岁(占58.8%),27.2%的中毒患者是技术工人。中毒患者所涉及的毒物共5类12种。位居中毒人数前三的中毒原因是:酒精中毒671例(占77.3%)、误服误用75例(8.6%)、食物中毒32例(3.7%);71.9%的食物中毒发生在5—10月,该时期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中毒患者中共有6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致死率0.7%。
结论 应充分发挥病例监测与中毒事件预防相辅相成的作用,提高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兔经口染毒百草枯的毒物效应动力学规律。
  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只):以2 mL/kg体质量的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染毒组(6只):以100 mg/kg体质量的百草枯溶液灌胃;高剂量染毒组(8只):以200 mg/kg体质量的百草枯溶液灌胃。各组家兔分别在染毒前和染毒后8 h、24 h、72 h及7 d采集外周血用于生化指标、细胞因子和血气分析指标的检测;染毒后7 d,取动物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  高剂量染毒组有2只家兔分别于染毒后30 h和75 h死亡(不纳入统计)。染毒动物在观察期的体质量增加量低于对照组(P < 0.05),高、低剂量染毒组之间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染毒7 d后,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尿素、肌酐、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染毒7 d后,各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均升高(P < 0.05),高剂量组升高幅度更大;高剂量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 < 0.05)。百草枯可致急性肺损伤和早期肺纤维化等病理组织学改变。
  结论  经口染毒百草枯可导致生长受限,部分炎症因子水平增加,还可引起肺组织损伤。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百草枯中毒救治措施的动物实验提供基础数据,为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总结确诊为汞中毒的4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汞中毒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43例汞中毒患者的接触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职业性汞中毒均为金属汞以蒸气形式吸入,非职业性汞中毒主要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吸收。男性多因职业原因致中毒(占94.7%),而女性除职业原因中毒(占58.3%)外,还有美白祛斑化妆品汞中毒。临床表现多样,急性中毒主要以全身症状为主,部分有皮肤及呼吸道受损,而慢性中毒则以神经-精神障碍、口腔症状、关节肌肉痛为主。经驱汞治疗,患者尿汞浓度降低,临床症状日趋缓解,其中以神经精神症状改善最为明显。4例汞中毒相关肾病综合征患者经驱汞治疗后,水肿症状消失。19例汞中毒患者出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且吸烟组Hcy升高发生率高于不吸烟组(P < 0.01)。
结论 汞中毒患者应尽早经驱汞治疗,尽早戒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28 d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旨在为患者危险分层、改善短期预后提供早期干预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20年3月琼海市中医院综合内科和琼海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628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28 d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267例、存活组36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对风险模型进行评定。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25.00 kg/m2、氧合指数(PaO2/FiO2)≤ 122.50,BMI > 25.00 kg/m2(OR=0.37,95% CI:0.15~0.72,P=0.002)、PaO2/FiO2 > 122.50(OR=0.59,95% CI:0.21~0.83,P=0.007)分别是ARDS患者28 d死亡的保护因素;相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 13.85、Clara细胞蛋白-16(CC16)≤ 53.50 ng/L、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 23.80分,NLR > 13.85(OR=1.58,95% CI:1.26~3.39,P < 0.001)、CC16 > 53.50 ng/L(OR=1.66,95% CI:1.13~3.90,P=0.013)、APACHEⅡ评分> 23.80分(OR=2.39,95% CI:1.55~4.12,P=0.030)分别是ARDS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方程,拟合新变量Predicting,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显示:Predicting预测ARDS患者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3(95% CI:0.847~0.939,P < 0.001),准确率83.28%,敏感度83.90%,特异度为82.83%,临界值为0.768。
  结论  依据NLR、CC16、APACHEⅡ评分、BMI、PaO2/FiO2构建的风险模型有助于早期识别ARDS危重症患者,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上海某辖区内中毒病例发生的原因、毒物类型、病例分布及流行特征等,为预防和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7年7月-2019年6月两家哨点医院收治的473例中毒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中毒病例平均年龄为(41.45±18.10)岁,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50%)。中毒病例排在前3位的人员是离退休、商业或服务业职员、待业或无业人员。中毒原因主要为滥用酒精237例(占50.1%)、自杀116例(占24.5%)、误饮误服50例(占10.6%);不同性别病例中毒原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26,P < 0.01)。自杀病例中女性为主,有81例(占69.8%);另有学生13例(占11.2%)。中毒就诊时间段中,主要集中在19:00到凌晨2:00,占全天的58.13%;中毒患者中共有5例死亡,病死率1.08%。
结论 开展中毒病例监测非常必要,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以降低中毒病例发生的可能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220例急性自服药物中毒住院病人心理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中毒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某院中毒科收治的220例自服药物中毒病人流行病学特点,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量化分析急性中毒患者心理状况。
结果 220例患者中男性93例,女性127例。年龄范围8~95岁,平均(54.81±2.2)岁。农药中毒患者占比排最高的是杀虫剂中毒,占45.910%(101/220);药品中毒最常见的是镇静类药物中毒,占30.91%(68/220)。高发年龄段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重度抑郁患者占39.30%。年轻组抑郁罹患率及严重程度高于老年组,女性组抑郁罹患率及严重程度高于男性(P均 < 0.05)。
结论 有关部门应动态掌握急性药物中毒病人全年发病情况,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完善闭环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MMT)门诊患者入组治疗后继续使用毒品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继续使用毒品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以2013―2017年入组云南省MMT门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与患者继续使用毒品相关的变量,用于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并用列线图实现模型的可视化。  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7 899名研究对象在接受治疗的6个月内,共有4 125(52.22%)人发生了继续使用毒品行为。Lasso回归筛选出9个与继续使用毒品相关的变量,分别是男性、独居、目前无工作、家庭关系一般、家庭关系较差、吸毒时长、过去1个月有注射行为、过去3个月曾被公安抓捕和过去3个月因吸毒而违法犯罪。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70(95% CI: 0.69~0.72)。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指导MMT门诊工作人员提早识别出治疗期间继续使用毒品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风险因素,依此构建个性化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且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依据患者术后1年囊袋感染的发生情况将受试对象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2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发病率为7.45%(24例)。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长、手术次数、切口愈合不良是受试对象术后囊袋感染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通过Bootstrp自抽样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内部验证后列线图模型的C统计量为0.869(95%CI:0.773~0.947),提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患者实际发生情况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提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法表明,当列线图模型的概率阈值为0.03~0.62时,患者的临床净收益率最高,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发生情况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列线图可整合术后囊袋感染的风险因素并用于个性化地预测患者术后囊袋感染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孕中期体力活动与血糖水平及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7-2018年在广州市纳入孕周在20~28周的孕妇1083人。采用面对面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和生活方式等资料,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调查过去一周的体力活动,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测量孕妇血糖和诊断GDM。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别探讨不同类型体力活动和静坐行为与血糖及GDM的关联。结果36.57%的孕妇体力活动达到推荐值(中高体力活动≥150 min/week)。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孕中期妇女总体力活动强度与OGTT-2 h血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β=-0.10,P=0.017);运动锻炼和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与OGTT-1 h血糖呈负相关(β=-0.11,P=0.042),未发现其他类型体力活动或静坐时间与血糖之间的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未发现各类型体力活动或静坐时间与GDM风险之间的关联。结论孕中期妇女体力活动水平较低,近2/3妇女未达到推荐值。孕中期妇女总体力活动、运动锻炼和休闲体力活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通过挖掘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鉴定结肠腺癌(colon adenocarcinoma, COAD)中甲基化调控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并判断其预后价值。   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COAD患者的表达谱数据、DNA甲基化数据以及相应的临床数据。从GEO数据库下载GSE39582队列表达谱数据。使用R 4.0软件,通过“edgeR”和“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Spearman秩次相关判断基因表达值和甲基化值的相关性。使用Cox回归模型构建风险模型。   结果  通过对TCGA和GEO数据库的联合分析,鉴定出23个甲基化调控的lncRNA。单因素Cox分析鉴定出4个甲基化调控的lncRNA(LINC00675、LINC01082、LINC01207和RP1-170O19.14)与COAD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关。采用逐步Cox回归分析构建风险模型,风险评分=(-0.148 19×表达量LINC01082)+(-0.120 50×表达量LINC01207)+(-0.120 46×表达量RP1-170O19.14)。   结论  本研究基于甲基化调控的lncRNA构建COAD患者的风险模型,可以促进对COAD患者OS的个体化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现状, 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湘西少数民族地区≥35岁的428名个体进行调查, 分析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结果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2.34%(95% CI:47.6%~57.1%)、59.38%(95% CI:52.9%~65.9%)、44.20%(95% CI:37.6%~50.8%)和8.48%(95% CI:4.8%~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 年龄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共同影响因素(均有P < 0.05)。男性(OR=2.481, 95% CI:1.308~4.703)高血压知晓率低于女性; 超重者和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者其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较高(均有P < 0.05)。而有慢性疾病史者(OR=0.269, 95% CI:0.090~0.808)高血压控制率高于无慢性疾病史者。   结论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3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血压控制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心房颤动人群预后预测工具,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比较评估。方法连续性纳入275例新发心房颤动患者,随访终点包括卒中和全因死亡。收集相关基线资料,检测患者基线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浓度。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构建卒中和死亡风险评分系统。应用C-统计量和校准图比较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多因素Cox回归显示,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卒中史、血浆NT-proBNP浓度与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独立相关;年龄、心衰史、血浆hs-cTnT和GDF-15浓度与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我们构建的卒中风险评分系统预测能力与国外年龄、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病史(age,biomarker,clinical history,ABC)卒中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相当,死亡风险评分系统与国外ABC死亡评分相当,优于CHA2DS2-VASc评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和死亡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能,此评分系统的列线图可望作为临床决策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高三酰甘油-腰围(hypertriglyceridemia-waist,HTGW)表型与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关系,为早期识别HUA的高危个体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24个镇区的成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Goodman-Kruskal法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HTGW表型与HUA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7 173人,HTGW表型人群共1 089人,检出率为15.2%,HUA患者共2 332人,检出率为3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TGW表型为HUA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OR=2.689, 95% CI: 2.249~3.215, P < 0.001)。Goodman-Kruskal法关联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均显示HTGW表型与HUA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 <0.001)。   结论  HTGW表型为HUA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日常防治HUA的过程中,应重点监测具有HTGW表型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