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28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发现左颈部肿物半年"为主诉于2010年9月6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意间发现左侧颈部肿物,大小约1.5cm×2cm,此后肿物进行性增大;无鼻塞、鼻涕带血、嗅觉下降、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就诊于某医院,颈部CT提示:左侧筛窦占位性病变,左侧颈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为左筛窦恶性肿瘤伴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外院行颈部病理活检,病理切片经多家医院阅片会诊,先后病理诊断有:(1)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2)非角质化癌转移;(3)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等。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选择代表复方关键配伍关系的红花-甘草(君-使)药对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甘草对红花水提液中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揭示复方中使药调和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方法 以三氯乙酸沉淀法去除血浆蛋白,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以DAS 2.0软件拟合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配伍前后,羟基红花黄色素的药代动力学曲线分别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和一室开放模型;配伍后,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吸收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明显缩短,药时曲线下面积明显减小.结论 甘草促进红花的吸收和消除为其发挥调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血浆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危险性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148例UA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UA患者按Brawnwald分级分为3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随访12个月,根据是否发生早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检测各组血浆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UA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并随危险分层的严重程度而增加(P<0.05)。心血管事件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是早期识别UA高危患者和评价UA患者预后较好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与阿司匹林联用对慢血流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疑诊冠心病,行冠脉造影判断为慢血流患者(共40例),给予口服麝香保心丸及阿司匹林,观察6个月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及患者血浆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患者临床胸痛症状较前明显缓解,hs-CRP、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与阿司匹林联用可以改善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95.
患者男,19岁,因全身疣状斑块、左侧牙部分缺失19年,于2011年9月1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时头、面、颈、胸散在棕褐色斑块,逐渐增多,并累及左上肢、双肩胛。左侧牙自小缺失。自觉智力、理解力较差,无癫痫史。足月顺产,父母为表亲婚配。1个姐姐和1个弟弟正常,1个弟弟在出生后数日因脐带出血死亡,另1个弟弟右足6趾畸形……  相似文献   
96.
HPLC法测定活血胶囊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柚皮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活血胶囊(黄芪、红花、桃仁、枳壳、川芎、当归、赤芍、酸枣仁等)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柚皮苷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甲酸水(羟基红花黄色素A20∶80,柚皮苷33∶67),检测波长羟基红花黄色素A 403 nm,柚皮苷283 nm,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5℃。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1.25~50μg/mL(R=0.999 9),柚皮苷在8.75~350μg/mL(R=1)质量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n=6)分别为98.7%和99.2%,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柚皮苷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5 ng和2.75 n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良好,可为活血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法定性分析黄芪醇提物主要有效成分群。方法超声法制备黄芪的醇提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各主要有效成分,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对有效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定性分析了黄芪醇提物中的10种有效成分。结论 HPLC-ESI-MSn法有望用于黄芪有效成分群的定性分析,为黄芪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胫骨近端接骨板标准件库建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集6套全规格胫骨近端接骨板薄层CT扫描的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4.0中进行三维重建,以STL格式文件输出至Geomagic对三维模型进行形态学优化。在Mimics中进行体积恢复。利用MedCAD绘制圆柱体状钉道模拟现实锁定钉方向,并完成带钉接骨板形态学标准件库建立。 结果  (1) 完成186块带钉的接骨板标准件的建立;(2) 经Geomagic外观优化以及Mimics体积恢复,使接骨板三维模型具有较高仿真度。 结论 (1) 基于CT扫描的数据,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处理可以实现骨科接骨板的标准件库制备; (2) 接骨板与钉道选择性的组合方式适用于骨折内固定植入手术的数字化设计。  相似文献   
99.
目的:优化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异丙酯(IDHP)滴丸的制剂处方。方法: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载药量、淀粉用量和羧甲基淀粉钠用量为自变量,总评归一化值(OD)为因变量,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确定滴丸剂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IDHP滴丸的最佳处方为:载药量为23.0%,淀粉用量为14.0%,CMS-Na用量为4.0%,PEG 6000用量为59.0%。结论:试验所得处方合理,IDHP滴丸的成型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00.
补肝肾法治疗白癜风的现代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减少或脱失性皮肤病,造成局部皮肤白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边界清楚。无自觉症状。中医称为白驳、白驳风、白钩、白癜等。其形成原因主要有遗传、免疫、神经机制等。白癜风复色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切,治疗分为进展期与稳定期两个阶段。中医辨证上进展期表现为风湿蕴热、肝郁气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