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微生物法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的抗生素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实验动物血清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保证微生物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方法采用微生物抑制法,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对1640份实验动物血清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并与Premi@Test抗生素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在受试样品中,检测出小鼠、大鼠、豚鼠、兔和犬的血清中存在抗生素残留,阳性率分别为27.2%、16.4%、39.9%、23.7%和47.6%。抽取82份血清和18份阴阳对照品,与Premi@Test检测的结果相比较差异不显著(X2=16.680,P>0.05)。血清中抗生素的残留与DHL琼脂平皿的菌落生长有一定相关性(X2=9.939,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的微生物抑制法,能够对动物血清中的抗生素进行检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成本低,操作简便。为实验动物体内抗生素残留检测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为实验树鼩微生物检测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并且特异性强的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和志贺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空肠弯曲菌的Hip O区域、沙门菌的in V区域和志贺菌的ipa H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进行单病原定量PCR检测验证;后分析多重PCR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使用该多重PCR方法检测实验树鼩样品。结果本研究的PCR要素可用于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及志贺菌等单种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多重定量PCR扩增出了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标准扩增曲线;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103ng/μL;特异性检测未从其他参考菌株中检出阳性。结论该多重定量PCR方法在实验树鼩微生物检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3.
肺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活性检测曾有个别报道,结果不一;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本(sIL-2R)检测表明,此类患者sIL-2R水平明显升高;对mIL-2R和T细胞亚群也有少量报道。但系统、综合报道IL-2活性、mIL-2R、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关系文献较少。为此我们检测了142例肺结核患者IL-2活性、mIL-2R表达、sIL-2R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肺结核组 1994年10月-1998年4月住院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药物对弱视的电生理的改变。方法:将弱视儿童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8例(87眼)采用综合疗法治疗,Ⅱ组48例(79眼)采用综合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Ⅰ、Ⅱ组中三个年龄段治疗前后P-VEP P1波振幅差值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弱视眼治疗后P-VEP P1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药物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弱视P-VEP P1波的改善明显优于传统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通过实验动物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计划,了解实验动物检测机构对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水平。方法 按照CNAS批准的能力验证方案,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含有沙门氏菌及干扰菌的实验动物粪便样品,经过稳定性和均匀性检验合格,作为能力验证样品。采用随机编号,经冷链运输发放给参加单位,并附作业指导书。在规定时限提交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复印件,其结果与样品预检结果一致的判为满意结果,不一致或未能提交结果的判为不满意结果。结果 共有全国20个省市的30个实验室参加沙门氏菌能力验证项目,其中28个实验室获满意结果,占总参加机构的93.3%,不满意的2个实验室,占6.7%。采用分离培养方法的有29个实验室,采用PCR方法的有2个实验室。结论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沙门氏菌检测能力较高,实施能力验证计划能够反映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树鼩中嗜血杆菌的CODEHOP PCR快速检测方法,为树鼩微生物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CODEHOP在线简并引物设计工具,比对NCBI中6株嗜血杆菌的外膜蛋白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4株嗜血杆菌标准菌株和24株它属菌株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价,将建立CODEHOP PCR检测方法,应用于树鼩嗜血杆菌的检测。结果简并引物HF1/HR8和HF3/HR3扩增标准菌株副鸡嗜血杆菌(ATCC 29545)、溶血嗜血杆菌(ATCC 33390)、流感嗜血杆菌(ATCC 33391)、副流感嗜血杆菌(ATCC 33392)的目的片段分别为506 bp~535 bp和344 bp~390 bp,经测序和NCBI Blast比对,结果准确。两对引物组合,能够有效的区分嗜血杆菌属菌株与它属菌株,检测限最低可达2.1 pg/μL。在受试的野生树鼩呼吸道样本中嗜血杆菌阳性率为33.3%(20/6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简便,能够用于动物样品的嗜血杆菌检测。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肝螺杆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中国动物肝螺杆菌进行检测。方法以毒力基因flaB基因、ureA基因和cdtB基因和cdtC基因作为靶基因,建立检测肝螺杆菌的多重PCR方法。对肝螺杆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抽提的DNA进行多重PCR扩增。应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482只动物(其中:海南30只猴、江苏34只小鼠和北京32只猴、30头猪、66只犬、13只兔、29只豚鼠、69只大鼠、213只小鼠)进行检测,对扩增出的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同时,对所有样本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肝螺杆菌培养以作对照。结果肝螺杆菌能扩增出各自的特异性条带,而其他参考菌株均未扩增出条带,这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482份样本中检出43份肝螺杆菌阳性样本,阳性率8.92%(43/482),其中:2只犬(3.03%,2/66)、1只兔(7.69%,1/13)、5只大鼠(7.25%,5/69)和35只小鼠(16.43%,35/247)均扩增出肝螺杆菌毒力基因片段。结果显示,肝螺杆菌flaB基因、ureA基因和cdtB基因和cdtC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肝螺杆菌ATCC51449的相应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用选择性培养基能培养出肝螺杆菌。结论中国动物中的犬、兔、大鼠和小鼠均能检出肝螺杆菌flaB基因、ureA基因、cdtB基因和cdtC基因。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作为肝螺杆菌大规模检测的新技术,这为在中国开展肝螺杆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科学工具。  相似文献   
98.
河南省WHO结核病耐药监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1996 年4 月~12 月河南省作为 W H O 全球耐药监测网第一个中国成员,在全省30 个点进行了结核病耐药监测,以提供结核病控制参考资料?方法 按 W H O/ I U A T L D 耐药监测指南实施?随机整群抽样30 个监测点,用抗结核药史< 1 月及≥1 月的涂阴肺结核顺序入选前对用药史复核, L J 培养基培养,比例法作药敏 S H R E4 药接受南韩 S R L 质控及达标,资料分析用 W H O S D R T B 软件分析?χ2 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入选1372 例,无用药史( 含用药< 1 月)916 例,有用药史( 用药≥1 月)456 例;初始耐药率43.1 % ,获得性耐药率68.2 % ,综合耐药率51.4 % ?各药初耐率 S? H? R? E 依次为32.5 % ,31.0 % ,20.7 % ,10.3 % ,获耐率相应为52.2 % ,49.5 % ,48.3 % ,20.4 % ?耐药率初耐16.5 % ,获耐37.1 % ,含无用药史组,初耐率与初多耐率为35.9 % ?11.1 % ,用药< 1 月组分别为66.1 % ,25.3 % ,≥1 月组分别为68.3 % ,38.7 % ?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除术与近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126例,分为全切组61例和近全切组65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情况、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等。结果甲状腺全切除组病人术后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和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近全切除组病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喉上神经损伤在甲状腺全切除组发生率高于近全切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结论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甲状腺全切除术相比术后并发症少,预后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改进耳鼻喉科门诊护理教学方法。方法选取耳鼻喉科工作的实习护士4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20)仅讲解操作技术与相关技巧,观察组(n=20)加强对相关技巧以及操作技术的讲解,并课后熟记,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分析实习护士进入分诊、巡诊以及治疗的工作状态时间。结果观察组进入分诊、巡诊以及治疗的工作状态时间较快,可提前掌握相关工作,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门诊护理教学中应用改进教学方式效果较好,可加快实习护士进入工作时间的速度,还可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