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经门静脉预处理对肝脏手术中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肝门阻断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8~67岁,ASAⅠ或Ⅱ级,心功能I或II级,肝功能Child-Pugh A级。随机分为三组:门静脉注射组(P组)、颈内静脉注射组(J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P组在游离出门静脉后经门静脉缓慢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5ml,J组游离出门静脉后经颈内静脉缓慢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5ml,C组游离出门静脉后经颈内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5ml。分别于肝门阻断前10 min(T_0)、肝门开放后1h(T_1)、6h(T_2)、24h(T_3)经颈内静脉采血检测血清ALT、AST、TNF-α、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3时三组血清ALT、AST、TNF-α和MDA浓度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_1~T_3时J组、P组血清ALT、AST、TNF-α和MDA浓度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J组比较,T_1~T_3时P组血清ALT、AST、TNF-α和MDA浓度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经门静脉预处理通过升高SOD活性,抑制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s,KC)活化,减少TNF-α释放,增强体内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助于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缓激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方法,我院消化内科自2006年7月——2009年6月期间采用缓激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45例,进行观察。结果,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 男,20岁.因军事训练致跟腱部疼痛、肿胀和跛行15 d入院.训练方式以弹跳、短跑等为主.查体跟骨上4 cm处可触及一横向凹陷,踝关节跖屈运动受限.采用GE LOGIQ3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 MHz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取俯卧位,双小腿暴露,于自然休息位踝关节背屈90°,探头与跟腱垂直,于患处行纵向和横向连续滑行扫查,并与健侧跟腱对比观察[1].  相似文献   
14.
甲状舌骨囊肿是最常见的颈部先天性肿物,占原发于颈部肿物的40%,占先天性颈部疼痛的70%。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5岁,孕2产1,停经29周。来我院进行孕期常规检查。家族无畸形分娩史,夫妇双方健康,孕早期无感染史。超声检查所见: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双顶径7.0cm,羊水指数16,m,肱骨正常,股骨长径单侧缺如,脊柱排列正常,胎心156次/min,肝脏、胆囊、双肾及膀胱未见异常,胎儿腹前壁缺损区范围约5.8cm×4.9cm,肝脏和肠管漂浮在羊水中;胎盘位于后壁,频谱多普勒提示为一根脐静脉及一根脐动脉,脐动脉指数增高为3.9。超声诊断:晚孕,单胎;胎儿多种畸形,腹裂、下肢缺如(单侧);单脐动脉(图1)。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岁。因患急性阑尾炎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二周后发现右上腹疼痛伴恶心。体检: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及莫非氏征阳性。血常规WBC13.0×109/L,N:0.70,L:0.30。B超检查示,胆曩增大约6.0cm×3.2cm,囊壁不厚,囊内见多个强回声团伴声影,最大的约0.4cm×0.25cm,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诊断: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宫颈扩张(UCD)后胸腰段脊髓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TRPA1)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和UCD25、UCD50、UCD75、UCD100组.全凭吸入麻醉下,除S组外,各组大鼠分别采用25、50、75、100 g的砝码进行持续10 s的宫颈扩张,重复1次,间隔5 min;假手术组不作扩张.记录UCD时大鼠腹直肌肌电图及心率.待UCD结束后10 min处死大鼠,分别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胸腰段TRPA1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接受不同张力UCD的各组大鼠腹直肌肌电活动及胸腰段脊髓TRPA1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组间两两比较:与UCD25组或UCD50组相比,UCD75组和UCD100组肌电图活动及脊髓TRPA1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CD25组与UCD50组间以及UCD75组与UCD10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急性UCD后胸腰段脊髓TRPA1的表达变化与UCD对腹直肌肌电图的影响趋于一致.结论胸腰段脊髓TRPA1可能参与了急性UCD相关内脏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医辨证护理,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征,促进中医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推广,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从中医理论出发,按照辨证、辨症、辨病、微观、宏观、体制等多个方位,探讨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为儿科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提供指导性意见,推动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半月前下腹部憋胀,排便次数增多,近日自觉症状加重而入我院。查体:下腹部可触及一巨大肿物,质韧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亢进。超声检查腹腔可探及巨大肿物范围以上至剑突下,下至耻骨联合上,左右至腋后线,内布满大量大小不等无回声区呈蜂窝状改变,壁薄(附图)超  相似文献   
20.
吴少雄  邓美玲  李巧巧  赵充  卢秦祥  李凤岩  崔念基 《癌症》2004,23(Z1):1561-1566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肿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且术后常需补充放射治疗,本研究拟评价脑胶质瘤患者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放射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58例,其中星形细胞瘤(AC)123例,少突胶质瘤(OD)12例(其中1例为混合性少突-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23例;放疗前行肿瘤肉眼完全切除80例,次全切除77例,活检1例;放射治疗中位剂量58 Gy(30~75 Gy),术后等待放射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9天(12~261天),放疗前或后配合化疗共68例.采用Cox模型进行单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2~62个月),复发27例,死亡57例.2年和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5%和4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Ⅰ/Ⅱ级与Ⅲ/Ⅳ级)、病理类型(AC/OD与GBM)、放疗前功能状态(KPS≥80与<80)、手术切除范围(肿瘤全切与非全切)和年龄(≤40岁与>40岁)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总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P=0.001)、年龄(P=0.006)、放疗前功能状态(P=0.009)和手术切除范围(P=0.037)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低分级(Ⅰ/Ⅱ级)胶质瘤、年龄≤40岁、放疗前KPS≥80和肿瘤全切是预后较好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