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比较危重患者常见的肠内营养输注方式特点,总结间歇输注与持续输注方式的改良方法,并分析输注方式常见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肠内营养输注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寻肥胖与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及相应靶器官肝脏、心脏损害情况,以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516例为肥胖组,100名体检体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取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值(HOMA-β);对肥胖儿童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对所有入组者均进行肝脏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肥胖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为12.0%(62/516)。肥胖组FBG、FINS、HOMA-IR及HOMA-β均高于对照组(P<0.05);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肥胖组脂肪肝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肥胖程度加重,脂肪肝发生率明显增加(χ2=12.97,P<0.001)。肥胖组心包外脂肪增厚268例,平均厚度(3.372±0.098)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改良肠内营养(EN)输注方法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82例肠内营养时间>3d的危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输注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持续输注方法(不间断)。两组每天肠内营养量均为1 000mL~1 500mL,12h~24h输完,使用加温器保持营养液温度37℃~41℃,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肠内营养的各种并发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胃肠道症状、食物反流、胃管堵塞、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代谢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肠内营养持续输注方法可以降低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赵方兰 《吉林医学》2012,(1):140-141
目的:对邵阳某偏远山村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得出结果并分析,为农村已婚妇女的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普查方案对379名各年龄阶段的已婚妇女进行普查。结果:所普查农村妇女患有多种妇科疾病,患病率前3位是宫颈糜烂、阴道炎和附件炎,宫颈糜烂多见于青年妇女,阴道炎多见于老年妇女,附件炎则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6例宫颈不良病变,经组织病检确诊3例早期宫颈癌。结论:应定期对农村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加强相关保健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55.
6A8 α-甘露糖苷酶也表达于细胞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6A8α-甘露糖苷酶羧基端单抗并进行鉴定,以确定6A8-α基露糖苷酶在细胞的表达部位。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6A8cDNA3′端DNA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在原核细胞表达其编码蛋白,杂交瘤技术制备单抗以3D5细胞为靶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鉴定单抗。结果 6A8cDNA3′端DNA在原核细胞获得表达,制备了抗6A8α-甘露糖苷酶羧基端的单抗,观察到6A8α甘露糖苷酶不仅表达于3D5细胞胞浆,也表达于胞膜。结论 成功地制德了抗6A8α-甘露糖苷酶羧基端单抗,6A8-α-甘露糖苷酶不仅表达于3D5细胞胞浆中,也表达于胞膜。  相似文献   
56.
目的: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转导6A8α-甘露糖苷酶的反义DNA导致的B细胞株BJAB死亡的性质。方法:用Giemsa染色、annexin-V荧光染色、梯形DNA电泳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分析细胞死亡的性质;应用ConA结合试验,检测转基因细胞6A8α-甘露糖苷酶活性的改变;应用Fluo-3探针测定细胞胞浆[Ca^2 ]i。结果: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颗粒成功地将反义6A8DNA转导入了EB病毒转化的B细胞株BJAB。在克隆中,转导反义6A8 DNA的BJAB细胞在生长到3-10个细胞时死亡,而野生型、转导空载或转导正义6A8 DNA的BJAB细胞生长良好。转导反义6A8 DNA的BJAB细胞呈聚集状生长,且有大量细胞肿胀,最终死亡。Giemsa染色光镜观察、annexin-V荧光染色、梯形DNA电泳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种死亡是一种oncosis(肿胀死)样死亡。ConA结合试验表明,BJAB细胞在转导反义6A8 DNA后的结合率升高,而转导正义6A8 DNA后的结合率则下降。另外,转导反义6A8 DNA的细胞胞浆[Ca^2 ]i升高。结论:转导反义6A8 DNA引起BJAB细胞发生oncosis样死亡,这种死亡可能与6A8α-甘露糖苷酶表达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老年膝关节骨关性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老年KOA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RP组和玻璃酸钠组,各30例。PRP组采用自体PRP治疗,玻璃酸钠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商品名:阿尔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省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评分量表(WOMAC)、膝关节Lysholm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 PRP组VAS评分分别为(5.03±0.72)、(1.80±0.66)、(1.53±0.68)、(1.43±1.01)分, WOMAC评分分别为(67.97±17.01)、(36.13±7.82)、(35.73±8.22)、(33.76±10.10)分, Lysholm评分分别为(55.23±13.25)、(76.83±8.67)、(80.10±8.72)、(80.80±10.65)分。玻璃酸钠组VAS评分分别为(4.87±0.73)、(1.77±0.57)、(1.80±0.66)、(2.33±0.96)分, WOMAC评分分别为(66.87±15.36)...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二元疾病管理理论的起源与核心要素,简述影响二元疾病管理的风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从减少非一致性评价、促进疾病管理行为、优化身心健康状况三方面描述了该理论在慢性病护理二元组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该理论在护理二元组中的应用挑战,旨在为我国开展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M4/M5亚型)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AML患儿50例临床资料,其中M4患儿27例,M5患儿23例;入选患儿均进行系统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对患儿进行随访,记录患儿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50例AML患儿治疗8 d后,总有效率为80.00%(40/50);经28 d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00%(42/50)。至随访结束,50例AML患儿预后较好24例,占比为48.00%。预后良好组中有髓外浸润、强化疗疗程<6次、8 d治疗未缓解占比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有髓外浸润、强化疗疗程<6次、8 d治疗未缓解是M4/M5亚型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M4/M5亚型患儿预后普遍较差,髓外浸润、强化疗疗程不足、初期治疗效果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对伴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应予以高度重视,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尾ⅳ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cationic bovine serum albumin,C-BSA)建立膜性肾病大鼠模型,给予益肾通络方和盐酸贝那普利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urinetotal protein,UTP)、血清中白蛋白(albumin,ALB)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磷酸化EGFR (p-EGFR)和剪切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 (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EGFR、Ras相关的C3 肉毒素底物 1 (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l,Racl)、c-jun、c-fos、FasL 和 cleaved Caspase-3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 UTP以及血清中TC水平明显升高(P0.01),ALB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小球基底膜、足细胞结构发生改变;肾组织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1);肾组织p-EGFR、Racl、c-jun、c-fos、FasL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络方中、高剂量组大鼠24 h UTP以及血清中TC水平明显降低(P0.01),ALB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改善;肾组织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0.01),肾组织p-EGFR、Racl、c-jun、c-fos、FasL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益肾通络方可以减轻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抑制肾组织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及下游Racl/c-jun、c-fos/FasL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