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医药卫生   12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972.
973.
目的:从小鼠小胶质瘤细胞(BV2)极化角度探索片仔癀(PTH)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BV2细胞分为空白组,M1模型组[脂多糖(LPS)100μg·L~(-1)+干扰素-γ(IFN-γ)10μg·L~(-1)],M1片仔癀组[LPS 100μg·L~(-1)+IFN-γ10μg·L~(-1)+PTH 0.4 g·kg~(-1)],M2模型组[白细胞介素-4(IL-4)20μg·L~(-1)],M2片仔癀组[IL-4 20μg·L~(-1)+PTH0.4 g·kg~(-1)],给以相应处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一氧化氮诱导合酶(i NOS),精氨酸-1(Arg-1)mRNA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i NOS,p-STAT1,p-STAT3,Arg-1,p-STAT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M1模型组上清TNF-α,NO含量显著升高(P0.01),细胞i NOS mRNA,i NOS,p-STAT1,p-STAT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与M1模型组比较,M1片仔癀组上清TNF-α及NO的含量显著下调(P0.01),细胞i NOS mRNA显著下调(P0.01),i NOS,p-STAT1,p-STAT3蛋白水平也明显下调(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M2模型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及TGF-β_1含量显著升高(P0.01),细胞Arg-1 mRNA,Arg-1,p-STAT6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M2模型组比较,M2片仔癀组上清中IL-10及TGF-β_1含量明显上调(P0.05,P0.01),细胞Arg-1mRNA水平,Arg-1及p-STAT6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片仔癀可以通过调节BV2的极化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74.
目的 探讨脾虚在银屑病炎症反应相关发病环节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苦寒泻下结合营养限制法建立脾虚小鼠模型,采用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脾虚组(PD)、银屑病样模型组(IMQ)、脾虚复合银屑病样模型组(PD-IMQ),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皮损和小肠中银屑病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液相蛋白芯片检测外周血中银屑病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含量,肠道菌群16S测序分析各组菌群多样性.结果 PD-IMQ组皮损红斑、鳞屑等炎症浸润表现更加严重,皮损中白介素(IL)-17a、IL-23、IL-6、TGF-β、IL-10和IL-18 mRNA较IMQ组显著升高;PD-IMQ组外周血中IL-17A、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IP-1β、MIP-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CP-3、RANTES、IP-10和Eotaxin的含量明显高于IMQ组,ST2含量显著低于IMQ组;PD-IMQ组小肠中IL-17a和RORγt mRNA显著高于IMQ组;PD-IMQ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均匀度降低,与IMQ组比较,AF12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TM7菌门、TM7-3菌纲、CW040菌目和F16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减低.结论 脾虚可加重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模型对促炎因素的响应程度,通过上调IL-17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及脂代谢紊乱相关菌属AF12的丰度,导致严重的银屑病样皮损改变.  相似文献   
975.
976.
目的对过敏性皮肤病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看护措施,分析干预措施对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皮肤科诊疗的88名患有过敏性皮炎的病患,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接受基本日常处理,B组病患在接受基本日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状态的干预看护。结果经过护理后,A组和B组病患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均发生了改变,但是经过心理干预看护的B组病患不良情绪改变的程度更加明显。同时A组病患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调查发现:表示非常满意的有14名,基本满意的20名,不满意的有10名。病患的总满意度是77.27%;B组病患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调查发现:表示非常满意的有24名,基本满意的19名,不满意的有1名。病患的总满意度是97.27%;B组病患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行心理干预照料可以改善过敏性皮肤病病患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可有效增强诊疗的依从性。提高病患对诊疗看护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实践诊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7.
978.
患者男性,82岁,2001年经当地医院病理诊断为声带白斑,并行喉激光手术,术后声音一直嘶哑,随后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主诉术后声音嘶哑并呈进行性加重。体格检查结果显示,声带均呈慢性充血,轻度肥厚,前端有少许白膜,前联合声门下处见少量肉芽样组织增生,病理诊断为鳞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自2001年—2007年1月,每3个月到本院复诊1次,于门诊在纤维喉镜监测下行保守治疗。2006年底声音嘶哑加重且有轻度疼痛,复诊发现:双侧声带充血、右侧声带前1/2及前联合可见不光滑的白色角化样新生物,前联合声门下处肉芽新生物面积较前增大,病理活检报告结果显示局部有癌变。3D-CT诊断结果显示右侧声带略增厚并见一小隆起突向声门裂,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79.
对于腰椎管狭窄症(lumbarspinalstenosis,LSS),无论是单纯椎板减压术还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一贯坚持彻底减压的原则,以减轻对神经根和椎管的压迫。但减压的同时也间接破坏了脊柱生理性稳定系统,可能造成的脊柱滑脱等术后并发症。论文分析了术后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因素。认为LSS术前应该结合病史,根据"症状+体征"原则,采纳Hansraj分型,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在充分减压的同时充分兼顾脊柱的稳定性,以降低术后脊柱失稳的发生率,提高术后康复率。  相似文献   
98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以及其重症感染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新生儿40例,采取随机法将新生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感染率、重症感染率、感染部位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中感染率为0.00%,重症感染率为0.00%。相较与对照组新生儿的感染率25.00%、重症感染率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预防新生儿感染,降低重症感染率效果显著,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