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沙门氏菌所致食物中毒比较常见。我院于 2 0 0 2年 1 2月1 9~ 2 0日陆续收治一起 5 9例饮用酸牛奶的食物中毒病例(集体饮用 5 3例 ,另 6例为市民 )。其中 5 1例患者发病后出现白细胞下降 ,经治疗 ,全部治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9例中男 7例 ,女 5 2例 ,年龄 1 7~ 4 9岁 ,平均 (2 1 .35± 2 .1 7)岁。发病时间 6 h以内 5例 ,1 8~ 2 1 h5 1例 ,4 6 h以上 3例。患者中毒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5 9例均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腹痛以脐周为主 ,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 ;有不同程度头痛 (4 8例 )、头晕、畏寒、发热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在边境农村社区人群中通过控制高血压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高血压病人采取建立档案、随访管理、分级干预等措施,比较干预前后261名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同时对该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应用自制的量表对35岁以上的533名农村居民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相关态度及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高血压患者管理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5.3%、32.6%、29.9%提高至干预后的83.1%、55.6%、49.8%;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干预后高血压相关态度及行为显著改变,如经常吸烟、高盐饮食、经常饮酒等行为,态度信念方面改变最明显的是:认为应该戒烟,其次是认为应遵医服药.[结论]对高血压病人实行分级管理,综合个体化干预后,可提高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知晓及重视程度,并增加管理依从性,同时对该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可提高该人群防病治病的意识,对进一步预防及控制高血压,最终从根本上减少农村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西边境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人群分布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边境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订社区高血压防治计划提供资料。方法整群抽取广西边境龙州县两个乡镇4个自然村,对15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收集高血压及危险因素方面的资料。结果高血压患病率15.7%,标化患病率为13.9%,临界高血压患病率5.1%;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6.9%和14.5%(P〈0.01);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影响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肥胖及超重、吸烟与饮酒、喜成食。结论该农村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加强人群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促进策略对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血压变化的影响,为基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干预区和对照区各随机抽取230名高血压患者,对他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组在高血压基础知识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一些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变化,遵医服药、定期测量血压等项目,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1~3.8 mm/qg.结论 在农村社区实施健康促进干预策略,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来控制高血压和阻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医院人均门诊费用规律,预测2014年医院人均门诊费用。方法运用Excel 2010软件,基于GM(1,1)模型对2006—2013年医院人均门诊费用建模,使用得到的模型预测2014年人均门诊费用。结果计算出模型为Y( t)=581.3e-0.1614t -502.78,后验差比值C=0.3693,小误差概率P=1,模型精度为二级(良好),表明该模型可用于人均门诊费用的预测。结论建立GM(1,1)模型预测医院人均门诊费用具有软件门槛低,样本要求低,操作难度小等优点,是一种较精确的短期预测模型,但使用时还需考虑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五华县中医医院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12例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6.5%。患者预后生存与肿瘤大小以及性质相关,肿瘤大小≤3cm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3cm患者预后(100%vs 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以及交界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优于恶性肿瘤患者(100%vs 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胃肠道间质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结合术中所见肿瘤的侵袭、位置大小以及术中快速病理结果而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剖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98%;两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边境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需求情况,为开展边境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15周岁以上居民,采用乡村居民健康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常见慢性病患病率达24.76%,前3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14.96%)、消化系统疾病(3.62%)和骨关节病(2.16%)。边境居民存在较多不良生活方式,且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应性较差。[结论]广西边境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应突出以健康教育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边境居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应性,针对不同社区人群的需求特点,立足农村社区开展全方位的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人群的卫生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MSCT误诊、漏诊原因,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45例CT误诊、漏诊而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中,误诊腺瘤13例(28.9%);结节性甲状腺肿漏诊合并甲状腺癌19例(42.2%);原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误诊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13.3%);甲状腺转移癌误诊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15.6%).误诊、漏诊主要原因为:CT表现不典型27例(60.0%);良、恶性并存观察不仔细15例(33.3%);认识不足及综合分析能力不足23例(51.1%).结论 甲状腺癌CT表现不典型,与良性病灶并存及认识不足时容易误诊、漏诊.要降低甲状腺癌CT误诊、漏诊率,应在提高对甲状腺癌CT不典型表现认识的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ECT检查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