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8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2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奥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口服奥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C-反应蛋白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各组间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表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而CD8+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as、FasL表达均低于各组间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各组间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奥沙拉嗪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使CD4+/CD8+比值恢复正常范围,经逆转Fas/FasL表达异常,而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故而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小剂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肾病(DN)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第967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统一接受糖尿病教育,均予以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严格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嘌呤糖尿病饮食等处理,适当运动,非布司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别嘌醇组给予别嘌醇片降尿酸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肌酐清除率(Ccr)、谷丙转氨酶(ALT)、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治疗24周后UA水平与CRP、IL-6、ET-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均无脱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项生化指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UA、FPG、HbA1c、TC、TG、LDL-C、BUN、Cr、UACR、CRP、IL-6、ET-1均较治疗前均下降,Ccr、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治疗后24周UA、BUN、Cr、UACR、Ccr、CRP、IL-6、ET-1水平与治疗前的差值,与别嘌醇组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与CRP、IL-6、ET-1呈正相关(r=0.839、0.838、0.836,P<0.05)。结论 小剂量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效果显著,对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反应均有较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分析碳酸饮料对青少年C-肽的影响及与饮用指数(Drinking Index,DI,即每日饮料的瓶数与饮用年限的乘积)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69例青少年受试者,分为碳酸饮料组(142例)、非碳酸饮料组(56例)和对照组(71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居住地、民族)、服用饮料、体力活动情况及高血压、糖尿病史,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各项生化指标及C-肽的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之间血糖、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碳酸饮料组及非碳酸饮料组的C-肽水平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与非碳酸饮料组相比,碳酸饮料组的C-肽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体力活动因素后,C-肽水平与饮用指数呈负相关(P0.05)。DI6年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性明显增加。结论长期服用饮料对青少年的C-肽有影响,而碳酸饮料的影响更加明显。DI6为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应据此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 rt-PA 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rt-PA 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10例急性脑栓塞病例,采用 NIHSS 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 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月后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治疗24 h 后患者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1),3月后 mRS 0~2分为90%。结论rt-PA 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是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随着医院统计信息工作内容的改变,医院统计信息工作系统软件与信息统计处理软件越来越庞大,为此,必须加快提高医院统计信息工作系统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及医院网络信息的共享,提高医院统计人才的素质,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的高度管理,统计工作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还要全面、准确、高质量地提高医院信息统计工作,适应医院现代化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因此,改善统计信息工作的质量是医院统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7.
外耳道完整切除术治疗早期外耳道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早期外耳道癌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介绍外耳道完整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早期外耳道癌的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采用外耳道完整切除、颞骨侧切除和腮腺浅叶切除,随访1~3年。结果:男7例,女5例;年龄28~75岁,其中T1 4例,T2 8例。8例患者术前耳部疼痛或胀痛。6例患者术前有耳流水,其中3例患者有血性分泌物。查体外耳道可见大小不等的新生物,6例患者术前活检而被诊断,另6例以外耳道新生物为主诉,行外耳道肿块切除后病理确诊。术后病理诊断:腺样囊性癌6例,鳞状细胞癌5例,耵聍腺癌1例。腮腺组织和腮腺表面淋巴中未见有肿瘤累及,外切缘足够,向内未突破鼓膜。5例鳞状细胞癌,1例耵聍腺癌和3例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无瘤存活。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术侧不完全性面瘫,House—Brackmann评分为3~4级,均在术后1~3个月内完全恢复。12例患者术前平均听阈(500,1000,2000 Hz)为38dB,术后平均听阈(500,1000,2000 Hz)为65dB,均为传导性听力下降。1例患者术后出现腮腺涎漏,经加压包扎后痊愈。结论:及时的病理活检是诊断早期外耳道癌的关键。具有安全边缘的外耳道的完整切除是提高手术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8.
总结临床教学经验,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神经内科临床教学质量,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及时帮助学生为开展神经内科临床学习做好知识和思想准备;(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3)结合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特点,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4)始终高度重视带教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5)坚持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29.
肠内营养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N支持在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中的适应证、耐受性、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20例活动期UC病人,有85例应用EN支持.结果:应用EN支持者,全结肠型占(70.6%)明显多于左半结肠型(18.8%)、直肠乙状结肠型(9.4%)和直肠型(1.2%);重度(56.5%)多于中度(32.9%)及轻度(10.6%).EN组病人BMI<18 kg/m2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28.91±6.64)g/L低于对照组(36.03±6.59)g/L.不同类型EN制剂增加至3 347 kJ/d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中,腹泻的发生率为14.1%,占所有不良反应的57.1%;EN组与对照组比较,激素减量时间、手术率和缓解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蛋白、ALB、PA水平在EN支持后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①对病变范围广,中、重度的UC病人,应给予充足的EN;②对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UC病人,应补充EN;③UC病人对不同类型营养制剂耐受性无差异,腹泻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④EN可作为UC活动期的一种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0.
二黄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茹  曾莉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268-2268
目的观察二黄汤加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运用二黄汤保留灌肠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结果80例患者治愈7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5%。结论二黄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