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清泉  张旭峰  梁嘉毅  谢斌辉  何晓 《江西医药》2021,56(9):1313-1316,1320
目的 探讨爪蟾驱动样蛋白2靶向蛋白(Targeting protein for Xenopus kinesin-like protein 2,TPX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促进肝癌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细胞系L02、肝癌细胞系HepG2、MHCC-97H、Huh7、SMMC-7721中TPX2的表达情况;应用TPX2-siRNA转染MHCC-97H细胞,通过Western-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TPX2的表达变化,并采用BrdU细胞增殖分析、Caspase3/7活性分析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变化,明确下调TPX2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应用c-MYC-siRNA转染MHCC-97H细胞,通过Western-blot技术分析c-MYC的表达与TPX2分子及AKT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 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TPX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细胞系L02、HepG2、MHCC-97H、Huh7、SMMC-7721(P< 0.05);下调TPX2表达将显著降低MHCC-97H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下调c-MYC表达能够显著下调TPX2表达并减少AKT的磷酸化水平,抑制AKT信号通路活化.结论 TPX2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增殖凋亡中起了重要作用,很有可能是肝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NA DC疫苗对肝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为mRNA疫苗免疫治疗肝癌提供新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联合培养、扩增鼠骨髓来源DC,以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epal-6mRNA入DC,制备mRNA DC疫苗,流式细胞术检测疫苗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周期以及体内种植瘤组织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结果 mRNA DC疫苗处理后的肝癌细胞周期比例为G0/G1间期(75.09±3.41)%,S间期(16.93±1.57)%,GO/M间期(7.98±1.83)%,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荷瘤鼠疫苗组肿瘤细胞增殖指数为(24.91±3.41),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实验组阳性表达率为(27.7±1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mRNA DC疫苗可影响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减缓细胞的生长,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改良胆管空肠攀式吻合术与传统的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要行胆肠吻合的患者30例,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改良的胆管空肠袢式吻合术组)17例,对照组(传统的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组)13例。术后1周分别取两组患者胆支肠袢中的肠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出细菌菌落的数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肠袢中肠液的细菌菌落数量为:(4.58±1.50)×104·mL-1,对照组为(7.15±2.33)×104·mL-1,两组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的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术比传统的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为改良的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术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Hassab手术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为认可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仍有较多的并发症[1].笔者回顾分析1996年9月至2006年1月间施行的186例Hassab术,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Hassab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疗效及预防其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采用Hassab术治疗的186例门脉高压症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着重分析手术过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和Hassab术.其中死亡6例(3.2%),死于消化道大出血3例、腹腔内出血2例、肝衰竭1例,其余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共有42例(23.3%)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胸腔积液7例、大量腹水7例、消化道出血6例、腹腔内出血5例、膈下积液4例、肝昏迷3例、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肺部感染2例、肝肾综合征2例、切口裂开2例、切口感染l例.均予相应治疗治愈.对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有并发症者中年龄大、肝功能差、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术后门静脉压力大于35 cmH2O的患者居多.随访12~36个月,出现再出血5例(2.7%),均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余患者情况稳定.结论: 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确切,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年龄大、肝功能差、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术后门静脉压力大于35 cmH2O的患者应慎行之,术者应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并注意手术操作的规范化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使用Deep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成型术(PTA)治疗重症糖尿病足的近期疗效,初步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Deep球囊进行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观察治疗前后的静息痛、溃疡、踝肱指数(ABI)等结果并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有静息痛(30条肢体),足部溃疡14条肢体,足端坏疽6条肢体,术前踝/肱指教(ABI)为(0.22±0.19).结果:24例患者(30条肢体)术后静息痛消失16条肢体(53.3%),明显缓解8条肢体(26.6%);足部溃疡愈合10条肢体(71.4%),膝下截肢2条肢体(6.6%),半足切除4条肢体(13.3%),术后两周踝/肱指数(ABI)为0.73±0.12,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患者,Deep球囊经皮腔内扩张成型术短期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 X 基因肝细胞株。方法对含酶切位点 EcoRⅠ、HindⅢ的 X 基因序列进行 PCR 扩增,构建 HBVx 基因质粒(pcDNA3.1(+)-HBVx),利用转基因技术将 X 基因转入正常肝细胞构建稳定表达 X 基因的细胞株。结果 X 基因亚克隆入 pcDNA3.1(+),有完整的X 基因片段,转入正常肝细胞获得稳定表达 X 基因的细胞株,转染 C57BL/6正常肝细胞有 HBVx mRNA 表达,且C57BL/6/HBVx 有 HBV 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 X 基因肝细胞株。  相似文献   
18.
Hassab手术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为认可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仍有较多的并发症[1].笔者回顾分析1996年9月至2006年1月间施行的186例Hassab术,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Hassab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转染肿瘤mRNA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诱导抗肝癌免疫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转染原发性肝癌(HCC)mRNA的树突状细胞(DC)能否诱导抗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方法采用HC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体外刺激分化为DC细胞;从人肝癌HepG-2细胞和3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中体外扩增mRNA。以mRNA转染DC细胞,并与PBMC混合培养诱导扩增CTL。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培养细胞中CD3^ 、CD4^ 、CD8^ 细胞的比例。^51Cr释放法测定CTL的杀瘤活性。结果经扩增人肝癌HepG-2mRNA和2例AFP( )患者的AFP( )HCCmRNA诱导3周后,CD3^ 、CD8^ 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由诱导前的27.8%、26.5%、29.6%升高至89.3%、73.6%、86.8%;而经扩增AFP(-)HCCmRNA诱导3周后,CD3^ 、CD8^ 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由诱导前的25.4%升高至53.6%。转染HepG-2细胞和AFP( )的患者HCCmRNA的DC诱导的CTL对HepG-2细胞杀瘤活性明显高于AFP(-)的患者,其杀瘤特性由MHC-I限制的CD8^ T细胞所介导。结论HCCmRNA体外转染DC能诱导肿瘤特异性CTL,可为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186例Hassab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6%,手术死亡率为3.2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肝功能分级、断流后门静脉压力、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肝功能分级、断流后门静脉压力、术中输血量是Hassab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认为对肝功能好、年龄小、断流后门静脉压力〈35cmH2O者,术中精细操作,手术效果好;对于断流后门静脉压力仍〉35cmH2O的患者,应加行分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