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为明确前列腺癌患者行雄激素剥夺治疗最初2年内未采取其他措施时骨密度改变的特点,确定骨质丢失最显著的部位,作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光度法前瞻性分析无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的腰椎、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研究TRAMP前列腺癌小鼠模型肿瘤的病理特点,评估其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价值.方法:10只28周龄TRAMP小鼠,提取鼠尾DNA作基因型鉴定,安死后,探查腹、盆腔淋巴结、肝脏、肺等器官,观察有无转移灶,摘取前列腺,10%福尔马林固定过夜后转移至70%酒精备用.固定组织石蜡包埋,5um厚度切片后,HE染色作组织学检查.T抗原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共筛查98个子代,雌性子代T抗原PCR阳性率为50%,雄性子代T抗原阳性率为48.5%.28周龄TRAMP小鼠前列腺肿瘤成瘤率为100%(10/10).前列腺病变表现为从早期前列腺上皮内瘤到晚期腺癌、转移癌演变的各种特点.10例中有6例出现腹盆腔淋巴结肿大,3例出现肺部转移,1例出现肝脏转移,1例出现上肢皮下组织转移.免疫组化染色见前列腺肿瘤组织中高表达T抗原.结论:TRAMP小鼠模型的病理特点适合前列腺癌发病机制及其进展研究.  相似文献   
24.
淋巴结密度指阳性淋巴结数与清扫淋巴结总数的比值。为评估淋巴结密度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价值,作者回顾分析了1993—2003年行膀胱切除术的150例淋巴结阳性但无远处转移的膀胱癌病例,其中108例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统计学分析采用标准方法。结果:5年总体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0.9%、45.5%及29.7%。清扫淋巴结中位数为12个,阳性淋巴结中位数为2个。70%患者接受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美国2004年统计数据表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超过肺癌,成为危害男性健康的第1位肿瘤[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1993年、1997及2000年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分别为1.71/10万、0.2/10万及4.55/10万男性人口[2].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患者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6.
[Yun TJ,et al. J Urol,2007,178:103-106]作者评估了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时额外直肠内滴注利多卡因凝胶的止痛效果并确定与滴注利多卡因凝胶相关的不同阶段的止痛效果。250例汁划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125例。组1患者在行前列腺周围神经血管束阻断前直肠内滴注利多卡因凝胶,组2患者仪行前列腺周围  相似文献   
27.
月经周期对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膀胱疼痛感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心理学方法研究月经周期对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及正常女性膀胱感觉的影响。7例月经周期正常的问质性膀胱炎患者入选,8例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入组者每日记录膀胱和其他躯体疼痛情况及每日排尿次数。通过心理学方法记录2个月经周期间的热相关及缺血性疼痛指标,同时行膀胱压力测定。结果发现,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在月经周期中的疼痛积分及次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月经期排尿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28.
我院自获得芦老太太治肿半截秘方后,经应用二例反复发作3——4年之慢性肾炎患者,仅服一剂到二剂全身浮肿消退,血压、肾功能均恢复正常,但有少许白血球及管型,其中一例治癒已观察四五个月未再复发,一例已癒将于最近出院。茲将治疗经过介绍如下: 1.处方:黑白丑四两二钱,红糖四两,老姜一斤,大枣二两,共为一剂量。 2、制法:先将黑白丑剔去什质,用锅炒至有爆裂声,取出碾成细粉。老姜洗淨去皮,捣碎用纱布压挤姜汁。其次,将大枣洗淨,用针于枣两头各穿一孔后入冷水中浸约一小时拭去生水,待干、再煮熟去皮与  相似文献   
29.
盆腔脂肪增多症两例兄弟患者报道及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例盆腔脂肪增多症兄弟患者,均因肾功能不全就诊.检查均发现双侧肾盂重度积水,肾皮质变薄,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输尿管上段扩张,下段狭窄;直肠腔受压.膀胱与直肠周围被大量脂肪组织包绕,膀胱呈梨形,位置抬高前移,均行"回肠膀胱术".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盆腔脂肪增多症诊治特点.通过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与清华同方医学期刊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以"Pelvic lipomatosis"、"盆腔脂肪增多"或"骨盆脂肪增多"为主题词进行检索, 在1959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共检索出96篇文献,198例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198例中男∶女之比为27∶ 1.盆腔脂肪增多症是一种不明病因的良性疾病,表现为盆腔内膀胱和直肠周围间隙脂肪过度生长,常以泌尿系统或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常与高血压、增生性膀胱炎及上尿路梗阻等合并存在,并存在发生血栓性疾病、尿路结石和膀胱腺癌的风险.最重要的鉴别疾病是脂肪肉瘤.盆腔脂肪增多症的治疗多以解除尿路梗阻的尿流改道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30.
老年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勃起功能障碍 (ED)病人的临床特点。 方法 :4 8例 60岁以上ED病人 ,同期 4 0岁以下ED病人 4 0例作为对照 ,分别比较两组的病因、病程、常见危险因子、体质指数及勃起功能 (EF)积分的差异。 结果 :60岁以上组与对照组相比 ,以器质性ED为主 ( 3 1/48) ,病程为 ( 6.2 3± 0 .77)年对 ( 3 .82± 0 .4 5 )年 ,伴常见危险因子者为 3 1例对 8例 ,体质指数为 ( 2 4 .5 6± 0 .3 6)对 ( 2 4 .18± 0 .3 5 ) ,EF积分为 ( 8.98± 0 .5 8)分对 ( 12 .5 8± 0 .71)分。统计学检验表明 ,两组病因组成、病程、常见危险因子伴随者比例及EF积分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体质指数无显著差异 (P =0 .77)。 结论 :老年ED病人以器质性ED为主 ,伴随常见危险因子增多 ,病程延长 ,ED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