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01.
患者男,41岁.因胸部胀痛3个月入院.查体:心率86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压124/52 mm Hg(16.50/6.91 kPa);心电图:窦性心律;胸部X片:左室饱满,升主动脉略增宽;外院超声:升主动脉瘤;外院CT扫描和三维重建:升主动脉瘤,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相似文献   
102.
组织芯片是一种新兴技术,主要用于研究同一种基因或蛋白质分子在不同细胞或组织中表达的情况,具有高通量、大样本、省时快速等优点.近年已经逐渐运用于医学、生物学的多个学科领域.现综述其在肿瘤基因蛋白表达产物检测、肿瘤的分级与分期以及肿瘤特异性抗原筛选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3.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于T2及T3水平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患者42例,其中25例行T2~4节段交感神经干切断术,17例行T3~4节段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术后1、6、12及24个月门诊及电话随访,观察患者手汗症复发情况及术后代偿性多汗的情况。结果全组术后手掌多汗症状立即消失,双手干燥温暖;术后3~6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1±0.8)天;无手术死亡和切口感染,术后随访期间无Horner s综合征出现,无复发病例;两种手术方式的代偿性多汗的发生率在各个观察期无明显差异(P〉0.05);代偿性多汗严重程度在术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差异不明显,6个月及12个月时T2~4节段交感神经干切断术的代偿性多汗明显较T3~4节段交感神经干切断术严重(P〈0.05)。结论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术后无复发,T2切除节段及T3节段术后代偿性多汗情况无差异,但T2节段代偿性多汗较T3节段明显严重。  相似文献   
104.
周娜静  薛洋 《农垦医学》2000,22(4):292-296
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医药费用上涨极为迅速 ,据统计我国 1 990年至 1 996年 7年中 ,医药费平均每年递增 30 %左右 ,其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增加的幅度 ,这无疑给我们并不发达的国民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兵团作为国家的经济落后地区 ,面临着更为困难的问题 ,自 1 990年至 1 996年 ,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 ,兵团经医院年递增 30 .44% ,师局级医院年递增 2 9.75% ,基本与国家医疗费用上涨情况一致 ,而团场医院年递增仅为 1 6.3% ,其原因值得探讨。团场既不同于城市 ,也不同于农村 ,它有类似企业的工资制度 ,却又以农业劳动为基本…  相似文献   
105.
正机械通气技术已经成为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也是危重患者重要治疗手段。有研究报道,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中有30%的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机械通气技术的应用尽管挽救了不少生命,但也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呼吸机依赖、营养不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CU获得性肌无力(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等。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将持续依赖机械通气超过21d(超过6h/d)的患者定义为呼吸机依赖(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PMV)~([2])。2002—2006年,英国机械通气患者PMV的发病率为6%~([3])。美国机械通气患者PMV的发病率为3%—7%~([4])。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不同牙周再生技术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牙周缺损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采用牙周再生技术预防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牙周缺损的英文文献,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篇相关文献,共13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括生物制剂充填拔牙窝、仅可吸收生物膜覆盖拔牙创、仅骨移植材料充填拔牙窝、骨移植材料充填拔牙窝联合可吸收生物膜覆盖拔牙创4种牙周再生技术。Meta分析结果显示,4种牙周再生技术均能显著减少邻牙远中探诊深度(P < 0.05);除仅可吸收生物膜覆盖拔牙创外,其他3种技术均能显著促进邻牙远中临床附着水平的增长(P < 0.05);但仅有可吸收生物膜覆盖拔牙创能够显著促进邻牙远中牙槽骨高度的增长(P < 0.05)。结论 文章分析的4种牙周再生技术均可不同程度的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的牙周缺损,但均不能同时促进邻牙远中牙周附着水平增加、探诊深度减少和牙槽骨高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为了提高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手术疗效,总结27例常温体外循环下闭合成人动脉导管的临床经验。方法全组均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心包内游离阻断动脉导管,再切开肺动脉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动脉导管内口。结果全组无死亡、无气栓、大出血、动脉导管再通,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经治疗均痊愈。结论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成人动脉导管闭合手术安全,疗效确切,适合各种类型成人动脉导管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