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对缺血部位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标检测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TR-PCR法检测Bcl-xl和Caspase-3的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细胞增多,实验组凋亡的细胞数进一步增加。模型组Bcl-xl的mRNA表达下降,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及模型组Caspase-3的mRNA表达增高,实验组表达最高。结论血管生成素2促进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xl表达及促进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克隆人类抗凋亡基因bcl-xL cDNA,构建两种不同的真核表达载体,评价大鼠心肌细胞表达外源性bcl-xL的效果,并比较不同转染方法对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RT-PCR法从人肝脏组织获取bcl-xL cDNA,连接至pTargeTTM载体,并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上;细菌内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腺病毒纯化试剂盒获取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脂质体和腺病毒介导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bcl-xL mRNA和bcl-xL蛋白的表达.[结果]获取的bcl-xL cDNA测序正确,成功克隆真核表达质粒pEGFP-bcl-xL;病毒颗粒滴度高达5.3×1012 pfu/L;脂质体和腺病毒转染心肌细胞效率分别为40.3%和95.4%,转染后bcl-xL mRNA和bcl-xL蛋白的表达均增加,但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获取人类bcl-xZ基因并制备真核表达质粒和重组腺病毒,心肌细胞能高效表达外源性bcl-xL,并以腺病毒介导更为理想.为bcl-xL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3.
二甲双胍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作腹主动脉缩窄(TAC)大鼠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术后1周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灌胃给药8周:sham组:假手术,予蒸馏水2mL;TAC组:TAC大鼠,予蒸馏水2mL;MET组:TAC大鼠,予MET300mg·kg-1.d-1;MN组:TAC大鼠,同时给予MET300mg·kg-1.d-1和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NOS抑制剂)50mg·kg-1.d-1;NAME组:TAC大鼠,予L-NAME50mg·kg-1.d-1。处理8周后测定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学、心肌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水平及活性。结果:处理8周后,TAC组大鼠左心室室壁厚度、心脏重量/体重(HW/BW)以及左心室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及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较sham组显著升高,给予MET300mg·kg-1.d-18周后,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显著减轻,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P0.05)。同时给予NOS抑制剂L-NAME则显著抑制MET上述效应。MET组大鼠左心室心肌p-AMPKαThr172和p-eNOSSer1177水平以及心肌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较TAC组显著升高。结论:长期给予MET治疗,显著抑制压力负荷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同时心功能改善。其机制可能与MET激活AMPK-eNO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估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冠心病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将7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反搏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组接受6周常规药物治疗,反搏治疗组接受6周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体外反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常规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与治疗前无差异,而反搏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清TNF-α、IL-6、CRP和hsCR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下降了(23.79±6.35)%、(34.51±4.44)%、(38.36±7.13)%、(37.93±5.12)%.结论:冠心病患者经过体外反搏治疗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下降,体外反搏对冠心病的疗效可能与其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脑还丹对快速老化鼠海马CAl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雄性SAM/P 8小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脑还丹低剂量组、脑还丹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中药复方脑还丹灌胃治疗4月,取海马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l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对照组脂褐素增多,溶酶体数目增多且空化,粗面内质网偶有扩张或膜结构断裂,核糖体数目明显减少,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肿胀、核膜增厚,嵴断裂或萎缩成中空状,细胞核核膜模糊, 核周池不清,染色质呈凝聚样改变,核周空泡明显。脑还丹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结论脑还丹能够减轻神经元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rhBNP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尿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4 h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 (3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及尿量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57.7±3.9)%比(32.5±3.1)%,(70.5±31.1)ml/h比(34.5±13.7) ml/h;对照组:(52.2±3.3)%比(33.4±2.9)%,(53.6±23.4) ml/h比(33.8±13.4)ml/h,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及尿量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8.75%(9/48)比35.42%(17/48),P<0.05].结论 rhBNP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