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调查肺癌患者手术前的自我报告症状负担和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设计为横断面调查。采用MD安德森症状量表-肺癌模块(MDASI-LC)和单一条目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IQOL)采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四川省6个三级医院396例肺癌患者手术前的患者报告结局数据。结果:90.15%的肺癌患者报告了术前症状(≥1分)。最常见的6个症状为:咳嗽(63.20%)、口干(53.05%)、睡眠不安(51.02%)、健忘(49.23%)、瞌睡(41.27%)和乏力(39.75%)。最常见的6个中重度(≥4分)症状为:睡眠不安(22.59%)、苦恼(16.07%)、健忘(15.05%)、咳嗽(14.97%)、口干(14.21%)和悲伤感(12.98%)。腺癌患者在手术前比非腺癌患者具有更轻的胃口差(P = 0.022)和咳嗽(P < 0.001)症状。早期肺癌患者在手术前比中晚期肺癌患者具有更轻的疼痛、乏力、胃口差、瞌睡和咳嗽症状(P均 < 0.05)。中位生活质量评分为8(4)分。症状评分与症状干扰生活评分呈正相关(r = 0.631, P < 0.001),与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r = – 0.369, P < 0.001)。结论:大部分肺癌患者手术前都有轻度的症状负担。最常发生和最常见的中重度症状为咳嗽、口干、健忘和睡眠不安。早期肺癌患者具有更轻的症状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药物治疗与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残余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17例(17眼)残余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参考患者个人意愿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B组采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1d、1周、1个月、3个月眼压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眼压均有明显下降。结论:应用药物治疗与激光治疗残余性开角型青光眼短期内均能达到理想效果,且药物治疗组效果优于激光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巩膜外环扎术和巩膜外环扎联合巩膜外加压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眼球结构和眼压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05/2017-05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RRD患者240例240眼,其中接受巩膜外环扎术100眼(巩膜外环扎术组),接受巩膜外环扎联合巩膜外加压术140眼(联合组)。术前、术后2、4、12wk,检测眼压、角膜厚度、角膜水平和垂直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睫状体厚度及小梁虹膜夹角度数。

结果:术后12wk,两组患者240眼均获得解剖复位。术后2wk,两组眼压、角膜厚度、角膜水平和垂直曲率、晶状体厚度、睫状体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前房深度及小梁虹膜夹角度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2wk联合组视力明显优于巩膜外环扎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巩膜外环扎术和巩膜外环扎联合巩膜外加压术对角膜、前房、房角、晶状体厚度及小梁虹膜夹角度数在早期均有显著影响,巩膜外环扎联合巩膜外加压术对眼压的影响时间长,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前、术后的泪膜变化规律。方法:抽取我院46例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并使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仪监测术前、术后1wk及术后1mo的临床数据变化,并使用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术后1wk,1mo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最陡经线上屈光度、散光度比术前有显著降低,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无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能降低散光,提高视力,复发率低,对眼表形态恢复和稳定泪膜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技术治疗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技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进行抢救,经急诊行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技术治疗的6例均成功获救,其余6采用内科保守治疗,1例好转,5例死亡。结果应用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技术治疗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明显优于单纯内科补液,利尿排酸,纠正离子紊乱的方法。结论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技术治疗糖尿病乳酸酸中毒能迅速清除患者体内过高的乳酸,血钾,降低血肌酐水平,保护肾功能,是抢救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颅-面联合进路治疗前颅底区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面联合手术的护理经验,以求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方法对26例实施颅-面联合手术的病人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术前、术后护理经验。结果26例病人经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颅-面联合进路术式涉及多学科领域其临床护理特征是多学科的综合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轻中度营养不良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改善的效果。 方法运用患者总体主观评分法(PG-SGA)筛选轻、中度营养不良食管癌患者172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观察组术前3 d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术后第1天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术后第3天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状态(术后第7天)、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术后第7 d,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4.33±3.32)g/L和(33.68±4.12)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3±3.41)g/L和(31.32±3.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61.53±6.37)h和(66.69±9.47)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2.31±8.24)h)和(113.24±12.3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4% vs 9.30%,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满意度优秀率为8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术前营养干预联合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陆蓉  陆微  蒋艳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0):128-128,F0003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所致的慢性疾病,表现为受累骨骼肌肉极易疲劳。9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伴胸腺组织异常,胸腺切除可使多数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改善或痊愈。我科2009年收治了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行胸腺瘤切术后12h诱发甲状腺危象。经过积极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平安转出ICU。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健康问卷(GHQ-28)、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97名肿瘤专科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专科护士GHQ-28总分异常检出率为32%.按年龄、夜班与否分组比较,仅20-岁组与30-岁组在生理健康因子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Q中N维与GHQ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有普遍的正相关,P维与社会功能及适应能力正相关.结论:肿瘤专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管理者应针对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独特性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工作压力,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脑胶质瘤行全切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03年至2005年间行全切手术的脑胶质瘤2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中高热37例,48小时内意识障碍31例,尿崩症13例,电解质紊乱76例,癫痫发作1次1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7例.均及时发现处理以及正确护理,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病例因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可有效控制脑胶质瘤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