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鉴于对循证医学结论的日益重视,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制定了各类医学热点的指南,并致力于使这些指南与时俱进。此前由AHA卒中委员会资助完成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指南已于1994年和2009年发布[1-2]。其中,2009版指南涵盖了截止于2006年11月1日的文献[2]。2012版指南主要包括2006年11月1日—2010年5月1日发表的文献。写作组力求借助新资料扩充先前版本推荐的内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指南中涵盖的新资料使先前的推荐发生了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32.
虽然较早的国内报道称脑转移瘤仅占颅内肿瘤的3.5%~10.0%[1];但近来有国外报道指出脑转移瘤的发病率可高达原发性脑肿瘤的4~5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2].因此,优化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案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来,美国神经外科医师联合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AANS)和神经外科医师大会(the Congress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CNS)的联合肿瘤分会组织了从事脑转移瘤治疗的显微外科、立体定向外科、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等学科的专家,在利用Medline等数据库对1990-2008年间、少数追朔到1970的相关文献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制订出2010年AANS/CNS<脑转移瘤治疗的循证医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相似文献   
33.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能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是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理想策略。新近发现以纳米粒子和干细胞作为载体能提高TRAIL的呈递效率,与蛋白酶抑制剂、化疗药物、甘珀酸钠、miRNA和PI3-激酶/mTOR抑制剂等联合使用有助于克服胶质瘤对TRAIL的耐药性,增强TRAIL的抗肿瘤功效。由此可见,TRAIL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传代和冻存对胎肺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长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胶原酶消化法自流产胎儿肺组织中分离MSCs,在体外进行传代扩增、冻存、复苏;然后,以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表型变化,以神经分化诱导方案研究其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潜能.结果 经传代和冻存后,人胎肺MSCs的增殖能力、形态和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高表达MSCs特异性标志物,不表达造血和内皮细胞标志物,在适宜的神经诱导方案作用下可高效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结论 传代和冻存对人胎肺MSCs的形态、表型和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潜能无明显影响,胎肺MSCs可作为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备选来源.  相似文献   
35.
八年制医学专业学生代表了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医学“精英”人才的重要方式。本文结合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学生特点以及神经外科的学科特征,论述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责任感、及时规范地完成病历书写、“四位一体”的临床病例学习、循序渐进的操作技能培养、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和以问题为导向的临床思维培养、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和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临床指导。这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和激发学习热情,进而顺利地完成临床培养任务乃至日后从事临床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高级别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难以实现肿瘤全切。近来研究显示,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进行术中实时荧光显像对识别高级别胶质瘤的肿瘤边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在提高肿瘤全切率和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研究人脐带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将剔除动静脉的新鲜人脐带组织切成小块培养,得到贴壁细胞;经传代培养、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检测后,再以不同方案诱导向其神经细胞分化,并以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培养5~7 d后,有细胞从组织块中游出。细胞传代培养达23代后无明显的形态和增殖能力改变。细胞周期分析表明,80%以上的细胞都处于G0~G1期。流式细胞检测表明,这些细胞表达CD13、CD29、CD44、CD90、CD105和CD166等MSCs标志物。经神经分化诱导后,部分细胞呈现出与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类似的形态。免疫荧光检测表明,第二神经分化诱导方案优于第一方案,其NSE和MBP阳性细胞分别达80.8%±3.9%、4.2%±1.3%,但未能见到GFAP阳性细胞。RT-PCR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神经标志物的表达。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移植治疗的备选来源。  相似文献   
39.
背景:近年来,在啮齿类动物中发现,造血干细胞具有向神经分化的塑型性,而在人类,这种造血的塑型性仍然具有争议。目的:榆测人脐血来源的AC133^+造血干细胞是否具有向神经分化的潜能。设计、时间及地点:本实验为成组对照设计实验,于2005—08/2007—12在天津血液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人脐带取自健康足月新生儿。胎脑滋养层细胞来源于22周流产胎儿脑组织。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人脐血AC133^+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为99%以上。同时以机械分离及酶消化法制备胎脑滋养层细胞。选用4种培养条件对脐血来源AC133^+造血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①生长培养液DMEM/F12加上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②DMEM/F12加上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并联合使用脑源性生长因子,其间用全反式维甲酸处理3d。③非细胞接触的共培养体系,先将制备的胎脑滋养层细胞生长在培养板内插件的半透膜上,与培养板内的脐血来源的AC133^+细胞进行共培养。④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将预先用BrdU标记的脐血来源的AC133^+细胞直接种在胎脑滋养层细胞上进行共培养。主要观察指标:1,2,4周收集诱导分化的脐血细胞,以RT-PCT检测是否有巢蛋白、骨形态生成蛋白2及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分型特异性抗原。结果:部分脐血来源的AC133^+细胞,在体外存在生长必需的因子上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时,能表达一些与神经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如巢蛋白、骨形态生成蛋白,条件不同时,这些基因出现下调和关闭。在DMEM/F12加上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联合使用脑源性生长因子诱导培养液中,上述基因表达在2周时可检测到,同时可榆测到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40.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强的向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能力,可作为基因靶向胶质瘤治疗的理想载体。 目的:在复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脑胶质瘤定向迁移的机制。 方法:由第一作者对CNKI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英文关键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bone marrow,glioma”,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骨髓,胶质瘤”。共检索到51篇相关文献,根据入选标准最终剩余27篇文章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胶质瘤具有较强的趋化性迁移的能力,这与胶质瘤细胞分泌的某些细胞因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相应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相关受体的表达有助于增强其趋瘤效应,进而增强抗胶质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