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医药卫生   36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81.
目的探讨任务绩效、关系绩效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士兵工作绩效评价问卷,由本连队干部、战士共对1068名第二年士兵进行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整体工作绩效评价.结果整体工作绩效与任务绩效(r=0.58)和关系绩效(r=0.71)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均对整体工作绩效存在独立的方差贡献,关系绩效对整体工作绩效的作用大于任务绩效.结论工作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两个维度,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82.
征兵用连续加法测验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创建征兵用连续加法测验。方法:自编计算机化连续加法测验,使用该测验对全国24019名应征青年及1900名新兵进行了测量,3个月新兵营训练结束时由228上级对1900名士兵的智力相关工作绩效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确定测验方法及划界分数,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该测验的划界分数为120秒内正确完成26题,同时正确率应大于30%,重测信度0.78,总预测符合率为94.7%。结论:连续加法测验可以作为士兵基本资格测验。  相似文献   
83.
工作记忆测量脑力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①介绍一种采用工作记忆评定脑力疲劳的方法 ;②用该方法对连续 6 3h完全睡眠剥夺 (sleepdepri vation ,SD)所诱发的脑力疲劳程度进行全时程测评。方法 :8名 2 1~ 2 6岁的健康男性青年 ,在完全SD下 ,采用此方法每隔 6h进行 1次脑力疲劳评定。该测验包括两类任务 :字母内容匹配任务和字母位置匹配任务 ,每类任务又根据工作记忆负荷的大小分别设定低、中、高三种难度。结果 :两类任务三种难度水平上 ,脑力疲劳的测验得分随SD时间延长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在SD16h以内 ,6项测验的成绩同基础值相比均未达显著性水平 ;但在 2 0h以后测验成绩显著下降 (P <0 .0 1) ;其后稍有恢复 ,4 8h后继续下降 ;最后 1次测验 (SD6 3h) ,成绩又有所恢复 ,但成绩依然显著低于基础值 (P <0 .0 1)。结论 :①本测验是一种敏感的脑力疲劳评定方法 ;②在 6 3h的完全SD过程中 ,脑力疲劳的发生不是一个纯粹被动的过程 ,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依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CTT与IRT对被试能力参数估计的差异以及对绩效预测性的影响.方法 对1450名入伍1年的武警战士进行图形智力测试,并对91名被试进行工作绩效评价,分别用CTT与IRT对被试能力进行估计,比较其能力参数与绩效评价的相关性.结果 CTT和IRT对被试能力参数的估计没有显著差异.与CTT相比,IRT对能力估计值与工作绩效相关系数较大,预测性更好.结论 虽然本研究中CTT与IRT对被试能力估计没有显著差异,但用IRT估计能力参数,可提高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63h完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期间,脑力疲劳对个体外显操作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8名21~26岁的健康男性青年,在完全睡眠剥夺条件下,每隔6h进行1次元认知能力测验.具体内容为一组难度水平不同的系列加法任务。结果:①从整体上来看,被试完成各难度水平任务的正确率与其主观上的评判等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②对SD过程中各次测验的三项校验指标,即确信等级与正确率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校验曲线的斜率和最高确信等级的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三项指标在各次测验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个体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能力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在不超过63h的SD期间,几乎未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军队指挥和技术类院校新学员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完善我军专业人才选拔机制、有针对性地管理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中文版人格类型量表(MBTI-G)人格类型量表对某陆军指挥院校和技术类院校一年级本科生进行团体施测,被试分别为447名和1061名。结果指挥院校和技术类院校学员在SN和TF维度上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指挥院校学员在S、N和T偏好上得分均高于技术类院校学员,分别为(20.33±5.83)分,(15.74±5.68)分,(20.20±5.75)分和(19.03±5.42)分,(11.36±4.49)分,(18.39±6.61)分;而在F偏好上指挥院校学员得分低于技术类院校学员,分别为(14.00±5.51)分和(16.31±5.93)分。两个群体人格类型分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2=91.01,P<0.01)。指挥院校学员中具有ESTJ人格类型的人数最多,其次为ISTJ、ENTJ和ISFJ;而具有INFJ、INTP、ENFP和INFP人格类型的个体最少。技术类院校中ISTJ人格类型的人数最多,其次为ESTJ、ISFJ和ESFJ;而具有INFP、ENFJ、ENTP和INFJ人格类型的个体最少。结论选择同类专业的学员其人格类型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而不同专业学员的人格类型分布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87.
与地方大学生相比,军校大学生面临着特殊的适应环境与任务,因此关注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寻求改善与提高的对策与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Shavelson等[1]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多维层次结构模型,为自我的量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研究旨在以该理论模型为基础,了解当前军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及二者关系,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88.
脑力疲劳客观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综述和分析脑力疲劳客观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会议报告和论著.资料引用论著16篇,综述10篇,专著3本,会议报告5篇.资料综合回顾脑力疲劳的定义和分类,简评脑力疲劳的客观评定方法.结论应用系统的客观方法评定疲劳在飞行卫生保障中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9.
90.
银屑病患者MMPI及EPQ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