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目的:观察保肾口服液对气阴两虚型CKD1-3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尿TGF-β_1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3例入选病例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保肾口服液治疗,每日3次,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Scr及尿TGF-β_1等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Sc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和74.0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好转,而对照组治疗后只有浮肿、腰痛较治疗前好转,其余症状均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尿TGF-β_1水平较前均有所下降,而治疗组降低水平更显著。结论:保肾口服液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1~3期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肾口服液在减少血尿、蛋白尿等方面均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显著;保肾口服液可显著降低CKD患者尿TGF-β_1水平,从而减轻肾脏纤维化程度,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纯钛钛片经过喷砂及喷砂酸蚀处理后对人成骨细胞系MG63细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纯钛钛片表面分别进行机械打磨、喷砂及喷砂酸蚀处理,将人成骨细胞系MG63细胞接种于钛片表面,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OPG、OPGL mRNA表达水平.[结果]MG63细胞在经过喷砂及喷砂酸蚀处理后的钛片上培养后其OPG mRNA水平增高,与机械打磨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PGL mRNA表达水平在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过喷砂及喷砂酸蚀处理的钛片均可促进人成骨细胞表达OPG,从而调节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平衡,促进骨质重建.  相似文献   
83.
<正>糖尿病肾病(DN)是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己成为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近期的研究显示炎症反应是DN发生发展的启动因素[1],而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及微量白蛋白尿是本病早期特征性病理改变。研究表明血管紧  相似文献   
84.
苏杭  吴晓蔓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0):610-610
测定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对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指导临床诊疗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流式细胞仪 ( Flow cytometer,FCM)的广泛应用 ,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已逐渐成为临床检验的常规工作之一。国内测定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由于单克隆抗体的品质、FCM种类、标本的制备方法不尽相同 ,造成各室报道的参考值差别较大。为了建立本室的参考值 ,我们对40例健康成人进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观察对象  40例标本均取自体检健康成人 ,年龄 2 3~ 66岁 ,中位年龄 41 .7岁 ,男性 2 5例 ,女性 1 5例…  相似文献   
85.
小剂量雷公藤多甙治疗复发性口疮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翁志强  苏杭  许建邦  邓小燕 《中成药》2000,22(11):774-776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疮患者免疫状态的改变及小剂量雷多藤公甙等药物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复发性口疮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Ⅰ,予以小剂量雷公藤多甙,复方丹参,锌、铁制剂口服.观察组Ⅱ,30例,只接受复方丹参,锌、铁制剂治疗.检测服药前及服药两月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APPAP法)和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免疫透射比浊法),循环免疫复合物(沉淀比浊法)含量.结果①观察组Ⅰ、观察组Ⅱ与对照组比较,CD3、CD4百分值,CD4/CD8比值和C3含量显著降低,CD8、IgG、CIC含量显著升高(P<0.01).②观察组Ⅰ治疗前、后对比,CD3、CD4、CD8、CD4/CD8及IgG、C3、CIC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Ⅰ、观察组Ⅱ对比,含雷公藤多甙治疗组对改善免疫功能较不含雷公藤多甙治疗组对改善免疫功能为优,两者免疫检测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证实了复发性口疮的发病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小剂量雷公藤多甙等治疗RAU可有效调节及恢复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6.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乙肝 )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HBV感染复制的关系。 方法  4 8例乙肝患者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载量。 结果 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3 + 、CD3 + CD4+ 百分比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CD3 + CD8+ 百分比变化不明显 ,CD3 + CD4+ /CD3 + CD8+ 比值下降 (P <0 .0 1) ,乙肝HBVDNA阳性与HBVDNA阴性患者比较 ,CD3 + 、CD3 + CD4+ 、CD3 + CD8+ 、CD3 + CD4+ /CD3 + CD8+ 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乙肝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乙肝发病和进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婴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婴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经济、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88.
目的采用个体化设计、中小骨窗开颅的手术方法治疗Ⅲ级以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方法依据头颅CT扫描,个体化设计中小骨窗大小为最大血肿层长径的1/2×血肿层厚的3/5。对102例中小骨窗手术病人与38例常规大骨窗手术病人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在血肿清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和早期预后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个体化设计中小骨窗开颅手术方法能充分满足直视下清除血肿的需要,而且有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9.
采用乙醇提取和液液萃取的方法对短柄小连翘茎枝进行了提取.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中压柱色谱和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方法相结合,从短柄小连翘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7个双环氧木脂素化合物.经MS和NMR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松脂醇(pinoresinol,1),5'-甲氧基-松脂素(medioresinol,2),8-乙酰基松脂醇(8-acetoxypinoresinol,3),表松脂醇(epipinoresinol,4),(+)-丁香树脂醇[(+)-syringaresinol(5)]、(+)-1-羟基丁香树脂醇[(+)-1-hydroxysyringaresinol(6)]和erythro-buddlenolE(7).化合物 1~7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7在1×10-6 mol·L-1浓度下,对Fe2+_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MDA)生成的抑制率为38%,而相同浓度下,阳性对照药Vit E的抑制率为35%,表明化合物7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在直径≤2 cm且术中冰冻证实微乳头和实性亚型阴性肺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多中心行肺段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的234例肺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肺段切除组(段切组)119例,男44例、女75例,年龄(56.6±8.9)岁,肺叶切除组(叶切组)115例,男43例、女72例,年龄(56.2±9.5)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11.2±30.0)min vs.(107.3±34.3)min]、术中失血量[(54.2±83.5)mL vs.(40.0±16.4)mL]、引流管拔管时间[(2.8±0.6)d vs.(2.6±0.6)d]、住院时间[(3.9±2.3)d vs.(3.7±1.1)d]和病理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段切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半年用力肺活量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差值显著优于叶切组患者[(0.2±0.3)L vs.(0.4±0.3)L,P=0.005,0.3%±8.1%vs.2.9%±7.4%,P=0.041]。结论肺段切除术可有效保护患者肺功能,有望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