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6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血压病虚实辨证与性激素及β_2-微球蛋白关系的探讨雷燕,胡锡衷为了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虚、实辨证与性激素及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关系,我们对51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同时分别测定了患者的血浆雌二醇(E2)、睾酮(T)及血、尿β2-微球蛋白(?..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小心脏综合征渐被国内学者重视,但国内尚未见超声学方面的研究报告.本文对我院1989年12月~1993年6月收治的9例小心脏患者进行两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小心脏组9例,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23~41岁(平均32.44岁).X线心胸比率(CTR)0.36~0.40,符合CTR<0.40标准.ECG符合(RⅡ RⅢ RaVF)/(RⅠ R_aVF)>3.00;伴或不伴V_3R/S>1;伴或不伴RV_6<12mm,RV_6<9.5mm特征.均除外呼吸系统疾病.对照组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25~48岁(平均36岁),均为预激综合征患者,经体检、胸片、Holter及2D—UCG等检查均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X线CTR0.44~0.55.  相似文献   
43.
心阻抗微分图是目前测定心排出量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它对冠心病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文对健康人、冠心病和可疑冠心病患者共189例进行心阻抗微分图检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4.
右心室心肌梗塞临床较少见,由于临床上对此症的认识不足,致漏诊或误诊者并非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室前壁前间壁合并右室梗塞2例报告如下。例1,男,60岁。因反复心前区压榨性痛伴心悸气促5个月、症状加剧一周入院。体检:T:37℃,P:102次/分,R21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半坐位,急性病容。颈静脉怒张。肺(-)。心界向左  相似文献   
45.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患发生脑拴塞的可能性比血压正常大五倍左右,而脑栓塞的最重要成因要归因于动脉粥样硬化与狭窄,血液粘稠度增加及微血栓的出现,因此血液粘稠度诸因素在此具有最突出的重要性。目前对高血压病的脑血管并发  相似文献   
46.
潜在性预激综合征(Latent Preexcltation Syndrome)是近几年来用调搏方法所证实的一种旁路传导情况,即旁路虽有前向传导能力,但常规心电图上无预激表现,通过调搏可诱发出典型预激图形。若旁路存在前向传导阻滞,仅能逆行传导,虽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上却不能显现出预激者,称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的证实,有助于明确某些心律失常机理及指导临床用药,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相比,本方法属无创性,操作简便,易于开展。  相似文献   
47.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与心律失常邓玉莲许春萱胡锡衷陈和二尖瓣脱垂(MVP)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常伴有心脏及心外症状,称之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SMVP)。笔者收集420例经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SMVP的临床资料,分析SMVP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可能的...  相似文献   
48.
冠心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及威胁生命的常见病,应用血管造影检查本病巳累积了不少资料,但毕竟是一种创伤性的诊断技术,而且对随访检查有一定困难。早在一世纪前人们就巳知道心脏收缩间期(简称 STI)可用于判断心室功能,但一直未引起重视,直至1968年 Wei-ssler 等应用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以来无创伤性的诊断技术才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七十年代以后这方面的检查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无创伤性技术不仅用于诊断也用于判断疗效和预后,其中左室收缩间期(STI)首先在临床上应用。本文采用心电图、心音图、颈动  相似文献   
49.
作者曾于1979年10~12月作为福建省心血管病学代表团成员到美国,参观了10个城市,20个医学中心。1984年8~10月又以国际学者身份到美国俄亥俄州著名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参观学习三个月。该院系世界著名医学中心,内有良好设备的研究所,每年接受四十余国的留学生,培训四千余名各国及美国医师,床位虽仅有1000张左右,但工作人员达7200人。美国医  相似文献   
50.
预激症侯群早在1930年为 Wolff、Parki-nson、White 三氏所描述,同名有 W-P-W 三氏综合征 Kent 索综合征等。其心电图特征为①PR 间期<0.12秒。②QRS 时限>0.11秒。③某些导联 QRS 波开始段有较明显粗钝或切迹,即δ波存在。④T 波常与 QRS 主波方向相反。⑤部分病例可合并陈发性心动过速。国内早有1954年陶、祁二氏报告一例,至1963年止共有10例。本院在八年中发现10例,现将其临床所见结合文献讨论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