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雷帕霉素治疗肾移植术后肿瘤八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PM)在肾移植后发生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肿瘤而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8例在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的同时加用RPM(RPM组),15例调整免疫抑制方案,部分患者接受化疗(非RPM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存活情况。结果RPM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急性排斥反应,其中位存活时间为14.5个月,随访至今,仍有7例存活;1例Kaposi肉瘤患者减少RPM用量而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最终因移植肾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死亡。非RPM组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为3.0个月,随访期内全部死亡。RPM组12个月、20个月的存活率分别为75.0%和37.5%,非RPM组12个月、20个月的存活率分别为7.1%和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M发挥抗急性排斥反应作用的同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综合疗法治疗41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包括撤减免疫抑制剂、使用免疫增强剂(日达仙、丙种球蛋白)、加用甲基强的松龙(MP)在内的综合疗法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疗效. 方法:收集本中心2000年10月~2004年4月间41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撤减免疫抑制剂,部分重症患者加用日达仙,胸腺肽α1、丙种球蛋白及MP等.动态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PLC)和(CD38 CD8 )/CD8 比值的变化. 结果:41例患者中,死亡11例(26.83%),其中4例因药物毒性和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功能衰竭后自动放弃治疗;7例死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30例存活,血肌酐稳定在112~175(133±38.4)μmol/L.41例患者中,近期加用MP治疗者8例,其中1例因并发气胸死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余7例病情好转、血肌酐稳定;与早期33例患者相比,此8例死亡率和移植肾失功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综合治疗后的PLC升高(P<0.05),(CD38 CD8 )/CD8 比值下降(P<0.05). 结论:应用包括撤减免疫抑制剂、使用免疫增强剂、加用MP在内的综合疗法治疗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效果较好;动态监测PLC和(CD38 CD8 )/CD8 比值变化,对调整CMV肺炎患者的免疫用药方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20例检测作维持性血液滤过(HF)和血液透析(HD)病人及8例作非透析疗法的尿毒症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发现大部分患者血清T_3、T_4的水平显著降低,少数处正常低值,同时伴有TSH浓度的明显升高,而rT_3的均值在正常范围。按不同年龄和不同治疗方法分组观察比较,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而根据治疗时间长短分组比较,在持续治疗1~2年组血清T_3的均值较接近正常范围,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说明:尿毒症病人存在甲状腺功能降低(甲减),但血液净化中各种疗法对病人的甲状腺功能无特别影响。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及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纪玉莲  彭炎强 《新医学》2003,34(5):326-327
进修医生教授,请问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标准是什么?教授理想的血液透析应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的清除效果,无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长期生存,满意的生活质量。但迄今为止,对尿毒症的病理生理变化仍未完全了解,要达到上述理想目标很困难。一般认为达到透析充分性的临床标准包括:①有足够的溶质清除和清除率(包括小分子和较大分子物质),使血中毒素在透析间期保持一定的低水平值;②足够的超滤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③纠正代谢性酸中毒;④良好的血压控制;⑤无明显钙磷代谢障碍;⑥全身情况和营养状态良好,贫血改善;⑦心…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是免疫抑制状态下的器官移植受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和排斥反应是密切相关的两过程,并通过产生一系列相似的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和生长因子共同作用于移植肾,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IL10的免疫抑制作用,为应用vIL10进行免疫基因治疗打基础。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将vIL10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并用脂质体法导入包装细胞PA317,取其上清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结果:经筛选获得抗G418的NIH3T3阳性克隆,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到vIL10的表达,用3HTdR法检测到vIL10对MLR的抑制作用。结论:构建vIL10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初步证实vIL10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特异性地将病毒性白细胞介素10(vIL10)基因转移到肾脏提供一种手段。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性基因vIL10转移到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应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其表达,并通过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影响对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vIL10在转染的系膜细胞表达20000pg·(106细胞)-1/24h,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vIL10对MLR的影响,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基因在系膜细胞有效地转录和表达,并对MLR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监测指标.方法 采集234例肾移植受者的血、尿样本,行BKV尿沉渣细胞学计数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 234例受者的尿Decoy细胞、BK病毒尿症与病毒血症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3%和16.2%.尿Decoy细胞阳性者Decoy细胞中位数水平为6个/10HPF,BKV DNA阳性者尿液和外周血BKV中位数水平分别为7.62×103 copy/ml和7.61×103 copy/ml.尿液BKV阳性率较外周血明显升高(P=0.000).尿液Decoy细胞计数与尿液BKV含量相关(γ=0.59,P=0.000),但尿液和外周血中BKV含量无明显相关性(P=0.14).结论 肾移植受者易发生BKV再活化,定量尿沉渣细胞学检测简单、易行、敏感,可以做为BKV活化的指标,间接反映肾脏病理情况,也可检测血、尿BKV DNA了解病毒活化情况、筛查BKV相关的移植肾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106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霉酚酸酯治疗组(n=56例),硫唑嘌呤治疗组(n=50例)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时间为术后6个月内。【结果】霉酚酸酯治疗组急性排斥发生率20%,较硫唑嘌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44%低(P<0.01),霉酚酸酯组单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缓解率82%,硫唑嘌呤组55%(P<0.05);肝损害霉酚酸酯组发生率10%,硫唑嘌呤组20%(P<0.01);巨细胞病毒等感染霉酚酸酯组发生率较少,而人、肾存活率高。【结论】霉酚酸酯作为一种新的抗排斥治疗药物,能更有效地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且毒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20.
黄芪注射液佐治早期糖尿病肾病18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 1996年6月至1998年8月间,我院对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52例患者在予以降血糖及卡托普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使用黄芪注射液后尿蛋白排泄量、血糖及血脂的变化情况,以了解黄芪佐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