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15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骨钙素在骨的形成过稃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体内Ca代谢的重要激素.测定脑性瘫痪患儿血钙、磷、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了解其骨代谢生化特点及其相关的调控因素.方法:①对象及分组:选择2005-07/2007-07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脑瘫患儿120例为脑瘫组:男82例,女38例;年龄3个月~3岁.按2005年昆明全国脑瘫会议分型标准分为痉挛型印例,不随意运动型印例:按脑瘫程度分为中轻度36例,中度42例,重度4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的100名儿童为对照组:男57名,女43名,年龄3个月~3岁.②检测指标及评估: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两组血清钙、磷水平;用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金标法测定骨碱性磷酸酶;用放射免疫吸附法测定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并进行两组间、不同程度与类型脑瘫患儿间比较.结果:①脑瘫组忠儿血钙、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脑瘫组中痉挛型组血骨钙素与不随意运动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前者血甲状旁腺激素值高于后者,骨碱性磷酸酶值、降钙素值则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③重度脑瘫患儿的甲状旁腺激素高于对照组、降钙素低于对照组(均P<0.01);重度脑瘫患儿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值高于轻度和中度(均P<0.05),降钙素低丁轻度和中度(均P<0.05).结论:脑瘫患儿血清钙、磷可以通过机体自身血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调控保持正常,而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升高则提示脑瘫患儿骨矿化不足,骨形成旺盛,骨重建活跃.  相似文献   
102.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基础,有效控制血压可大幅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但现有的降压策略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何更为有效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降压策略仍然是高血压控制的一项关键课题。本文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主要探讨对高危高血压患者,积极降压和联  相似文献   
103.
104.
王团球 《当代医学》2010,16(28):55-56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15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采用奥硝唑口服,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口服,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75.6%),显效19例(23.2%),有效1例(1.2%)。对照组:治愈25例(42.4%),显效20例(33.9%),有效6例(10.2%),无效8例(10.2%)。经统计学分析,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24.23,P〈0.01)。结论奥硝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取得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高,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双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在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对因妇科肿瘤疾病在我院住院需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麻醉后采用膀胱截石位,先用膀胱镜进行双侧输尿管插管后,再行开腹手术,手术结束后取出输尿管插管。结果:59例中无1例发生输尿管或膀胱的损伤,并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双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在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可明确输尿管的位置,便于手术操作,能避免输尿管及膀胱的损伤,并且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以磷酸川芎嗪为模型药物,探讨运用泊洛沙姆P407(P407)制备鼻用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搅拌转子法测定不同处方磷酸川芎嗪原位凝胶的胶凝温度(胶凝温度:T);在不同温度下,以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加入不同浓度辅料后P407溶液的黏度,以考察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P407溶液浓度越高,T越低;辅料的加入可以使P407溶液T升高,而处方药物和等渗调节剂(0.9%NaCl)使P407溶液T降低。当温度升高时,P407黏度增大,而辅料的加入会使P407黏度突变点的温度升高,黏度变小。结论:通过调节P407溶液的浓度或加入一定量辅料的方法,可以使TMPP原位凝胶在鼻腔温度(33℃左右)下胶凝,从而达到增大生物利用度和减少给药流失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评价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物理特性、体外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探求其作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实验、细胞毒性实验、体外细胞粘附实验对其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并与涤纶(Dacron)作平行对照.结果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血液相容性较高,经统计学分析与Dacro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体外细胞粘附实验中,经细胞计数Dacron为(5.34±0.94)×103,PCL-PEG静电纺丝膜为(7.82±0.85)×104,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为(8.04±0.84)×104,PCL-PEG/BSA-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则为(1.39±0.76)×105,经统计学分析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与Dacro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L-PEG/BSA-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与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血液相容性较高,且更易于与内皮细胞粘附,显示其成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8.
统计近年来以冠心病心绞痛为主要适应证、申请临床研究的口服给药途径的中药新药申报情况,总结其类别分布、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结合该适应证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提出建议,供临床研究人员与药物研发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总结并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方法总结2000~2008年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62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都发病率为发生率5.45%;术前诊断率为85.5%(53/62);根治性手术率38.7%(24/62);病理诊断为胆管腺癌及粘液癌;随访45例,行根治性手术病例平均存活23个月,行引流术病例存活平均存活8个月,仅行探查术病例存活平均4个月。结论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管结石有关;伴有结石的胆管癌疗效较差,应重视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以防止胆管癌的发生;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调查住院脑瘫患儿医院感染率,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康复中心2003年3月至2007年7月1855例次住院脑瘫患儿出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脑瘫患儿院感率和院感发生的部位,并对院感发生与年龄、合并症、其他系统疾病、住院天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855例次脑瘫患儿院感按病例计算院感率为44.91%,二次院感率为7.06%,院感部位以呼吸道感染(82.20%)为主,消化道感染(12.72%)次之,院感率在不同年龄段有显著差异(P〈0.05),住院天数(OR=1.021,95%C I:1.017~1.025)、有贫血(OR=1.949;95%C I:1.414~2.687)、佝偻病(OR=1.178,95%C I:1.053~1.565)、营养不良(OR=1.736,95%C I:1.324~2.120)是院感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瘫患儿院感率高,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为主,低年龄、住院时间长、合并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是脑瘫患儿院感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脑瘫患儿免疫力、适当缩短住院治疗天数、治疗其他系统疾病是预防院感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