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情加重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1例急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血管改变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临床表现运动功能缺损占28.6%,构音障碍和言语障碍占28.6%,眩晕、恶心和呕吐占71.4%,视觉障碍占14.3%,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或头晕而无其他神经系统主诉的占28.6%。基底动脉重度狭窄6例,单侧椎动脉闭塞6例,一侧椎动脉重度狭窄、另一侧椎动脉闭塞3例,一侧椎动脉重度狭窄3例,3例未做任何影像学检查。19例死亡,2例痊愈,均为溶栓病人。结论血管狭窄是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极其危险的因素,对于有后循环缺血症状和体征患者,要尽早做血管检查,及时干预治疗。介入溶栓治疗是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脊髓血管畸形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横贯性脊髓损害,影像学多表现为长节段脊髓病变伴脊髓表面增多迂曲血管影。该病临床上相对少见,并且可有不典型表现,极易漏诊或误诊为脊髓炎性反应性疾病或椎间盘退行性变等,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文章对6例不典型SDAVF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3.
目的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临床表现多样,分为多种亚型。本文总结NPSLE及其亚型的神经影像、血清免疫学表现,探讨临床亚型与影像学表现及自身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NPSLE患者的临床、神经影像学资料及免疫学指标,总结NPSLE及其各亚型的神经影像、血清免疫学表现,分析NPSLE各临床亚型与特定影像学表现及自身抗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文34例NPSLE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最常见NPSLE症状为认知障碍(23.5%)、头痛(14.7%);最常见头颅MRI表现为小血管病变(50.0%)及炎性病变(47.1%)。认知障碍及急性精神混乱状态与头颅MRI出现炎性病变显著相关(P0.05);NPSLE急性脑血管病与血清抗磷脂抗体阳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 NPSLE临床、影像表现多样。认知障碍及急性精神混乱状态与头颅MRI出现炎性病变相关。NPSLE急性脑血管病与血清抗磷脂抗体相关。  相似文献   
24.
灵芝甾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灵芝甾醇(GS)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原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模型(MCAO/R),分别采用TTC染色法、神经功能评分法观察GS对大鼠大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同时观察GS对脑组织形态学和MDA水平、SOD活性的影响。结果GS能够降低I/R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减轻受损大鼠皮层脑组织的病理改变,抑制脑组织中MDA的生成,提高Mn-SOD的活性。结论GS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Mn-SOD活性,减轻I/R中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慢性炎性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对AD对32例MCI病人与15例正常对照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的自细胞介素IL-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 alpha,TNFα)的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MCI组与正常对照相比,MCI组病人CSF中IL-1β水平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结论:上述结果表明,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在MCI的神经变性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参与MCI向AD转化发病机制。观察MCI患者CSF的IL-1β水平和TNFα水平可以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李玮  王新高  矫黎东  索爱琴  张健 《临床荟萃》2006,21(19):1394-1396
轻度认知损害(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是指有轻度记忆或认知障碍但并未发生痴呆,其发病与患者当时神经、精神及内科疾患无关。流行病学研究,Johnson等报道MCI2年后有40%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McKelvey等报道3年后是53%;Krasuki等报道4.5年后是100%,而相同年龄的正常个体每年发生AD的几率为1%~2%,因此许多学者认为MCI代表AD的极早期阶段。早期确诊MCI,可预防或推迟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男18例,女6例;12例为单纯脑膜炎,12例为脑膜脑炎.头痛23例,发热22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5例,肌力下降7例,听力下降2例.颅内压升高19例.14例治愈或明显好转,7例无明显改善,3例死亡.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正>患者男,16岁,因“发作性抽搐13个月,四肢不自主扭动8个月”于2023年2月15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2022年1月5日无诱因突发头向左转,左侧面部抽搐,伴左侧肢体僵硬,持续1 min缓解,发作前无先兆出现,发作时意识清晰,发作后如常。患者未予重视,间隔1 d后再次发作,发作形式表现同前,发作频率5次/周。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结合发作表现,诊断为癫痫,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发作频率较前略减少,为2~3次/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