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报告我院16例心脏粘液瘤的手术治疗,全部病例术前均由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其中,左房粘液瘤14例,右房和右室粘液瘤各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右房粘液瘤下腔静脉引流管经股静脉插入。本文对本病的诊断、并发症、手术时心脏切口的选择、肿病切除术后的复发以及房间隔切除范围等均作了讨论。本组病例经6月至5年的随访尚无复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2.
一、导言冠心病所并发的室性心动过速仍是促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虽然对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内科对定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也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其室性心动过速难于用目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控  相似文献   
73.
目的报告采用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初步结果.方法采用可膨胀的聚四氟乙烯(expanded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EE)作为人工腱索,为30例需切除瓣膜和腱索的单纯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伴返流的瓣膜病患者施行了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人工腱索的长度以能产生适当的张力为宜.人工腱索多悬吊于前瓣环,但应以不影响人工瓣瓣叶活动为原则.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时间6~22月(平均12.1±5.4月).所有的患者均有显著的症状缓解及明显的心功能进步.结论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初步结果是良好的.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了20例患者术前、后心腔尺寸及心功能 ,术后亦观察人工腱索及左室流出道.结果显示:术后左房径(LAD),左室舒末径(LVEDD)及左室缩末径(LVESD)明显缩短(P<0.01);射血分数(EF)明显增加(P<0.05);缩短分数(FS)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腱索平均长度3.2cm(2.64~4 .3cm),未观察到左室流出道梗阻.以上初步的超声心动图观察结果表明,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瓣膜置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5.
抑肽酶对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IL—6,IL—8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抑肽酶对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全身炎症应答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心瓣膜置换术的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不用抑肽酶,治疗组(n=8),于预冲液中加入抑肽酶300万单位,分别于术前,停机,停机后1小时和术后1天抽取外周血2ml,收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升高(P<0.05),术后1天仍高于术前,停机后1小时治疗组IL-6水平和停机量IL-8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判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尽管抑肽酶有抗炎症效应,但仅预冲液中加入抑肽酶300万单位无法有效抑制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8的释放。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生物材料体外内皮化的最佳条件 ,我们作了血管内皮细胞 (EC)在PC牛心包材料上生长特性的研究。方法为环氧交联 (PC)牛心包材料 ,漂洗后用 3种不同的粘附蛋白预衣被 ,种植犬的血管EC ,未衣被组作为对照。结果表明 :Fibronectin(FN)及Laminin(La)组 ,经 710d培养 ,片上EC形成单层 ,而未衣被组及CollagenI(CL I)组PC心包片上无细胞生长。结论 :(1)PC牛心包材料的确具有细胞毒性 ;(2 )La及FN具有拮抗PC细胞毒性的作用 ;3)经La及FN的衣被 ,PC牛心包生物材料达到了体外内皮化的要求 ,其中以La效果最佳 ,与FN相比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粘附蛋白CL I在本实验中没有发挥其促EC粘附及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77.
常温氧合血与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探索较好的心肌保护方法,对持续常温氧合血心脏停搏液和间断冷晶体心脏停搏液灌注两种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 方法 心瓣膜直视术患者33 例,随机分为常温氧合血心脏停搏液组( W B C组)和冷晶体心脏停搏液组( C C C组)。观察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起搏器的使用情况,测定主要心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释放,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三磷酸腺苷的含量以及能量储备值,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例数、起搏器使用率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释放, C C C组均较 W B C组多;丙二醛释放和心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消耗, W B C组较 C C C组减少;能量保存 W B C组较 C C C组多;心肌细胞内线粒体损伤以 C C C组为重。 结论 常温氧合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在心肌保护方面较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种较好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78.
纵隔恶性神经鞘瘤较少见。我院曾于1988年1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农民,20岁,住院号478669。入院前3月无意中发现左腋下有一约2.5cm大小的肿块,因无任何自觉症状未就医。入院前2月,因包块明显长大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胸片发现左后上纵隔有一巨大肿块并与胸壁肿块相连,作胸壁肿块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因无入院费而返回四川。以后病人出现咳嗽、发烧,气促,且胸壁肿块急剧长大,  相似文献   
79.
随着瓣膜外科的深入开展,主动脉瓣置换术(AVR)遭遇瓣环狭小或主动脉根部狭小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2003年至2007年,我们采用多种方法扩大主动脉瓣环(扩环)为2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中有主动脉瓣环狭窄的病人施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脉冲多普勒超声对置入机械心瓣流场均匀性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评价植入机械心瓣流场均匀性,34例人工机械心瓣置换二尖瓣的病人于手术后6月进行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复查。结果显示:成都双叶翼型机械瓣(BWV)或Car-bomedics瓣(CM)流场均匀性比北京G-K瓣(GK)或MedtronicHal瓣(MH)好,BWV和CM瓣、GK和MH瓣流场均匀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双叶瓣比单叶瓣流场均匀性好,国产瓣和同类进口瓣有相似流场均匀性。因此认为:(1)BWV或CM瓣的血栓栓塞率及溶血趋势都比GK或MH瓣要小,BWV和CM瓣、GK和MH瓣无显著性差异;(2)流场均匀性检测有必要作为机械心瓣血流动力学评价及随访研究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