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闭合性胸腹多发性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02.
患者男,54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功能Ⅲ级入院.入院后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常规血流降温,冷晶体心脏停搏液灌注,心外置冰屑保护心肌,经右心房和房间隔切口显露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第4天开始出现顽固性严重呃逆,经给予利他林(20mg肌注,每天3次)、安定等药物和物理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呃逆持续达72小时.后采用中医针灸,辨证:以胸阳虚论,取穴:神阙、足三里、百会、占竹,重炙神阙,先针后炙,使呃逆得到迅速的缓解和控制.但该患者在顽固性呃逆出现48小时后合并胸骨哆开,而再次手术行胸骨固定和前纵隔持续冲洗,延长了住院时间.患者最后于第1次手术后20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报告334例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双房切口径路更有利于左房小或再手术病人的二尖瓣显露,自制双叶瓣的瓣膜质量和血液动力学与国外同类瓣膜相似,持续含氧温血灌注停跳法对心肌保护优于冷晶体停跳液法,术前改善尽功和术中注意心肌保护是提高大心脏病人手术疗效的关键。同期合并施行主动脉瓣置换适用于伴有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4.
食管腐蚀性瘢痕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1年至1992年间我科共收治103例食管腐蚀性烧伤。56例因严重狭窄行食管重建术,其中34例采用了石炭酸烧灼狭窄下食管粘膜、颈段食管与胃行侧一侧吻合,较理想地解决了残存食管双端盲囊问题,并简化了手术操作,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观察到2例因长期服用中药酒致食管瘢痕狭窄应注意防止。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体外循环期间瓣膜替换手术患者白细胞、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及这些粘附分子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测定了12例患者体外循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β2粘合素(β2-integrins)、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e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E-selectin,sE-selectin)。结果:体外循环后β2-integrins(CD11a、CD18、CD11a/CD18,CD11b,CD11b/CD18),sICAM-1和sE-selectin表达上调(P<0.05);β2-integrins和sICAM-1、sE-selectin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05)。结果显示:①体外循环伴随着明显的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反应;②体外循环期间有关的粘附分子以受体-配体形式表达;③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粘附分子sICAM-1、sE-selectin可间接估计内皮细胞表面ICAM-1、E-selectin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06.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79年至 1999年期间 ,我们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10 37例 ,其中 ,有 14例女病人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 15次。现将此 14例病人的抗凝治疗方法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4例女病人年龄 2 3~ 36岁。行二尖瓣置换术 (MVR) 11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3例。植入瓣膜分别为Carbomedics瓣 5例 ,国产GK瓣 4例 ,CL瓣、Medtronic瓣各2例 ,St.Jude瓣 1例。术前病人心功能 (NYHA)IV级 4例 ,III级 10例 ;术后心功能I级 8例 ,II级 6例。全组病人均采用口服抗凝药治疗。进口华法林 (orionpharm…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改良迷宫手术患者心房收缩功能恢复及心功能改善情况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评价二尖瓣置换术时施行改良迷宫手术患者的手术前、后心房收缩功能和心功能情况。 1 4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患者 ,狭窄1 1例 ,关闭不全 3例。对照组 1 6例。术前、术后 (半年至 1年 )测量左房、室 ,右房、室内径 ,M型测量左室收缩功能 ,左房后壁运动幅度。多普勒组织成像测量左、右房室瓣环运动速度。结果 :1两组年龄无差异。 2手术组左房后壁运动幅度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 (P>0 .0 5 )。手术组左、右房室瓣环 S峰、e峰、a峰运动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 .0 5 )。 3二尖瓣狭窄组术后左房、右房较术前明显减小 (P<0 .0 1 )。右室、左室及射血分数 (EF)、短轴缩短分数 (FS)无明显改变。 4二尖瓣关闭不全组术后左房较术前明显减小 (P<0 .0 1 )。左室术后较术前缩小 (P<0 .0 5 )。右房、右室及 EF、FS无明显改变。以上结果显示 ,对于风湿性二尖瓣疾病伴慢性心房纤颤患者 ,二尖瓣置换术时施行改良迷宫手术 ,可恢复心房收缩功能 ,从而减少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危险 ,并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 ,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春风化雨润无声@田子朴  相似文献   
109.
杨建  田子朴 《华西医学》1992,7(3):357-359
系统观察使用异搏停停跳液的34例体外循环病例,6例(17.6%)在10~38分钟复跳。延迟复跳组和非延迟复跳组间不存在血钙等特异性因素的影响,而受年龄、心脏缺血时间和心脏张力的影响。延迟复跳心脏的功能良好,超微结构保护良好。作者对异搏停液的使用指征和延迟复跳的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张尔永  田子朴 《华西医学》1991,6(2):205-206
心包囊肿是一种少见疾病。本文报告了我科自1963年到1990年,经手术治疗的11例心包囊肿。11例中,10例术前诊断和疑为心包囊肿,1例误诊为其他疾病。本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随访中无复发。本文还对心包囊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