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先天性双侧声带麻痹可在出生后立即发生明显的上呼吸道梗阻 ,很多病人找不到明确的原因 ,在排除限制声带运动的喉部结构异常后 ,需要考虑产伤、窒息、神经肌肉病变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该文报告 1987年7月~ 1999年 7月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 3例出生后不久诊断为双侧声带麻痹的患儿 ,后来确诊为神经肌肉病变。患者均为 12个月以下的婴儿 ,而且均有出生时上呼吸道梗阻的表现 ,用可屈性喉镜检查发现双侧声带外展肌麻痹 ,显微喉镜和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喉部结构异常。1例完全性双侧声带麻痹患儿及另 1例不完全性双侧声带麻痹患儿分别在出生后第 3天…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咽鼓管通气功能检查法在招飞体检中的应用。方法 将 99名飞行人 (学 )员 ,分别应用4种方法检查咽鼓管通气功能 ,并与低压舱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咽鼓管开放压力测定法及鼓室压峰点位移法误差均较大 ,尤其是评定为不良者与气压舱法符合率分别为 2 3.4 %、2 8.0 % ;咽鼓管咽口形态与咽鼓管通气功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高压氧舱法与低压舱法评定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鼓室压峰点位移法可用于初步评定咽鼓管通气功能 ,气压舱法应作为招飞体检和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喉后部肉芽肿常发生于杓区 ,通常超出声带突 ,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 :经口气管插管、用声不当及胃食管返流性疾病。当没有以上相关病因的证据时考虑为特发性。该文对 10年间 6 6例喉后部肉芽肿进行回顾性研究 ,患者年龄 18~ 73岁 ,根据引起肉芽肿的原因将患者分为 4组 :插管后发病组 (1组 )、用声不当 (2组 )、胃食管返流 (3组 )及特发性 (4组 )。对照组为 6 0例 (男女各 30例 )随机抽选的发音正常及电视喉镜下未见喉病变者。所有对象通过电视喉镜全面检查耳鼻咽喉科情况 ,测定吸气时喉部声门比例 (GP) ,即声门区膜间部与软骨间部正中矢状径…  相似文献   
16.
隐匿性鼻窦综合征(silent sinus syndrome,SSS)是以自发性、渐进性且不伴其它症状的单侧眼球陷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CT检查发现患侧上颌窦萎缩有助于诊断,手术建立窦腔通畅引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本文就其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鼻窦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鼻炎和鼻窦炎的有效方法。但对术后疗效的客观评价报道很少。该作者对12例鼻窦内镜手术患者于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用氙~(133)排出测量法对鼻通气功能进行客观评价。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24岁~35岁,平均31岁。慢性鼻窦炎7例,  相似文献   
18.
对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等进行开胸手术时,容易造成喉返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常出现肺功能不全及单侧声带麻痹(UVFP)。过去对UVFP的治疗是向麻痹的声带注射特氟隆,以改善症状,但注射后肉芽肿的发生率较高。神经肌肉移植最终可使声门功能恢复,但所需时间长,不适宜开胸术后患者。该作者于1991年7月-1999年8月对23例开胸术后发生UVFP患者进  相似文献   
19.
20.
放疗是治疗鼻咽癌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缺乏长 期纵向研究,对放疗引起听力下降的原因一直不甚清 楚。该文作者对鼻咽癌患者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的听 力学研究,以阐明照射耳听力损失的机制。该研究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