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米诺钠中有机溶剂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米诺钠中甲醇、乙醇、乙腈、二氯甲烷四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FID;按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甲醇、乙醇、乙腈、二氯甲烷残留溶剂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0 ̄0.9996);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3%、98.6%、98.9%、96.9%;各精密度的RSD分别为6.8%、2.7%、1.2%、2.2%;最低检测限分别为7.8、6.2、7.0、1.1μg/ml。三批样品中上述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中残留有机溶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为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内皮化提供合适的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健康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置于纤维连接蛋白预衬的DMEM培养基中,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加以诱导,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化分析等方法观察和鉴定诱导后的细胞.将诱导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种植到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VEGF、bFGF等诱导因子存在的条件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典形的"纺锤样"梭形细胞,单层细胞贴壁生长融合时呈铺路石样排列,免疫组化示VWF和CD34抗体染色阳性.扫描电镜下,未种植细胞的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呈典型的多孔蜂窝状结构,孔径大小比较适合内皮祖细胞爬行.种植细胞后,聚氨酯小径人工血管表面有大量的内皮祖细胞黏附、爬行及铺展生长,有时可见内皮祖细胞长入蜂窝状孔径内.[结论]体外诱导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可作为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内皮化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不同流体切应力务件下,内皮祖细胞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成内皮祖细胞,并通过相差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种植内皮祖细胞到小径人工血管表面后,分为静态组、低切应力组(0.5 Pa)、中切应力组(1.5 Pa)和高切应力组(2.5 Pa)4个不同处理组,之后用ELISA各组不同时间点培养液中t-PA的水平,并用半定量RT-PCR测定切应力处理25 h后,不同切应力组内皮祖细胞t-PA的基因表达。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ac-LDL吞噬及lectin抗体荧光标记双阳性,FLK-1和vWF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均为阳性。提高流体切应力可以增加t-PA的分泌,上调内皮祖细胞t-PA的基因表达。结论提高流体切应力能明显促进内皮祖细胞t-PA的分泌和基因表达,有助于改善内皮祖细胞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4.
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内皮祖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为冠心病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收集健康成人外周血,通过Ficoll离心法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置于纤维连接蛋白预衬的EGM-2培养基中加以诱导,并通过相差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对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在上述诱导分化条件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倒置荧光微镜下呈典形的"纺锤样"梭形细胞,ac-LDL吞噬及lectin抗体荧光标记双阳性,FLK-1和VWF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均为阳性.[结论]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内皮祖细胞可作为冠心病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5.
Advancing age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re themajor risk factors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vasculardiseases and lead to changes in vascular structure andfunction [1~3]. Age- and hypertension-related structuraland functional alterations of the arterial wall precedeapparently obstructive atherosclerosis andcardiovascular events. Accumulating evidences indicatethat endothelial function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protection of vasc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the earliest…  相似文献   
26.
背景:运动条件对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是否会产生的影响目前尚无公识。 目的:观察急性运动对健康成人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健康男性成人志愿者12例参加急性平板运动锻炼(9.3±2.1) min。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运动前后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ac-LDL及lectin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内皮祖细数量,检测内皮祖细胞的黏附、迁移和增殖能力,并测定运动前后血浆和内皮祖细胞分泌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健康志愿者运动后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较运动前增加(P < 0.05)。荧光标记法证实运动后ac-LDL及lectin抗体双阳性内皮祖细胞数量较运动前增加(P < 0.05),内皮祖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 < 0.05),但黏附能力无明显变化。急性运动能明显增加健康志愿者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P < 0.05),健康志愿者运动前后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和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增加倍数呈明显的直线相关回归关系(P < 0.05)。结果证实,运动可明显增加健康成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其机制与其诱导一氧化氮释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测定抗病毒颗粒中连翘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TM(钻石),C1s(5μm,250mm&#215;4.6 mm);流动相:乙腈:水(35:65);紫外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649 114x-272 07,R2=0.999 7,n=6,线性范围为:0.984~5.904 μg,最低检出量为8.6μg.加样回收率为97.8%,其RSD为0.84%.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抗病毒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抗病毒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8.
背景:流体切应力是调控内皮祖细胞的重要非药理学手段,但目前其对内皮祖细胞抗氧化功能的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不同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基因表达和活性的影响,以探讨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祖细胞抗氧化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健康成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分为静态组、低切应力组、中切应力组和高切应力组4组进行观察。 结果与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典形的“纺锤样”梭形细胞,ac-LDL吞噬及lectin抗体荧光标记双阳性,FLK-1和VWF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均为阳性。各切应力组内皮祖细胞CuZn-SOD活性均高于静态组,并且切应力越大,内皮祖细胞Cu/Zn-SOD分泌水平越高。荧光定量RT-PCR表明,切应力处理能上调内皮祖细胞CuZn-SOD mRNA表达,并且切应力水平越高,CuZn-SOD mRNA表达越强。说明切应力能上调内皮祖细胞Cu/Zn-SOD基因表达,增强内皮祖细胞Cu/Zn-SOD活性,提高内皮祖细胞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在生理范围内增加体外切应力,能上调内皮祖细胞的功能活性。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切应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内皮;基因表达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35  相似文献   
29.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胶囊中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豆异黄酮胶囊中6种异黄酮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采用AcquityUPLCTMBEHC18柱(1.7μm,2.1mm×50m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乙酸胺(pH4.6),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流速为0.4ml/min,柱温为40℃,外标法测定。结果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分别在0.02600~0.2600mg/ml、0.02625~0.2625mg/ml、0.02675~0.2675mg/ml、0.012650~0.12650mg/ml、0.012525~0.12525mg/ml、0.012750~0.1275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30),加样回收率(6例)分别为:98.5%、98.8%、98.2%、97.7%、98.0%、97.3%。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高、成本低,适用于大豆异黄酮胶囊中异黄酮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0.
目的:本文研究美罗培南在家兔胆汁中药物浓度-时间分布规律,为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家兔麻醉后行胆囊造瘘术,留取空白胆汁,静脉注射美罗培南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胆汁标本。取空白胆汁加美罗培南对照品和流动相配成0.5~500.0μg/ml不同浓度的系列胆汁样品。采用外标法行药物色谱峰面积定量,以色谱峰面积对胆汁样品药物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注射美罗培南后的家兔胆汁样品经预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按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出胆汁药物浓度,从而了解美罗培南的胆汁药物浓度-时间分布情况。结果:采用色谱条件下的流动相测定药物浓度,胆汁杂质峰、美罗培南药物色谱峰分离效果良好(r=0.9885)。家兔静脉注射美罗培南在胆汁中浓度远远超过其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之后美罗培南的胆汁药物浓度随时间而迅速降低。用药后3h胆汁中的药物均被完全消除。结论:美罗培南在胆汁中能达到较高的有效杀菌浓度,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胆道感染的较佳的药物。由于消除速度较快,临床用药应缩短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