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枇杷花叶含片的处方工艺优选及药效学试验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优选枇杷花叶含片(LFLBT)的处方工艺并通过药效学试验验证其祛痰、止咳及抗炎的药理活性。 方法: 以口感和崩解时限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微晶纤维素、甘露醇、阿斯巴甜、柠檬酸用量对LFLBT处方工艺的影响;采用酚红排泌法、浓氨水喷雾引咳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验证LFLBT的祛痰、止咳及抗炎活性。 结果: 最佳处方工艺为每30 g枇杷花叶提取物中加入微晶纤维素70 g和甘露醇5 g,另加入0.5%阿斯巴甜和1%柠檬酸,以95%乙醇为黏合剂制粒。与空白组相比,LFLBT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小鼠的酚红排泌量;LFLBT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延长浓氨水所致的小鼠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小鼠3 min内的咳嗽次数;LFLBT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 结论: 优选的处方工艺简单可行,制备的LFLBT具备一定的清咽利喉活性。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特别是医学方法论的迅速发展,对于个案分析(或个案报告,以下简称个案)这一临床上认识疾病规律的方法,在有的临床医生中,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例知,认为个案是简单的病例报告,价值不大,因而笼统地反对之;认为个案病例来源丰富,容易写,因而使之成为一种应付学术活动的手段;认为个案是简便易行的科研方法,是认识疾病规律的一种形式,不能废弃,但是对其完整的概念等却模糊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速效烧伤油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体外抗菌效果。方法建立小鼠背部Ⅱ度烧伤和大鼠Ⅲ度烧伤模型,观察药物对烧伤的治疗效果;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考察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速效烧伤油可明显减少创面渗出、缩短愈合时间,其作用相当于京万红软膏;速效烧伤油体外对致病菌有明显抑菌作用。结论速效烧伤油具有明显促进实验动物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R)-银染方法检测了7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患(肿瘤组)、20例非恶性肿瘤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对照组)和21例正常人(正常组)的晨尿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同时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所有手术切除或活检的肿瘤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肿瘤组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80.8%(59/73),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的20.5%(15/73);对照组中有3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正常组尿脱落细胞均无端粒酶活性。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发现T2~T4期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Tis~T1期。结论: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有望成为一种灵敏、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海藻酸钙海绵的止血作用并评价其体外安全性.方法 采用Lee-White凝血法测定海藻酸钙的最佳凝血浓度,冷冻干燥法制备成海绵,采用体外凝血指数(BCI)法测定海藻酸钙海绵的体外凝血效果,应用新西兰兔耳动脉、背部全皮层止血模型验证海藻酸钙海绵的止血作用,采用MTT法初步评价海藻酸钙海绵的细胞毒性.结果 海藻酸钙的体外凝血指数(BCI)值为33.08±4.02,明显低于明胶海绵(72.05±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耳动脉模型中,海藻酸钙海绵组的出血量为2.85±0.14g,明显少于医用纱布组(3.93±0.18g,P<0.05)和明胶海绵组(2.97±0.17g,P<0.05);海藻酸钙海绵组止血时间(97.83±5.49s)明显低于医用纱布组(101.00±14.71s,P<0.05),但与明胶海绵组(80.25±7.41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背部全皮层止血实验中,海藻酸钙海绵组的出血量吸光度(A)值为2.66±0.24,明显低于医用纱布组(3.81±0.73,P<0.05).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100%浓度的海藻酸钙海绵浸提液细胞毒性为1级,属无毒产品,符合生物材料的安全性要求.结论 海藻酸钙海绵止血作用显著,无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低剂量率60Co γ射线对SD大鼠的损伤生物效应,为其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SD大鼠置于60Co放射源下照射,每天照射1 h,连续照射7天,剂量率为0.072 Gy/h,累积剂量为0.5 Gy。照射完成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照射后SD大鼠的外周血白细胞为3.50×109/L,对照组为6.2×109/L,下降明显(P <0.05);血小板、红细胞等血常规指标的变化不明显;照射组的骨髓DNA平均OD260吸光值为1.083,对照组的为1.304,骨髓DNA明显降低(P < 0.05);照射组血清中SOD活性平均值为373.83 U/ml,对照组为421.59 U/ml,明显下降(P < 0.05);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大鼠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变化不明显。结论 低剂量率γ电离辐射对SD大鼠的造血系统、抗氧化系统的损伤较严重,对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考察硼卡钠(sodium borocaptate,BSH)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方法 以BSH为受试物,用60Co γ射线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射剂量为6 Gy,剂量率为0.8 Gy/min。照射后第3天、第14天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并于照射后第14天检测小鼠脏器指数。结果 照后第3天,BSH高剂量组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P <0.05);照后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BSH中剂量组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P < 0.01),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 < 0.05)。结论 BSH能显著提高辐照后小鼠的血小板水平,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低剂量辐射复合CO、苯和噪声等复合因素对大鼠生物效应的影响.方法 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O和苯染毒,并进行低剂量辐射和噪声暴露,对照组正常环境饲养.计数大鼠外周血细胞,检测各脏器指数、骨髓DNA含量,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分离、鉴定复合因素导致的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肝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降低(t=2.732、4.141、3.053,P<0.05),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DNA含量均显著降低(t=2.211、2.668、11.592,P<0.05).获得了血清蛋白凝胶电泳图谱,软件分析结合手工筛选出1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鉴定血浆淀粉样蛋白A4(SAA4),Trichoplein角质细丝结合蛋白(TCHP)和α微管蛋白4A(TUBA4A)3个蛋白质点.结论 低剂量辐射复合CO、苯和噪声对大鼠造血系统、免疫系统损伤明显,导致大鼠血清中某些蛋白表达发生变化,发现差异表达的蛋白与复合因素损伤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252Cf散裂中子及噪声复合作用于大鼠的生物效应,为阐明复合环境因素对特殊作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每天暴露于60Coγ射线(剂量率为0.072 Gy/h,累积剂量为0.5 Gy)、252Cf散裂中子(剂量率为0.085 mGy/h,累积剂量为12 mGy)和噪声〔(90±5)dBA〕复合环境因素中,连续7 d,对照组置于正常环境中。第8天检测2组大鼠外周血象、主要脏器指数、骨髓DNA含量、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实验组的血小板为728 G/L,明显低于对照组(838 G/L),P0.05;实验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分别为0.002和0.001 7 mg/g,低于对照组(0.003和0.002 2 mg/g),P0.05;实验组骨髓DNA含量(吸光度值)为0.886 2,明显低于对照组(1.303 9),P0.01。结论低剂量γ射线、散裂中子及噪声复合作用对大鼠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制备薯莨鞣质并研究其清除自由基能力。方法:采用超声醇提法提取薯莨鞣质,用薄层层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鉴别,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检测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薯莨中制备鞣质得率为21.09%,其甲醇溶液在221nm处有一强紫外吸收峰,能清除DPPH自由基,半抑制浓度为0.171mg/ml。结论:分离制备得到纯度较好的薯莨鞣质,其对DPPH自由基具有很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