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探讨粘质沙雷菌苗对支气管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免疫组(B组)、哮喘模型组(C组)、常规哮喘模型组(D组),每组10只.A组仅注射PBS液,B、C、D组在皮内注射粘质沙雷菌苗.8周后,B组用PBS液代替,C组使用BCG免疫、D组未使用BCG免疫建立哮喘模型.对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并行方差分析.结果:B、C、D组在BALF中淋巴细胞多于正常对照组.B、C组较D组Th2型IL-4、IL-5分泌减少,细胞因子向Th1型明显偏移.肺组织HE染色后,C组见支气管狭窄较B组减轻.结论:粘质沙雷菌苗可明显促进Th1型IFN-γ的分泌,具有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前景.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粘质沙雷氏菌对脑神经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18例脑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后通过化疗囊进行瘤腔内直接注射。结果:经粘质沙雷氏菌治疗的患者,1、2、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2%、55.68%、55.68%,均较对照组高;对不同分级的恶性脑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粘质沙雷氏菌治疗组1年的生存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粘质沙雷氏菌治疗恶性脑神经胶质细胞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3.
大肠癌伴脐部转移,属更为少见的、特殊的皮肤转移,且预后不好。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见一例,从确诊到术后随访,患者存活一年。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龚某某,女,32岁。半年前其脐部出现一硬结约蚕豆大,以后形成溃疡,逐渐呈菜花状,不痛,术前一月开始感觉右上腹出现一条形包块,不痛,仅左侧卧位时,有坠痛感。患病以来,病员饮食尚可,但经常腹泻,无便秘。既往史病员曾有胃肠炎。体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鲨鱼皮胶原(Shark skin collagen,SSC)海绵的体外抗氧化功效并研究其体内促伤口愈合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溶胀法分离酸溶性Ⅰ型胶原,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SSC海绵,化学分光光度法检测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D 大鼠背部创伤模型,检测SSC海绵的促愈合作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愈合过程中CD31,EGF和TGF-β表达变化。结果 20 mg/mL SSC溶液对HO? 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清除率为84%±0.021。术后第3、5天,SSC 海绵处理组愈合率分别为52.1%±0.057、57.1%±0.080,显著优于纱布(gauze,GZ)组的15.9%±0.083、28.4%±0.066 (p<0.01)和壳聚糖(chitosan,CS)组的22.2%±0.095、36.5%±0.033(p<0.05)。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SSC海绵能在创伤愈合早期显著促进毛细血管生成,新生肉芽组织形成,促进愈合上皮生成,加速创面愈合。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术后第3天,SSC 海绵处理组CD31表达数为38±4.73,显著高于CS组的27±3.06和GZ组的26±3.61(P<0.05);SSC海绵处理组TGF-β表达率为20.1%±3.17,显著高于GZ组的6.7%±0.739和CS组的10.7%±0.502(p<0.05); SSC海绵处理组和CS处理组EGF表达率分别为12.1%±0.447和12.2%±1.91,显著高于GZ处理组的9.3%±1.23( p<0.05)。结论 SSC具有显著的清除羟自由基功效,SSC海绵能够显著促进创伤愈合早期CD31、TGF-β和EGF的高表达,进而促进早期新生血管生成和肉芽组织的形成,加快伤口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35.
急性中、重度低压缺氧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中、重度低压缺氧条件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特点,为阐明低压缺氧作用下脑功能障碍的可能机理提供生理学依据。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000m及8000m急性低压缺氧暴露组。实验组动物于低压舱内,以20m/s的速率上升,至5000m(或8000m),停留5h,而后以20m/s的速率下降至地面,出舱后立即经心脏灌注硝酸镧固定液,开颅取脑,制成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  相似文献   
36.
目的:验证依地红的止血效果。方法:用犬急性创伤所致微血管、小血管和大血管破裂为病理模型,以阳性组和阴性组做对照,测试止血时间,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依地红对微血管破裂止血时间是(73.16±9.20)s,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对小血管破裂伤的止血时间是(146.24±30.33)s,与阳性对照组比差异显著。对大血管破裂伤的止血时间为(468.80±39.44)s,也有止血作用,与阳性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地红止血效果确实,与传统止血药比较止血速度快,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止血药物。  相似文献   
37.
多糖抗辐射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生物机体内,既是生物体的贮能物质,也是生物体的结构物质,还参与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人们已分离到各种活性多糖达300余种,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理药理作用。许多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造血系统和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因此能保护机体免受辐射损伤,且无不良反应,是较好的抗辐射药物。  相似文献   
38.
颜面寻常狼疮1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患者男性,33岁,教师。鼻部结节、浸润性增殖性斑块,破溃、渗出半年。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在左侧鼻孔内出现粟粒大小红褐色结节,轻微痒痛。自行用手抓破后,皮损逐渐增多,融合成红褐色浸润性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在当地予抗炎治疗无效。约3个月后,鼻翼亦出现类似皮损,用激光烧灼治疗4天后,鼻翼部皮损继续增大,且覆盖鼻翼及鼻尖部,并破损,有稀薄脓液溢出,脓液干燥后结污褐色痂。患者1986年曾患肺结核,抗痨治疗3年后痊愈。无其他传染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体检:体温36℃,脉搏80次/min,血压18/8kPa(1mmHg=0.…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优选海洋星虫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料液比、Na OH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多糖含量与多糖得率的乘积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海洋星虫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 海洋星虫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Na OH浓度为1%,温度60℃,时间4 h。结论 该提取工艺简便、快捷,可用于海洋星虫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海洋星虫多糖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海洋星虫多糖的水分、炽灼残渣和重金属进行检查,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对海洋星虫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海洋星虫多糖中水分应不超过5.0%,炽灼残渣不得过1.0%,重金属含量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海洋星虫多糖以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少于80%。结论:本方法准确方便,能较全面地控制海洋星虫多糖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