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目前我国急性高原病(AMS)的预防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对文献资料和临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我区历年进藏新兵部队和部队高原驻训预防AMS的经验,梳理我国军地在AMS预防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结果:目前军队在AMS预防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全国AMS的预防水平参差不齐,主要问题表现在:评价标准缺乏规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缺乏对急进高原后适宜劳动负荷的研究;预防药物研究原地踏步;缺乏总体和长远规划;成果转化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结论:对预防急性高原病的研究,首先应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开展协作攻关,加强和扩大人才培养,重视和加强现场研究,将研究的目标着眼于提高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变化及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间97例ISS患儿为ISS组,纳入同期来院体检的100名健康体检儿童资料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BAP、IGF-1及IGFBP-3水平,分析血清BAP、IGF-1及IGFBP-3对ISS的诊断价值。ISS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rhGH治疗,治疗12个月后,根据治疗效果将ISS组患儿分为显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三亚组患儿血清BAP、IGF-1及IGFBP-3水平。结果 ISS组和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组身高、体重、BAI、BAD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AP、IGF-1及IGFBP-3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BAP、IGF-1及IGFBP-3单独及联合诊断小儿ISS的A...  相似文献   
23.
对完成高原高寒地区维稳卫勤保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根据形势需要,我区部分部队赴高原高寒地区执行维稳任务。任务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疫源性疾病较多,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存在低气压、低氧分压、低气温、风速大、干燥、强辐射等不利自然环境因素,对驻守高原的部队官兵和卫生设备、器材等有一定的影响;道路沿线地形险要,路况差,冬季大雪封山,道路中断,伤病员后送困难;  相似文献   
24.
铁运与空运人员进入高原后高原反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铁路运输(铁运)与空运人员进入高原后发生高原反应和轻症急性高原病的情况。方法:铁运对象为105名健康青年男性(铁运组),空运对象共99名(空运组)。采用自制的高原反应问卷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入高原(海拔3 680 m)后3 d的高原反应情况进行逐日调查,比较两组间高原反应发生率、高原反应评分及轻症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结果:与空运组比,铁运组无反应者的比例较低(P<0.05);在到达高原后的第2 d和第3 d,空运组的评分高于铁运组,但是,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进入高原后的第1 d和第3 d,空运组的高原反应发生率高于铁运组(P<0.01)。结论:铁运人员进入高原后的高原反应发生率可能较低。但是,还应该进行更大样本量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5.
对我区医疗机构参加汶川大地震卫勤保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执行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实践中,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先后派出15支医疗队、2支防疫队投入抗震救灾卫勤保障,指定7所后方医院承担地震伤员收治任务,出色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伤员救治任务。本文介绍了我部的具体做法,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非战争重大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6.
27.
采用现场直接法测试最大摄氧量评价心肺功能,用WHO—NCTB评价行为功能和作业工效。共观察257例,18项基础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平原人移居3680m高原后,早期体力下降明显,经7月—15月适应后,体力可逐步恢愎,达到稳定。4350m移居者各项指标均较3680m移居者低,7月后可达稳定,但最大摄氧量仍比平原下降21%。低氧对3680m移居者作业工效的影响,表现在反应速度变慢,工效下降,而4350m移居者已开始累及记忆功能,提示低氧的蓄积效应。  相似文献   
28.
部分藏药富含抗缺氧成分,我们观察了几种藏药对急进高原新兵心电图的影响,为研究部队急进高原增强习服能力的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藏药洛布桑胶囊等预防进藏战士缺氧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富含抗缺氧成分的新型藏成药中,寻找能增强部队紧急抗缺氧的药物,以提高部队快速进入高原后对高原环境的习服能力;方法171名空运进藏新兵,随机分组,实验组选用藏成药洛布桑胶囊、诺迪康胶囊、藏王宝胶囊、红景天胶囊,以及地奥心血康胶囊;对照组用淀粉胶囊,采用单盲法给药,观察急性缺氧症状发生率;结果进藏后5天内的急性缺氧症状发生率,除地奥心血康组以外,均以第一天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至第5天时急性缺氧症状基本消失;入藏后第1天,除藏王宝组外,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入藏后第2天,仅地奥心血康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入藏后第3天仅有洛布桑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所选的药物,除藏王宝以外,在增强部队紧急习服高原能力方面均有积极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0.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是指左肾静脉回注下腔静脉过程中需穿经由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压而引起的血尿、蛋白尿和左腰腹痛等临床症状,故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