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对脑血管病后遗症期长期卧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年龄大于65岁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0例为CAP组,其中无脑血管疾病病史者30例为CAP1组;伴有脑血管病后遗症(未长期卧床者)30例为CAP2组;伴有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且长期卧床者30例为CAP3组,年龄超过65岁的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进行CURB-65评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蛋白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随访6个月后记录各组好转及恶化例数。结果 CAP各组D-二聚体、蛋白C和hs-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抗凝血酶Ⅲ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随脑血管后遗症有无及有无长期卧床而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CAP1组无恶化,CAP2组7例恶化,CAP3组12例恶化,CAP3组恶化率高于CAP1组与CAP2组,CAP2组恶化率高于CAP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化组患者中,D-二聚体、蛋白C、hs-CRP显著高于好转组,而抗凝血酶Ⅲ显著低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受损及微炎症状态,且随着合并脑血管病后遗症情况的加深(有无长期卧床)而加重。凝血功能及hsCRP检测可以预测脑血管病后遗症长期卧床CAP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OSAHS相关高血压(OSAHAHT)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OSAHS组40例,其中无并发症的OSAHS组20例,OSAHAHT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8-OHdG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MnSOD水平。并与睡眠呼吸监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HS组与对照组相比,OSAHAHT与OSAHS患者组相比血清8-OHdG浓度升高、MnSOD浓度降低(P0.01)。OSAHS及OSAHAHT组患者血清8-OHdG、Mn-SOD水平与反映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的指标有相关性(P0.01)。结论OSAHS患者存在8-OHdG、MnSOD水平的变化,且与OSAHS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氧化应激及氧化损伤在OSAHS与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OSAH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测定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评价其相互关系.结果 OSAHS患者RBC-C3bRR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BC-I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RBC-C3bRR率降低呈正相关((P<0.05).结论 OSAHS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由此导致红细胞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下调,对OSAHS病情进展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医院工作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 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河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98名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技、行政管理及后勤科室),实施为期180 d的控烟干预,采用问卷式调查法,比较干预前后医院工作人员对控烟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工作人员对烟草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对控烟的态度和行为均发生了较大转变.认为室内应全部禁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4.28%上升到干预后86.73%,认为"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吸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0.41%下降到干预后的6.12%,赞同香烟可以当作礼物互赠由干预前的53.06%,下降到干预后的16.33%,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提高了对就诊者询问和提供戒烟服务的主动性.主动推荐戒烟药物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2.90%上升到干预后的24.19%,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6人成功戒烟,戒烟率达26.53%;每人每日平均吸烟支数由干预前12支降低到干预后的8支,准备未来1年戒烟人数由干预前的13.26%上升到45.83%;对PDCA控烟模式的满意度达91.84%.结论 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医院工作人员实施控烟干预,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对烟草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显著降低工作人员吸烟量、提高戒烟成功率;而且能转变他们的控烟态度和行为,提高对就诊者吸烟的主动询问率及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有利于推动全社会控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患者,男,39岁.咳嗽、咳脓痰3个月,右胸痛.咳嗽及深吸气时加重一周.否认有矽尘接触史.查体:右下胸部触觉语颤减低.叩浊音.呼吸音减弱.心脏、腹部未见异常.X线胸片:右肺下野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其中可见一约0.8×0.6cm.不规则钙化影.侧位片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三角形密度增高阴影,其尖段指向肺门.气管断层:右下叶外基底段支气管内可见一约0.3×0.4cm不规则钙化影.辅助检查除旧结素试验一般阳性外均正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肺下叶外基底段支气管内可见灰白色骨质样物.管壁粘膜增厚,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余未见异常、咬取灰白色骨质样物送病理.诊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腺苷超声负荷试验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58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腺苷超声负荷试验.以左室16节段中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阳性.试验后1周内行冠脉造影,以3支主要血管至少有1支或主要初发支管径狭窄≥50%为阳性.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腺苷超声负荷试验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结果冠脉造影见病变血管42支,左前降支21支,左回旋支12支,右冠状动脉9支,正常132支;腺苷超声负荷试验推断病变血管34支,23例与冠脉造影符合左前降支病变12支,左回旋支4支,右冠状动脉7支.敏感性为右冠状动脉病变77.8%,左前降支57.1%,左回旋支33.3%;特异性为右冠状动脉病变为93.9%(46/49),左前降支病变83.8%(31/37),左回旋支为94.4%(34/36).结论腺苷超声负荷试验诊断不同冠状动脉疾病的价值右冠脉的较高,左前降支次之,左回旋支较差.  相似文献   
47.
李峥  平芬  冯欣  牛占丛  苏力 《河北医药》2013,(24):3734-3735
目的通过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体内维生素E(vitaminE,VitE)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OSAHS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OSAHS患者(OSAHS组)及健康人(对照组)各30例,2组间体重指数、年龄、性别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所有入选者在夜间入睡前及晨起5rain内(睡眠监测结束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约4ml,用比色法测定VitE水平,并记录呼吸睡眠事件有关的监测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SAHS患者睡前及晨起VitE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OSAHS组睡前与晨起Vit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tE水平与反应OSAHS严重程度的指标负相关。结论OSAHS患者出现抗氧化能力下降,其抗氧化能力下降是持续存在的,抗氧化能力下降与OSAHS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李萍  平芬  韩书芝  牛占丛  苏力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5):1387-1389
目的 检测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在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探讨OSAHS的病理生理变化,OSAHS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OSAHS患者19例(OSAHS组)、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21例(OSAHS+HT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受检者的血浆8-iso-PGF2α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OSAHS组及OSAHS+HT组患者血浆8-iso-PGF2α水平分别为(7.5±2.1) ng/ml、(11.1±3.3) ng/ml和(14.8±3.4)ng/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92,P<0.01).OSAHS组及OSAHS+HT组血浆8-iso-PGF2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浆8-iso-PGF2α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SaO2<90%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睡眠呼吸障碍事件总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睡眠呼吸障碍事件时最低SaO2及平均最低SaO2、睡眠呼吸障碍事件最长时间相关(P<0.05).结论 OSAHS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并可能是OSAHS发病及OSAHS合并高血压病的原因之一.OSAHS患者血浆8-iso-PGF2α水平与反映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的指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建立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用增敏剂量的β-榄香烯联合放疗对移植瘤进行干预,探讨放疗增敏机制是否与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有关。方法 采用细胞悬液接种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肿瘤体积达到75 mm3左右的20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S组)、β-榄香烯单药组(ELE组)、β-榄香烯联合放疗组(ELE+RAD组)和单纯放疗组(RAD组)。监测干预后各组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获得各组裸鼠的肿瘤生长曲线。通过计算增敏系数,检测45 mg·kg-1 β-榄香烯是否发挥增敏作用,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移植瘤中GLUT-1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A549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依据各组移植瘤体积变化绘制生长曲线。测得增敏系数(EF)为2.44,提示β-榄香烯的剂量已达到增敏效果。与NS组相比,实验组移植瘤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ELE组与RAD组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ELE组、RAD组相比,ELE+RAD组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实验组GLUT-1的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5);其中ELE组和RAD组GLUT-1的表达抑制作用相对较弱,RAD组的抑制作用略强于ELE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LE+RAD组GLUT-1的表达抑制作用较强(P<0.05)。结论 增敏剂量的β-榄香烯与放疗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中GLUT-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强放疗对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提示β-榄香烯可能通过抑制GLUT-1表达发挥放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