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了解长治市市区小学生及其家长有关高血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探讨家庭减盐健康教育在控制血压中的作用,为高血压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长治市28所小学的五年级中各选取一个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班中再随机抽取10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学生进行3.5个月的减盐健康教育,并将减盐相关知识传递给家长。然后对两组学生和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学生和家长健康教育后对食盐推荐摄入量的知晓率提高。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家长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较之前增加了(1.79±11.35) mm Hg,对照组增加了(4.73±13.24) mm 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03,P=0.007);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家长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增加(1.37±9.50) mm Hg,对照组增加(3.09±10.23) mm 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11,P=0.007)。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女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越高,基线SBP越低,则家长的SBP差值越大;干预组BMI越高,基线DBP越低,则家长的DBP差值越大。结论 小学生家庭减盐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家长的血压水平,对高血压的防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x射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one,XRCC1)位点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食管癌病例143例,对照165例进行食管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进行基因分型,分析XRCC1基因rs915927多态与食管癌的关系.结果 XRCC1基因rs915927位点基因型A/A、A/G+ G/G,在病例组的比例分别为92.31%、7.69%,在对照组的比例为83.64%、16.3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P=0.021).等位基因A、G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分别为95.45%、4.55%和91.21%、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37).携带有XRCC1基因rs915927突变杂合子(AG)和突变纯合子(GG)的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比携带野生纯合子(AA)个体低(OR=0.43,95%CI:0.21 ~0.90).结论 XRCC1基因rs915927多态可能与长治地区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XPA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长治地区食管癌高发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和参与DNA损伤修复的XPA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对食管癌发生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96例食管癌患者和201例对照者进行食管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PCR-RFLP技术对XPA 23G多态性基因型检测,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携带突变(G)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8.31,P<0.01);XPA基因三种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6,P<0.01),且携带有xPA突变杂合子(A/G)和突变纯合子(G/G)的个体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比携带野生纯合子(A/A)个体低[OR值(95%CI)分别为0.58(0.37~0.91)和0.32(0.18~0.56)].携带XPA突变基因G与经常食用腌制食品之间存在负交互作用(S=0.04,API=-0.77).结论 XPA 23G多态性可能与长治地区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携带XPA突变基因G可抑制食用腌制食品对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依托村医实施高血压规范管理的适宜随访时间和频率,为提出适宜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农村健康行动”在晋城市的2个县 12个村接受规范化管理的所有463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干预期间血压水平和血压控制达标率随干预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干预后的不同时间,干预人群平均收缩压和血压控制率呈不同下降趋势。平均收缩压前3个月内下降迅速,从166.5mmHg(1mmHg=0.133kPa)降至139.5mmHg;第4~6个月缓慢下降,之后维持134mmHg左右水平。血压控制达标率前6个月上升明显,第6个月达63.2%;至第10个月达70.0%,之后基本稳定。结论 初步建议在农村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对于新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前3~6个月最好每个月随访1次,待血压达标并稳定之后每3个月随访1次即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C(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C, XPC)位点多态与长治市食管癌的关系以及主要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  方法  采用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50例食管癌患者和176例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对XPC rs2279017进行多态性检测,采用SPSS 20.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正常人群中,XPC基因型频率(GG、GT、TT)分别为48.86%、42.05%、9.09%,食管癌患者中分别为29.33%、46.00%、2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0.12, P<0.001);携带等位基因T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是携带等位基因G的2.11倍(OR=2.11, 95% CI: 1.53~2.92, P < 0.001);交互作用分析显示XPC突变基因T与饮酒具有协同作用(RERI=1.26, S=1.91, API=0.35)。  结论  XPC rs227901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长治市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西省长治市小学教师的常见慢性病状况,为其开展慢性病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体检的小学教师共2324人,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心电图、B超和胸透等.结果:本次体检共检出患病人数856人,占总人数36.83%,小学教师慢性病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21.82% 、血脂异常17.51% 、脂肪肝15.32%.男性的超重、肥胖、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慢性病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不同年龄患病种类构成差异有显著性(χ2=332.753,P=0.000),年龄越大,所患疾病种类越多.结论:慢性病是影响小学教师健康的主要原因,应加以关注并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西某县农民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和需求现状,为改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选取全县2 246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对基本健康知识认知率偏低;农民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76.2%);其次是通过网络(46.3%).结论:农村居民疾病健康知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治市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创新本地区医养结合的新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治市93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3.01%的老年人从未听说"医养结合",95.10%的老年人认为医养结合适合养老;30.61%的老年人愿意参加医养结合,77.45%的老年人认为子女会支持,51.20%的老年人每月可接受的支付费用为2000元以上;50.00%的老年人通过电视获得相关知识,其次为报纸书刊(22.86%)和手机、互联网(21.43%)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自身健康关注度、子女支持度、经济状况、对医养结合认同度是影响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长治市老年人医养结合知识知晓率偏低,可接受度低,医养结合模式相关知识有待普及,应加强医养结合宣传教育工作,多方联动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影响我国宫颈癌高发区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宫颈癌高发区山西省某县,对2 794名妇女采用宫颈癌检查方法筛查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月经婚孕史、性行为及卫生习惯、避孕史等,数据采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 8.0和SPSS13.0软件统一管理并分析.结果:56.4%的研究对象是初中文化程度;初始性行为年龄以16岁~20岁为主,约为50.3%,26岁以上者为2.2%;孕产次数均以2次~3次为主,分别为74.6%和83.2%;约95%的研究对象只有1名性伴侣,约2%的调查对象现在或曾经吸烟.结论:当地妇女具有文化程度低、初始性行为年龄小、孕产次数多、性伴侣固定及吸烟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长治地区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营养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城区4~6年级小学生1 265名,对其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营养知识调查显示大部分营养知识知晓率较高,达60%以上,但个别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仅为6.32%和7.43%;健教学生油炸、腌制、烧烤食品的摄入频率明显低于非健教学生,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生目前主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获取营养知识,而小学生更愿意以老师讲授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结论 长治地区小学生营养知识掌握尚可,但存在偏差,应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多种宣教方式相结合,培养其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