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医药卫生   6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探讨延髓内脏带(MVZ)与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之间是否存在往返渗透压投射通路。方法通过给予大鼠饮用3%氯化钠的方法制作高渗刺激模型,并用WGA-HRP逆行追踪、抗Fos、抗酪氨酸羟化酶(TH)或加压素(VP)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四重标记方法,观察MVZ、PVN和SON中WGA-HRP、Fos、TH、VP和GFAP阳性分布及表达状况。结果高渗刺激后MVZ、PVN和SON内Fos阳性细胞明显增多;GFAP阳性结构也明显增多,其分布与Fos阳性细胞分布基本一致,表现为胞体肥大、突起粗长。星形胶质细胞(AST)紧密包绕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神经元-AST复合体(N-ASC)。结论神经元和AST以N-ASC的形式共同参与渗透压调节反应,体内存在MVZ和SON或PVN之间往返的渗透压调节通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行为及增殖、分化情况,探讨由骨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无菌条件下行骨穿术,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获取骨髓基质细胞,利用多种增殖、分化诱导因子和神经干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分化诱导,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朵: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能形成NESTIN抗原阳性的细胞克隆团,进一步分化,部分细胞胞体增大并出芽,逐渐发育成为较成熟的长突起细胞,长突起相互连接、交织成网并建立纤维联系。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易于取材、体外培养和增殖,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以生成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预处理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 4-VO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EPO组。全脑缺血前 3h ,EPO组大鼠脑室立体定向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 5μl,生理盐水组则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 ,假手术组只进行假手术处理。观察缺血后 2 4h海马CA1区bcl -xl蛋白表达和缺血后 72h细胞凋亡。结果 :缺血后 2 4h ,EPO组海马CA1区bcl -xl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较生理盐水组表达增强 (P <0 .0 1)。缺血后 72h ,EPO组海马CA1区较生理盐水组有较少的凋亡细胞 (P <0 .0 1)。结论 :EPO预处理减少缺血海马细胞凋亡 ,促进bcl -xl蛋白表达可能参与了这种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原代培养 SD大鼠大脑组织 ,包括神经干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的形态 ,取新生大鼠 ,无菌操作下取出整个大脑 ,制备成单细胞悬液 ,接种培养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各类细胞的同时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不同阶段和种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 :在体外培养出神经元、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 ;神经细胞在体外的发育时程跟体内基本一致 ,神经干细胞在体外 2 0 d左右分化成熟 ,获取了神经细胞和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光镜和扫描电镜形态。结果提示 ,成体神经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条件关键点在于尽可能贴近自然 ,由此可保证细胞培养的质量 ,获得可靠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为各类神经细胞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人MHC-Ⅰ、Ⅱ、Ⅲ类抗原的诸基因座位是紧密连锁的,一起构成MHC-扩展单倍型。我们对我国湖北地区23个家系,共88条染色体的这种单倍型进行了检测,发现仅有HLA-[A11-Cw3-B27-CS31-DR11]两条完全相同,有10条部分相同。此外对HLA-A、C、B、DR与补体型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在纳米尺度对 NMDA受体蛋白分子进行神经细胞膜表面原位定位和探讨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单分子操纵和调控中的应用 ,本研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分布在云母表面的膜 NMDA受体蛋白分子标记物抗 NMDAR1Ig G-葡萄球菌蛋白 A-胶体金复合物分子和结合标记物分子后的神经元膜进行扫描 ,三维形貌测定 ,通过颗粒度分析结果 ,明确标记物分子的特征性三维形貌 ,对比确定经过免疫胶体金结合后的 NMDA受体蛋白单分子在神经元膜表面的定位。结果显示 ,空白云母表面标记物分子为分散均匀的平均粒径为 49nm的球形颗粒 ,在神经元膜表面结合 NMDA目的受体蛋白分子后 ,免疫复合物分子呈现出粒径为 5 3 nm的散在分布球形或短棒状颗粒 ,长径约为宽径的 2倍 ,长轴截面可见典型的双峰三维结构。上述结果表明 ,NMDA受体蛋白单分子可以结合 1个或 1个以上的胶体金标记物分子 ;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在纳米尺度对神经元膜 NMDA受体蛋白进行标记和其免疫复合物的三维形貌测定。胶体金颗粒标记 ,原子力显微镜测定是免疫细胞化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Histocompatibility is crucial in effecting survivalof allografts.Due to differences in histocompatibilitybetween donor and recipient,rejection would happento some extent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refore,theevaluation of differences in histocompatibility betweendonor and recipient would be contributive to selectionof donor and judgement on prognosis oftransplantation. HLA typing and mixed lymphocyticreaction (MLR) are the classical methods to evaluatethe histocompatibility between donor and r…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性,39岁,主因头部和颈部不自主运动9个月,于2015年5月12日入院。患者于9个月前(2014年8月中旬)孕6周感冒后,自觉双眼发干、畏光,眼球转动时摩疼感,挤眼可缓解,相继出现不自主咂嘴、抬舌、咬牙,右侧面部紧绷感;2014年9月上述症状更加明显,并出现发音不清、音量减小、音调升高,饮水呛咳,咀嚼速度增快,右侧颈部僵硬感。2015年2月出现持续性向右侧斜颈,不自主点头,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动症"。2015年3月上述症  相似文献   
20.
跟骨骨折近75%累及关节面[1],采用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术后切口并发症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2].2009年6月-2011年9月笔者应用跟外侧动脉改良切口治疗跟骨骨折48例(56足),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