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巩膜扣带术联合氪多波长激光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联合氪多波长激光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适应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巩膜扣带术治疗47例(47只眼)单纯孔源性网脱,术中不用冷凝而待术后视网膜下液吸收后用氪多波长激光封闭裂孔,观察其疗效,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2-30个月,47例中视网膜完全复位的45例(95.74%),术后矫正视力≥0.05者41例(87.23%),最佳矫正视力为1.0。结果:巩膜扣带术联合氪多波长激光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中不用冷凝,简化了手术操作,无冷凝的相关并发症,术后采用氪多波长激光封闭裂孔,可以根据裂孔的部位及屈光介质混浊的程度选用不同波长的激光进行封孔,是治疗单纯孔源性网脱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后人工晶状体(IOL)固定性瞳孔夹持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4岁以下外伤性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摘除后房犁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后固定性瞳孔夹持患者10例(10只眼),分析其发生原因及并发症,并行虹膜粘连分离,后发性白内障切除,人工晶状体复位术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5只眼行IOL置换术.结果 10只眼成功完成分离虹膜与囊膜粘连并行后发性白内障切除和人工晶状体复位,术后视功能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术后葡萄膜炎反应,瞳孔粘连,后发性白内障及周边皮质再生是引起儿童IOL固定性瞳孔夹持的重要原因.手术分离虹膜粘连、清除晶状体再生皮质并切除后发性白内障可有效复位IOL.  相似文献   
83.
论武成教授心身疾病机制的三段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躯体疾病。心身疾病应具备6个基本条件:(1)必须具有躯体疾息;(2)发病前必须存在明确的心理因素,并且在疾病过程中,心理因素与躯体因素相互交织影响;(3)必须具有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临床表现;(4)常有一定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5)心理治疗在心身综合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6)一般预后较好,除非原发疾病不可逆转。6个基本条件中,2、3、4项称为心身疾病的三大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84.
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80眼)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多波长激光治疗,其中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25例42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25例38眼.治疗中,黄斑区治疗,以黄光治疗为主,包括局灶性光凝和弥漫性格栅样光凝.周边光凝则以黄绿混合光、绿光或红光进行治疗.在一些复杂的病例治疗中,则采用几种波长激光随时切换使用,达到以最低能量最低损害,产生有效光斑和最大治疗效果的目的.结果本组病例治疗前视力均值为0.36±0.29,光凝后的视力均值为0.47±0.31,P<0.05黄斑水肿消减率达71.25%.NPDR的视力提高或不变值为92.85%,PDR者为76.31%,P<0.05.结论多波长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有效,且早期治疗效果好,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5.
三七三醇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区周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 ,以及三七三醇皂苷 (PT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 (MACO) 2h、不同再灌注时间段 (3d、 7d、 14d、2 8d)的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 (transientfocalcerebralischemia)模型。应用 5 -溴脱氧尿嘧啶 (5 -bromod eoxyuridine,Brdu)和Brdu/Nestin免疫双标记法观察再灌注损伤后 3、 7、 14、 2 8d时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14d细胞增殖水平达到峰值 ,至再灌注 2 8d细胞增殖水平已明显回落 ,但仍较正常水平高。PTS组细胞增殖水平于再灌注后 7d~ 2 8d均较相同时间段对照组增强 (P <0 0 5 )。再灌注 7、 14d ,PTS组Brdu+/Nestin阳性细胞比例高于N .S组 (P <0 0 5 )。结论 :PTS可促进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的增殖水平  相似文献   
86.
STZ与ALLOXAN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胰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STZ和ALLOXAN诱导糖尿病的效果,为实验性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60只SD大鼠分别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和ALLOXAN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并监测血糖、尿糖的变化以及对胰腺组织进行免疫学染色观察。结果注射化学药物48小时后血糖值达到成模标准者,STZ为96.6%,ALLOXAN为93.3%;对两种模型大鼠的胰岛进行组织学及免疫染色观察,二者无明显区别。结论ALLOXAN在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上可以替代STZ,尤其适用于大批模型的建立及胰岛再生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试论武成教授对五志化火理论之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妍 《天津中医药》2005,22(3):190-191
五志化火是中医学对于情志疾病的一个重要论点。指由于精神情志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造成气机郁结,郁久则从阳化热,致火热内生。此观点将情志活动与躯体的功能状态或病生理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医学形神合一、整体观念的特点。它的精髓与现代心身医学的主导思想不谋而合。即都重视情志与躯体的相关性。现立足于现代心身医学的观点,评价传统的五志化火学术思想对心身疾病病因证治的价值。  相似文献   
88.
HNF4α和HNF6 mRNA在小鼠肝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NF4α和HNF6在肝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HNF4α mRNA和HNF6 mRNA在胚胎第8、9、13、15、17d(E8、E9、E13、E15、E17)、出生后第1d(P1)以及成年小鼠肝中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HNF4α在肝中的表达始于E9,并持续到新生,至成年时表达减弱。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多数肝索细胞呈HNF4α阳性反应,成年时仍有少数HNF4α阳性的肝索细胞,而胆管板及胆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造血细胞等均为阴性。HNF6 mRNA的表达在E9开始出现,E13消失,E15又重新出现,并一直维持到出生。E9、E15多数肝索细胞呈HNF6 mRNA阳性反应,E17及P1 HNF6 mRNA在肝索细胞中的反应减弱,胆管板细胞出现强阳性反应。结论 HNF4α mRNA表达与肝芽的形成有关,并参与肝干细胞向肝细胞的增殖、分化的过程,其在正常成年肝中的表达可能与肝细胞正常形态的维持有关。HNF6可能在肝干细胞的形成和肝干细胞向胆管细胞的分化,以及胆管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发挥作用,其在正常成年肝中可能介导维持胆管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相似文献   
89.
文世生  郭雯瑾  梅妍 《口腔医学研究》2015,31(3):287-289,293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 SH)关节腔药物注射法结合佩戴稳定咬合板(stable bite plate, SBP)两种方法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观察组 1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给予两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对照组 1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单纯给予SBP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颞下颌关节开口指数(Temporomandibular opening index TOI)、疼痛指数(Visual analog scale VAS)及肌肉压痛指数(PI)和关节压诊分值(J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TI、VAS、PI及JP指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H关节腔内注射联合SBP治疗TMD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SBP治疗。  相似文献   
90.
一氧化氮合酶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在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探讨其与一氧化氮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RFDD-PCR)技术建立正常和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基因表达谱,经生物信息学分析两者差异,初步确定NOS三种亚型-eNOS、nNOS和iNOS为DR相关基因,并以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RFDD-PCR结果显示,糖尿病组eNOS和nNOS表达下调,iNOS表达上调.RT-PCR结果显示,糖尿病组eNOS和nNOS表达比正常组明显降低(eNOS:0.23±0.03,0.32±0.03,P<0.05;0.25±0.02,0.36±0.02,P<0.05),iNOS比正常组明显增高(0.27±0.02,0.20±0.03,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eNOS、nNOS和iNOS阳性细胞均见于内核层(INL)和节细胞层(GCL),eNOS阳性细胞也分布于血管内皮层;糖尿病组eNOS和nNOS阳性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eNOS:14.33±3.19,22.13±3.60,P<0.05;nNOS:21.87±3.62,34.40±7.09,P<0.05),iNOS较正常组明显增多(17.60±2.58,11.73±2.70,P<0.05).结论 eNOS、nNOS和iNOS表达变化与DR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