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1 临床资料病例 1 :秦×× ,男 ,3 5岁 ,因“发热、头痛 3 d,意识障碍 4h,抽搐 1次”入院。入院前 3 d患者于当地医院以“上感”输液治疗无效而转入本院。查体 :T3 6.5℃ ,P1 0 6次 /min,R2 5次 /min,BP1 1 5 /60 mm Hg,昏迷 ,颈阻阳性 ,心、肺、腹 (-) ,膝跟腱反射亢进 ,右侧巴氏征 (+)。急诊头颅CT“未见异常”,肾功电解质正常 ,HGB1 2 .6g/L。入院后行腰穿 ,脑脊液压力 2 0 0 mm H2 O,细胞正常 ,蛋白 0 .49/L,葡萄糖 3 .8mmol/L,氯 1 2 1 .5 mmol/L。初步考虑诊断为“颅内感染 ,病毒性脑膜炎 ?”,予抗感染、脱水及支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2.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反应及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总结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指标变化特点,提出干扰素疗效预测的实用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通过治疗前内源性干扰素水平、用药后2、4个月末干扰素中和抗体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早期变化、HBV DNA定性定量、内源性干扰素水平、用药后2个月末干扰素中和抗体等指标的特点与HBeAg阴转的关系,提出干扰素疗效预测的实用指标.结果(1)不同年龄患者HBeAg阴转率差异不大,仅20~30岁与30~40岁年龄段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3312,P<0.01);(2)治疗前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者对干扰素反应好;与治疗前转氨酶水平相比,开始用药后第2个月末ALT下降幅度超过5 0%的患者最终HBeAg阴转率提高;(3)治疗前HBV DNA阴性或定量≤106/ml的患者,均有较高的HBeAg阴转率;(4)开始用药后第2个月末干扰素抗体阳性可作为HBeAg无应答的预测指标;(5)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个多因素联合预测方案,将其回代用于本组患者的疗效预测,敏感性为8 0%,准确性为9 0%,优越于单因素疗效预测. 结论患者在干扰素治疗中临床指标的变化特点有别于西方患者;干扰素疗效与治疗前后转氨酶、HBV DNA水平及干扰素中和抗体产生等有密切的关系,与年龄、性别等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3.
钟册俊  杨尧  吕晓菊 《西部医学》2009,21(4):607-609
目的探讨播散性骨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行骨髓活组织检查诊断为骨髓结核的40例成年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35例,咳嗽胸闷17例,腹胀、腹痛5例,腹水16例,胸水17例,肝脾均肿大13例,关节痛3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6例,血清白蛋白降低40例,血常规异常38例,胸部影像学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3例,16例未见其他结核病变。病理检查发现上皮样肉芽肿22例,干酪样坏死1例,骨髓活检抗酸染色查到抗酸杆菌12例。27例除有骨髓结核外,尚伴有一种或多种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21例经联合抗结核化疗好转出院,6例死亡。结论骨髓结核是血行播散型结核在骨髓的病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长期高热待诊的病例,应考虑行骨髓活检,骨髓结核一经诊断,应立即行联合抗结核化疗。  相似文献   
94.
临床上关于伤寒杆菌性肺炎很少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伤寒杆菌性肺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正确认识及治疗十分重要.目的研究慢性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态及中西药联合治疗结果.方法胃镜确诊慢性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45例患者应用肝苏冲剂,每次1包,每天3次,同时联用奥美啦唑(洛赛克)20mg~40mg/d 4周,复检胃镜;45例非肝病胃十二指肠溃疡门诊患者作为对照,仅予以洛赛克20mg/d 4周,复检胃镜.治疗前后行肝肾功能检查,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B超、胃镜、胃粘膜组织病理及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慢性肝病经肝苏联用洛赛克等治疗4周,血ALT明显降低,治疗前后ALT改善有统计学意义(322.35±98.66,101.35±56.68,P<0.05),血清TB也明显降低(3.23±1.21,1.21±0.67,P<0.05).慢性肝病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在42.86%~51.63%之间,比非肝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感染率低(84.44%,P<0.05).洛赛克20mg/d剂量治疗非肝病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38例,好转7例,高于同样剂量治疗的慢性乙肝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63.64%,100%,P<0.01),与洛赛克40mg/d应用4周疗效相似(85.71%~95%,P>0.05).血TB而不是ALT升高不利于慢性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93.1%,68.7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慢性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病情好转;奥美啦唑的治疗剂量应当加倍.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血TB水平影响溃疡转归.  相似文献   
96.
目前由于强有力的联合化疗应用于临床,以及综合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白血病患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已得到大大提高.为确保化疗能顺利进行,积极防治其合并症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白血病众多的并发症中静脉栓塞所见报道不多,我院近期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7.
报告了三胶三黄丸对50例男性不育患者的治疗结果。统计表明:用此方治疗非全身性和非生殖系器质性病变的男性不育患者,在消除或减轻性功能障碍方面,其总有效率为95.65%,显效率为56.52%。在改善精液常规检查异常方面,其总有效率为94.12%,显效率为84.04%。  相似文献   
98.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小儿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是生身小血管的炎症.易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损伤.在众多的并发症中以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最为严重.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多,但MCLS台并多系统损害的报道并不多见.我院近期收治一例MCLS并发心血管系统、呼设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损害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可广泛浸润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文分析我科1995~1998年间18例以“发热待诊”入院后确诊为恶组的患者,以增加对本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17~68岁,平...  相似文献   
100.
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是指DNA片段大小从1 kb至Mb的亚微观结构变异,已成为探讨与疾病相关遗传变异的研究热点,特别是神经认知系统的遗传病,如精神分裂症、智力障碍等综合征、本文综述了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智力障碍的关联关系和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技术进展在智力障碍诊断中的应用,这对揭示智力障碍发病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