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9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的流行病学模式已从传染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1]数据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位列我国居民慢性病死因第3位,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支气管哮喘最为常见。王辰院士提出,与其他国家相比,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慢性病管理体系中的短板,补齐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短板,对建设居民健康体系至关重要[2],因此呼吸慢性病管理刻不容缓。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国内外呼吸系统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发展及现状,并结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呼吸慢性病管理模式方面进行的初步探索,以期为我国呼吸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92.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同时线粒体还参与细胞分化、维持细胞内环境平衡、细胞信息传递和调节细胞凋亡等过程。线粒体受到核DNA和线粒体DNA的双重调控,使得线粒体对于各种外源及内源性毒性物质更加敏感。药物破坏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可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脏器细胞线粒体是药物毒性作用的主要靶标之一,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致线粒体毒性,线粒体损伤是许多药物器官毒性反应早期的重要特征。本文主要综述常见的诱导不同器官线粒体毒性的临床药物并简要探讨药物介导线粒体毒性的机制。此外,我们还将重点讨论目前常用的线粒体毒性评价模型和评价技术,以期为预防和诊断药源性器官损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93.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 A G T) 基因 M235 T 分子变异与中国人无肾病并发症的2 型糖尿病(diabetes m ellitus , D M) 、2 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 D N) 的关系。方法 用 P C R及 R F L P 方法对84 例 D M、96 例 D N 及98 名正常对照进行了 A G T 基因 M235 T 多态性的检测。结果  D N 组 T 等位基因频率082 , T T 基因型频率070 ,与对照组(063 ,043)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03 , P=00004) ;校正了 D N 的几种危险因素后, T T 基因型对 D N 的 O R 为347(95 % C I 为151 ~794 , P=00033) 。 D M 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A G T 基因 T T 型可能是中国人群2 型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94.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方法:对89 例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组)及91 例正常者(正常对照组)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AGT基因M235T多态性进行了检测。  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T等位基因频率0.80,TT基因型频率0.67,与正常对照组(0.66,0.4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23,P= 0.004);TT基因型较MT+ MM 基因型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比值比为2.76(95% 可信区间为1.50~5.06,P= 0.001)。  结论:AGT基因TT基因型可能与中国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895.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足坏疽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62~74岁;糖尿病程6~12年;足坏疽病程20~180天;病变位于足背4例,足趾5例;足背动脉搏动微弱6例,消失3例;渗出物细菌培养均为阳性。高压氧组6例6个创面,对照组3例3个创面。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  相似文献   
896.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CTC-425F1.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下调CTC-425F1.4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30例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4种膀胱癌细胞株(UM-UC-3、T24、RT4、563...  相似文献   
897.
目的:探讨环状RNA circ-DHRS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GEO数据库分析膀胱癌组织中circ-DHRS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分期、生存期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circ-DHRS3在膀胱癌细胞系UMUC3、BIU87、T24、J82中的相对表达量。构建circ-DHRS3过表达的稳转株。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irc-DHRS3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DHRS3和miR-1275之间的靶向关系。qRT-PCR法检测circ-DHRS3对T24细胞中miR-1275表达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275对circ-DHRS3功能的反转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irc-DHRS3对T24细胞中Wnt/β-Catenin分子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膀胱癌组织中circ-DHRS3表达降低(P<0.01),并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负相关(P<0.01),circ-DHRS3高表达患...  相似文献   
898.
 目的 评价 Labrasol 作用下对紫杉醇经小肠吸收的影响。 方法 0.5 mg 紫杉醇和 0.5 mg Labrasol 装入明胶胶囊中,并以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 ( HPMCP) 包裹胶囊,观察胶囊的体外释药性能。在乙醚麻醉下通过聚乙烯管给大鼠 口服 5 粒胶囊,对照组 口服 同剂量的不含 Labrasol 的胶囊。于给定的时间间隔取血,用 HPLC 测定大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另同法制备含 0.1 mg 荧光素钠和 0.5 mg Labrasol 明胶胶囊和不含 Labrasol 的荧光素钠明胶胶囊,分别给大鼠 口服 <> 5 粒胶囊。用 HPLC 测定血药浓度。用 WinNolin 软件计算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 结果 制备的肠溶性紫杉醇胶囊在人工胃液中 2 h 无药物释放,而在人工肠液中 4 h 内累积释药量几乎达到 100% 。大鼠 口服 肠溶性紫杉醇明胶胶囊时,大鼠血浆浓度 -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为( 582.43±181.99 ) μg·h·L-1 ,而在 Labrasol 作用下, AUC 增加到( 1 379.43±487.29 ) μg·h·L-1 ,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表明在 Labrasol 的作用下,将有更多的紫杉醇吸收到血液中。但同剂量的 Labrasol 对荧光素钠的吸收没有促进作用。 结论 Labrasol 可能通过抑制小肠黏膜的 P- 糖蛋白而促进紫杉醇经小肠的吸收。  相似文献   
899.
杨凌  郑恒  涂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8):1260-1261,1263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18名男性健康自愿者随机交叉口服A厂阿奇霉素分散片和B厂阿奇霉素分散片以及C厂阿奇霉片分散片各500 mg,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A厂分散片、B厂分散片和C厂参比分散片的Tmax分别为(2.30±1.10)、(3.00±1.10)和(2.90±0.80)h;Cmax分别为(319.20±176.70)、(303.10±144.60)和(313.70±165.00)ng/ml,AUC0-144分别为(5073.60±2933.00)、(4296.80±1896.20)和(4797.80±3234.00)ng·h·ml,AUC0-∞分别为(5461.60±3236.00)、(4804.40±2162.90)和(5163.20±3497.50)ng·h/ml.结论 A厂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B厂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与C厂阿奇霉素分散片参比制剂在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方面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00.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致心肌损害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敌蚜胺),是生成氟乙酸钠的中间体,作用毒性与氟乙酸钠相似,对鼠类有剧毒。近年来由于它引起的中毒事件不断发生。中毒患者除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外,还有肝脏、心肌、胃肠道等多器官损害。本文着重对我院半年中收治的35例心肌酶学及心电图加以分析。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35例中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龄16~66岁,平均35.5岁。26例为自服,3例误服,6例系投毒所致。就诊时间最早为20min,最迟为6h。住院时间5~35d。既往均无心脏病史。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度中毒,其中轻度中毒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