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评价伽玛刀对脑内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1996年11月至1999年12月对57例病理诊断明确的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7-68岁,平均30.8岁。病变位于大脑半球27例,丘脑及基底节区22例,脑干2例,小脑2例。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Ⅰ级7例,Ⅱ级5例,Ⅰ-Ⅱ18例,少枝胶质瘤4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Ⅲ级2例,Ⅳ级2例,Ⅲ-Ⅳ级13例,胶质母细胞瘤4例。周边剂量为12-22Gy,平均为16.5Gy。结果 随访时间为6至42个月,平均为23个月。36例低恶度胶质瘤的影像学复查结果:显效6例;有效14例;微效5例;无变化6例;恶化5例。有效率为55.6%。21例高恶度胶质瘤中2-3个月及远期影像有效率分别为66.7%和23.8%。6,12,24,36个月的存活率分别为:95.2%(20/21);81.0%(17/21);47.1%9(8/17)和33.3%(3/9)。15例病人(26.3%)于治疗后12个月内出现放射性水肿。结论 伽玛刀对体积较小,边界相对较清的低恶度胶质瘤的治疗是有效的,对高恶度胶质瘤在短期内可有效地杀死靶区内肿瘤细胞并延缓肿瘤的生长,但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周边肿瘤细胞生长和复发。  相似文献   
42.
20世纪50年代初,瑞典的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并于196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伽玛刀.它是一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确定头部靶点的坐标位置,然后用高能射线单次集中照射,使靶点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脑外科技术.目前,伽玛刀已成为神经外科领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治疗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在1996年安装了国内第一台OUR旋转式伽玛刀,截止2006年12月,治疗了4 601例患者.本文就我科伽玛刀治疗的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铱~(192)后装治疗脑深部肿瘤的效应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小鼠30只,用G422胶质瘤株制成皮下荷瘤鼠模型,作铱~(192)核素照射后肿瘤生长抑制实验。再选大鼠30只用C6胶质瘤细胞株制成脑商瘤鼠模型作铱~(192)核素照射后大鼠生存期延长实验,最后用组织病理学观察研证。结果:采用铱~(192)后装瘤内照射后可有效杀灭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脑荷瘤鼠的生存期。在此基础上我们对200例脑深部肿瘤或复发及外放疗无效的肿瘤进行铱~(192)后装机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无手术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术后50例脑胶质瘤重点随访1~5年,生存率各为92%,82%,72%,56%及32%。结论:铱~(192)后装治疗脑深部肿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4.
脑立体定向手术5 1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手术特点、手术适应证及并发症等问题.方法 总结5 100例 (年龄2个月至90岁) 手术的临床经验,主要手术包括:脑肿瘤的内放疗 (植入同位素胶体32P或籽粒125Ⅰ、192Ⅰr)、脑内血肿排空、脑深部病变活检、脑内深部核团毁损、脑深部金属异物摘除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术等.结果 临床施行立体定位脑手术5 100例,本组手术一次定位成功率 99.8%,手术总有效率(术后1个月)81.1%;手术并发症以穿刺道出血为主,共13例 (0.25%).结论 本组立体定向手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比较,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疗效可靠、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5.
立体定 向术后并发颅内积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1.资料:本科1 300例次立体定向手术后并发颅内积气63例,发生率4.85%.男39例,女24例;年龄4~70岁,平均45.7岁;其中颅咽管瘤21例,占33.3%;高血压脑出血18例,占28.6%;胶质瘤15例,占23.8%;其它9例(多发肿瘤4例;松果体瘤3例;脑脓肿1例;颅内异物1例),占14.3%.按部位分:鞍上区12例,19%;基底节区15例,  相似文献   
46.
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王勇军杜吉祥刘宗惠自1989年6月至1996年12月,我科采用国产BH-Ⅱ型立体定向仪超早期手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3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70~90岁。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术中3D超声神经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7~9月,应用SonoWand(MISON)超声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术中导航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59岁.病变部位:额叶4例,颞叶4例,额颞叶3例,额顶叶2例,小脑1例,多发病灶1例,脊髓病变2例,其他3例.病变性质:胶质瘤9例, 转移瘤2例,脑膜瘤2例,蛛网膜囊肿3例,透明隔囊肿1例,脑积水1例,脊髓软化灶1例,脊髓空洞症1例.结果:本组脑肿瘤13例,共14个病灶;全切除13个(92.9%)、次全切除1个(7.1%). 手术切口长度和骨瓣较常规开颅手术小.病灶邻近运动区的7例患者,5例术后肌力未受影响,2例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2周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囊肿4例,引导神经内镜进行手术获得成功.脊髓病变2例,超声导航定位成功.1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经注册分流管,放置在理想位置.本组未发现应用超声神经导航系统导致手术并发症.结论:术中3D超声神经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准确、动态示踪、微侵袭、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术中实时超声扫描功能,解决了脑组织移位问题,有助于提高脑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8.
伽玛刀放射外科手术(γ刀)可作为垂体微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对垂体大腺瘤术后残留或复发也是重要的补充治疗手段,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海军总医院1997年12月~2001年11月共治疗垂体腺瘤317例,其中微腺瘤和小腺瘤129例,大腺瘤和巨大腺瘤76例(有13例资料不全未包括在分析中),术后残留或复发腺瘤99例。本文主要对微小腺瘤和大腺瘤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9.
目的:在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研究采用无框架定位方法,取代传统的定向仪框架的效果。方法:CT扫描确定脑内病变及头部标志点,计算机建立与靶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体系和手术规划,智能机械臂为术者提供准确导航和操作平台。结果:临床成功完成无框架定位脑手术42例,手术种类包括脑肿瘤内放疗28例、脑内病变活检6例、小型脑瘤切除2例、脑脓肿抽吸2例、脑内血肿排空2例、金属异物取出2例。结论:采用无框架定位脑手术,具有减少病人痛苦、方便术者操作、扩大手术范围、提高手术安全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术中三维超声神经导航系统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onoWand超声神经外科系统,对术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资料进行手术计划和术中导航,也可在术中直接应用三维超声进行导航.结果 本组进行脑肿瘤手术13例,共14个病灶;全切除13个(92.9%),次全切除1个(7.1%);手术切口和骨瓣较常规开颅手术小;病灶邻近运动区的7例患者,5例术后肌力未受影响,2例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2周后恢复至术前水平.本组无症状恶化及死亡者,未发现应用超声神经导航系统导致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SonoWand超声神经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准确、微侵袭、安全可靠等特点,通过术中实时超声扫描,解决了脑组织移位问题,有助于提高脑肿瘤的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