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9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41.
目的 对甘草泻心汤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对甘草泻心汤、单味药汤剂和混合对照品进行HPLC分析。采用Agela venusil MP C18(2)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2%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327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 μL。液路采用三通分流0.2 mL/min进入ESI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质谱检测。采用甲酸钠溶液作为内参校准液每针校正。根据对照品、文献报道和数据库数据推测鉴定相关色谱峰的化合物和单味药来源。结果 提取出85个基峰离子,根据元素分析推测出其化学式,其中80个推测出了可能的化合物结构信息,采用对照品确证了6个成分,其中归属于甘草、黄芩、大枣、黄连、干姜、半夏分别为40、31、13、11、5、1个成分。结论 HPLC-QTOF/MS作为一种高选择性、高分离度、高灵敏度的分析手段能有效地鉴定甘草泻心汤中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口服锰MR对比剂主要成分四水合二氯化锰对大鼠胆管梗阻的造影效果,并与钆喷酸葡胺进行比较。方法 将32只SD大鼠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处理:组1,造模+四水合二氯化锰灌胃;组2,造模+钆喷酸葡胺注射;组3,假手术+四水合二氯化锰灌胃;组4,假手术+钆喷酸葡胺注射。对组1、组3灌胃之前和之后12、24、48 h行T1W扫描。组2、组4先行平扫T1W及钆喷酸葡胺增强T1W扫描,24 h后再行T1W平扫。结果 假手术组(组3、组4)四水合二氯化锰灌胃24 h后肝脏信号强度基本恢复到造影前水平,造模组(组1、组2)四水合二氯化锰灌胃后延迟MRI中肝脏信号均显著增强,其中24 h信号强度达峰值;注射钆喷酸葡胺立即增强扫描,假手术组和造模组肝脏信号均强化,24 h后信号均恢复正常。结论 四水合二氯化锰灌胃对大鼠肝脏的增强效果优于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四水合二氯化锰灌胃后24 h是MR诊断大鼠胆管梗阻的最佳时间点。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分析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普通白光内镜(WLE)检查发现局灶性病变且年龄大于35岁的143例患者150处病灶纳入研究,局灶性病变包括黏膜形态异常(隆起、凹陷及粗糙不平整)和黏膜色泽异常(较周围黏膜发红或发白),将进展期胃癌、黏膜下病变及有胃手术史者排除出研究。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接受ME—NBI检查,参照国外最新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研究中初步建立了一个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国内标准,以此标准对病变作出诊断。所有病变进行组织活检后送检病理,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结果150处局灶性病变中,病理组织学证实非癌性病变为131处,癌性病变19处(8处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11处病变行手术治疗)。WLE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4.7%、53.4%、22.8%、98.6%和58.7%,ME-NBI对应值分别为73.7%、99.2%、93.3%、96.3%和96.0%,ME-NBI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明显高于WLE(P〈0.05)。黏膜腺管开口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消失、微血管形态紊乱不规则或毛细血管网消失是早期胃癌在ME—NBI下最为特征性的改变。结论WLE仍是早期胃癌筛查首选的检查方法,对疑似病变进一步行ME—NBI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如条件不允许则要尽可能地进行组织学活检;提出的ME-NBI诊断标准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令人满意,但最终还需要进行多中心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草药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症(hepatic vero-occlusive disease,HVOD)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12例土三七致HVO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进展及肝损害程度分为肝功能衰竭组(5例)及非肝功能衰竭组(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结果 12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平均(56.41±14.18)岁,多数因保健、月经不调、骨折、腰腿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等服用土三七药粉或代茶饮、药酒等。腹部CT或MRI具有"地图状"或"云絮状"不均匀强化灶、肝静脉显示不清等特征性影像特点。随着疾病进展,肝功能衰竭组患者AST和TBil显著高于非肝功能衰竭组,ALB和PTA显著低于非肝功能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合服药史、CT/MRI特征性影像及肝脏病理有助于土三七诱发HVOD的确诊。病情进展迅速导致肝功能衰竭可能与服用土三七总剂量及疗程有关。土三七引起的肝功能衰竭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5.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s)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首位[1].高脂血症作为发生此类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可直接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中脂蛋白代谢紊乱,血浆脂质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  相似文献   
46.
近年研究发现pre-miRNA发夹结构两侧的序列对miRNA的成熟至关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利用“miRBase”和“Ensembl”数据库获得构建microRNA高表达载体的pre-miRNA及其侧翼DNA序列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即先通过“miRBase”数据库获得pre-miRNA在“Ensembl”数据库的位置链接;然后在“Ensembl”数据库内获得pre-miRNA在基因组上的位置及碱基序列;最后在pre-miRNA序列导出窗口5'和3'侧翼序列输入框内填写所需侧翼序列的长度,进而获得pre-miRNA及其侧翼的DNA序列。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和评价腹腔镜骶前神经加宫骶韧带切断术在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起的痛经及性交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行单纯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者68例(A组)和同期进行腹腔镜骶前神经加宫骶韧带切断术以及内异症病灶切除75例(B组)。A组分为3个亚组:(1)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A1)行病灶切除术;(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5例(A2)行囊肿剔除术;(3)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A3)行病灶切除术。B组分为3个亚组:(1)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B1);(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9例(B2);(3)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B3)。对术后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术后痛经及性交痛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3组与B3组术后痛经及性交痛缓解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骶前神经加宫骶韧带切断术能明显提高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及性交痛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制定临床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的适宜性评价标准,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及临床药师对临床使用IVIG的专项点评提供评价依据。方法:检索国际现有专项IVIG使用指南,对其间存在的不完全一致现象进行判断及综合分析,对其推荐级别进行判定。结果:制定出临床使用IVIG的推荐类别(获准适应证、推荐-获益、酌情-获益多、酌情-获益少、不支持使用)、选用指征、剂量、疗程等作为适宜性评价标准。结论:确立较适宜且可操作性的临床使用IVIG的适宜性评价表,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及临床药师对IVIG临床使用专项点评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指标情况。方法对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三个病例组各随机抽取50份病例,对其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酸、血脂、肾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量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量(P=0.033)。在血压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的进展情况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1)。结论早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对延缓或逆转老年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的早期肾损害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老年患者疾病的早期干预,改善疾病转归,延长患者的健康生命年。  相似文献   
50.
该研究以《中国药典》收载的5种海洋贝壳类中药饮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该类饮片的鉴别。结果表明,该法能很好地区分牡蛎、石决明、珍珠母,但蛤壳与瓦楞子没有得到区分;牡蛎与其他样品在第一主成分上有明显区别,其中4 236,5 263,7 142 cm-1等处载荷系数较大,提示第一主成分可能与药材中碳酸钙、水分含量等有关;蛤壳及瓦楞子与其他样品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大差异,其中5 0004 430 cm-1等处载荷对此贡献较大,提示第二主成分可能与药材中含NH,CH基团的蛋白质等有机物密切相关。分析贝壳类药材的功效与其在近红外光谱PCA分析图中分布的相关性,发现两者较为一致。蛤壳与瓦楞子均为化痰止咳药,在PCA分析图中位于相同区域;牡蛎、石决明和珍珠母同为平肝潜阳药,但石决明与珍珠母均能明目,在PCA分析图中相距较近;牡蛎具软坚散结之功,在PCA分析图中与前两者有较大差距。以上结果提示,有机质小分子是海洋贝壳类中药不可忽略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