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上肢创伤骨折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防止上肢骨折患者麻醉手术发生致命性肺栓塞.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因创伤致上肢骨折入院,拟行切开复位术的769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表现:伤肢肿胀、疼痛,均经外敷黄水,伤肢夹板固定,做好术前准备,伤肢肿胀稍好转后(3~15d),行骨折复位术,手术前1d,经上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患者上肢静脉血管,了解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对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病程、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9例上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前经CDFI检查,证实并发DVT 5例,血栓发生率为0.65%.血栓类型:腋静脉血栓1例,腋静脉至肱静脉血栓1例,肱静脉血栓3例,血栓发生与性别、年龄、病程无关,P>0.05,与骨折部位有关,血栓均发生在肱骨段以上骨折或多发性骨折患者.结论 肱骨段以上骨折或多发上肢骨折患者,有并发深静脉血栓风险,对这类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麻醉过程中如突发呼吸循环改变,应考虑肺栓塞,术前行CDFI检查排除DVT,对降低麻醉、手术风险,防止致命性肺栓塞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笔者近来经治1例引起误诊的左肺基底细胞样鳞癌(BSC),经内镜下检查和治疗,明确了诊断,有效控制了疾病进展,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52岁.主因咳嗽2 a,伴胸闷0.5 a余,间断发热1个月于2010-10-28收住我院.患者2008-12因咳嗽、咯血在当地医院确诊为"左肺结核",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11个月,症状渐缓解.2010-04再次出现咳嗽、咳少量白黏痰、胸闷,无发热、胸痛、咯血.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全肺不张,未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系列和盘状蛋白I样结构域3(EDIL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与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方法 将SiHa、HeLa细胞分为2组:对照组(转染空质粒)和实验组(转染过表达EDIL3质粒)。用噻唑蓝(MTT)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评估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EDIL3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HaCaT、SiHa、HeLa、C33A细胞中EDIL3蛋白表达水平为0.86±0.08,0.59±0.10,0.40±0.02和0.45±0.07。SiHa对照组、SiHa实验组、HeLa对照组、HeLa实验组细胞96 h的增殖活性分别为3.86±0.44,4.69±0.44,3.39±0.37和4.69±1.28;划痕愈合率分别为0.21±0.02,0.29±0.02,0.32±0.01和0.43±0.04;钙黏蛋白E表达水平分别1.09±0.13,0.64±0.17,0.87±0.03和0.62±0.11;β-连环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8±0.06,0.45±0.02,0.67±0.02和0.89±0.07;波形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7±0.03,0.43±0.07,0.43±0.03和0.54±0.05;锌指转录因子表达水平分别为0.27±0.03,0.47±0.02,0.42±0.04和0.61±0.08。上述指标,同种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DIL3在宫颈癌中低表达,而过表达EDIL3可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多点反馈管理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多点反馈管理;选取2020年10月1日~12月31日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室空气、台面及各种机械设备细菌培养合格率,比较两组感控质量,随机抽取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考核实行多点反馈管理前后业务水平。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空气、物品表明、医护人员卫生手及内固定植入器械等细菌培养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人员管理、环境管理、无菌操作及风险防控等感控管理质量及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均提升(P<0.05)。结论:多点反馈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感染防控质量,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降低院内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