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试剂稳定性好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镁.方法用国产试剂偶氮胂Ⅲ作显色剂,乙二醇双(α-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掩蔽钙,在三乙醇胺-盐酸缓冲体系中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镁.结果该方法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40 nm,线性范围达2.47 mmol/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104 L*mol-1*cm-1.回收率为99.5%~101.8%,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CV分别为2.7%与3.3%,与MTB法(X)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82X+0.018,r=0.9839,P>0.05,72名健康人血清镁含量为0.68~1.20 mmol/L(±2s).结论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可靠等优点,适于血清镁的常规手工分析和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6例需要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需要大量输血严重创伤患者(治疗组)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35岁;创伤严重度评分( ISS评分)平均为21乔.38分。对照组13例为需要少量输血创伤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6岁;ISS评分平均为16.00分。对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第1、3、5天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红蛋白浓度( HGB)、血小板计数( PLT)等项目进行检测,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大量输血前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及PLT各项数值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大量输血后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显著延长( P <0.05),FIB及PLT较输血前显著降低( P <0.05);大量输血后第3天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及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数值大幅升高,但血小板数值仍然较低;大量输血后第五天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及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小板数值继续升高,凝血功能基本恢复到输血前状态。对照组各时间点之间数值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时,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发生较大变化,应即时监测,避免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63.
64.
微生物来源的环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肽是一大类通过氨基酸肽键形成的化合物。在微生物中,环肽主要分布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近年来随着环肽微生物药物在治疗上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环肽化合物越来越引起广大药学工作者的重视。报道了微生物来源环肽的分布及生物合成,介绍了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典型环肽及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环肽的分离,检测方法,环肽的生物学方法改造以及化学合成和结构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传统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及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nyl-glutamine,Ala-Gin)的TPN对合并肝硬化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7例合并肝硬化结直肠癌患者前瞻性地随机分为两组:传统TPN组(对照组,22例),添加Ala-Gln的TPN组(研究组)。术后第2天按照标准体质量,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共7d,热量为104.6kJ/kg,对照组氮源由支链氨基酸供给,研究组氮源由支链氨基酸和Ala-Gln(20%力肽),力肽提供氮量约占总氮量的35%。术后第2天和第10天测量: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臂中部肌周长(mid-arm circumference,MAC)、营养预后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血清总蛋白(totalserumprotein,TS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SA)、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结果对照组术后第10天较术后第2天的TSF和MAC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第10天较术后第2天的PNI、PA和TF下降(P〈0.05),研究组术后第10天和术后第2天的PNI、PA和TF明显增加(P〈0.05)。结论TPN中添加Ala-Gln能有效减轻合并肝硬化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机体蛋白质的分解,改善病人的蛋白质合成代谢和降低肝负荷。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可用于批量尿样中碘含量检测的新方法。方法:根据过硫酸氨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的原理,在96微孔板中同时对60份微量尿样进行密封消化,然后在酶标仪上同时测定60份样品的吸光度,得出60份样品的尿碘含量。结果:采用96微孔板进行批量尿碘的消化和测定,未出现样品的损失和交叉污染;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μg/L~300μg/L,标准曲线方程为C(μg/L)=17.68-367.4 lgA,R=0.9985,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为2.32%~5.60%,批间精密度为4.50%,回收率为93.3%~105.9%;60份尿碘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吻合。结论:采用96微孔板测定尿碘含量,试剂用量省、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大规模样品的批量测定,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肾窦内切开取石是一种常见术式,术中如不注意保护肾盂和输尿管,在肾门狭小,结石过大就可能导致肾盂输尿管完全撕脱。作者近8年来遇到7例,经处理效果理想,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6~64岁,平均40岁,5例行肾盂缘输尿管,输尿管肾门缘缝合,简单地行肾盂输尿管成行术,2例行输尿管肾盂支架引流,肾盂输尿管成行术。12 处理要点术中发现肾盂输尿管完全撕脱后,即随探查撕脱程度及肾盂断端回缩肾门内程度决定手术方式。①若输尿管撕脱端面较齐,撕脱面小,肾盂撕脱创缘未回缩至肾门内,则适当游离断端远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68.
中医药服务,是我国农村卫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为了全方位做好农村中医工作,自2000年起深入开展“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区)”创建工作;最近,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和一系列相关文件精神,在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指导下,又进行了上海市发展农村中医药工作调研研究。本文将其中有关中医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和方法我们于2003年2月,在嘉定区卫生局、嘉定区中医办公室支持下,向本区医疗机构人事部门、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作问卷调查和现场考察,以及采访有关人员。并按《全国农…  相似文献   
69.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方法:采用涂布法制成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pH=7.0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采用该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H2O2。结果:该修饰电极对H2O2有着显著的电催化作用,与裸玻碳电极相比,其灵敏度大大提高,在1.2×10-6~1.0×10^-3mol/L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1×10^-7mol/L,将该修饰电极用于医用过氧化氢的测定,相对平均偏差为1.2%,平均回收率为97.6%,结果满意。结论:该修饰电极响应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寿命长,适合于具有电活性生物分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的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Nitro-PAPS)为显色剂测定血清UIBC。结果:该法线性范围0~95μmol/L,平均回收率为100.9%,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19、0.036,与日本和光UIBC测定试剂盒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1.0221X+0.2104,r=0.9950。102例健康人血清UIBC含量为32.1~51.1μmol/L(x±2s)。结论:用Nitro-PAPS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UIBC,方法简便、灵敏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