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7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5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在AF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3个月~2.5年的随访,脊柱后凸角由原来的平均27.8度变为3.2度,脊柱的椎体高度及脊髓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AF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具有短节段、损伤小、复位确切、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二个方面:(1)通过溶栓治疗,恢复血流;(2)给予神经保护剂治疗缺血引起的继发性神经元损害。因此,后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重要一环。经过科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已有不少神经保护剂被证明有效,但在然后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大都失败。造成这一窘境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动物实验自身和总体设计上的缺陷,另一方面来自于动物实验过渡到临床试验时出现的缺陷。前包括:(1)不同种系的哺乳动物,特别是动物与人的脑和脑血管的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加上致模条件的限制和观察指标的差异,现有的动物模型不能完全代表人类卒中;(2)脑缺血继发性损伤由多元的级联反应所组成,从单一药靶去设计药物,作用有限;(3)药物能否及时和充分地进入受损脑部位;(4)大多在缺血损害前或缺血发作后很短的时间内给药,往往缺乏给药时间窗的研究;(5)缺乏多种不同动物模型的量效关系研究;(6)不少研究缺乏合适的生理监测指标;(7)观察药效的时间过程较短。后包括:(1)临床前试验使用的给药时间窗非常窄,而临床试验时却较长;(2)临床前实验治疗的靶点是半暗带。而临床试验则不是;(3)临床前研究偏向对灰质的保护.而临床试验常常纳入没有特定损伤部位的患;(4)神经保护剂给药的最佳疗程尚不清楚;(5)临床前研究根据梗死体积,而临床试验则根据行为判断疗效;(6)临床前研究依据早期转归,而临床试验依赖远期评价;(7)卒中实验模型具有同质性,而人的卒中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血浆维生素K和维生素D水平的季节变化。方法对85名健康老年人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春秋两季血浆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含量,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维生素K含量。结果血浆维生素K水平女性在春秋两季均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和女性各自无季节性差异。无论男女秋季血浆维生素(25(OH)D)水平明显高于春季,同一季节内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D缺乏率女性春季为63.4%,秋季为7.3%。男性春季为65.9%,秋季无缺乏者。春季维生素D缺乏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男女秋季血浆PTH浓度明显低于春季。老年女性春季血浆25(OH)D浓度和血浆PTH浓度之间呈负相关(r=-0.426,P<0.001)。结论该人群血浆25(OH)D和PTH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血浆25(OH)D水平低。而血浆维生素K没有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骨刺痹痛丸含药血清对体外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取4周龄兔膝关节软骨分离、培养出软骨细胞后,接种于6孔和96孔板中,以A组空白兔血清培养,B组骨刺痹痛丸含药血清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及以MTT法检测软骨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结果显示骨刺痹痛丸含药血清在第4~10天软骨细胞增殖加速,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骨刺痹痛丸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5.
近距离后装敷贴治疗皮肤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分析近距离后装敷贴治疗皮肤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外照射用6-9Mev电子线照射,每次2Gy,每周照射5次,术后剂量25-30Gy,单纯放疗的剂量30-50Gy。后装敷贴治疗用5mm的蜡块作为补偿块,以皮下0.5cm为参考点,给予参考点剂量术后25-30Gy,单纯放疗30-50Gy每次剂量7-10Gy。结果:术后外照射1、2、3年的有效率分别为91.2%、88.8%、82.2%,后装敷贴治疗分别为98.4%、93.4%、90.2%。单纯外照射1、2、3年的有效率分别为50.0%、37.5%、25.5%。而后装敷贴治疗分别为80.0%、60.0%、46.7%。结论:后装敷贴治疗皮肤疤痕疙瘩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对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协作配合的思考姜仕华,徐超(湖北省枣阳市药检所441200)在药品执法监督过程中药政机构如何处理同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是药政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是药政部门顺利开展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前提,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1药政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协...  相似文献   
47.
c-AMP和c-GMP是体内的第二信使。有资料表明吗啡的作用机制中很可能有环核苷酸参与。近年来关于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发现,中枢c-AMP和c-GMP在针刺镇痛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曾经报告,给大鼠脑室注射c-AMP使针刺镇痛效果降低,注射c-GMP则可提高针刺镇痛作用。最近又观察到,针刺镇痛时全脑c-AMP含量明显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中枢环核苷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本实验同时测定了大鼠全脑和脑分区中c-AMP和c-GMP的含量及其在电针后的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8.
HPLC测定不同地区苦参市售饮片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不同地区苦参市售饮片中4种黄酮类成分三叶豆紫檀苷、降苦参酮、黄腐醇及苦参啶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分别为310nm(三叶豆紫檀苷)、294nm(降苦参酮)、365nm(黄腐醇和苦参啶).结果 25批苦参市售饮片中4种黄酮类成分三叶豆紫檀苷、降苦参酮、黄腐醇和苦参啶的含量分别为0.05%~0.32%,0.05%~0.51%,0.55×10-3%~4.87×10-3%和O.06%~O.23%.结论 苦参市售饮片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大,应将其纳入苦参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9.
胎膜早破1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对母婴均可造成危害。现将我院发生的胎膜早破者165例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对胎膜早破的认识,探讨其处理的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1月~1996年12月间住院分娩产妇总数为1219例,发生胎膜早破165例,...  相似文献   
50.
子宫破裂为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 80年代国外文献报道[1] 发生率为 1∶2 0 0 0 ,昆明医学院 1978~ 1989年资料发生率为 1∶2 0 10 ,产妇病死率为 5 % ,婴儿病死率 75 %甚至更高 ,对母婴威胁极大。现将 1982~ 1999年百色地区医院及百色市医院收治的子宫破裂 2 7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年龄 2 1~ 45岁 ,平均 36岁。经产妇 2 5例 ,初产妇 2例。农村孕妇 2 6例 ,城市孕妇 1例。产前检查经产妇女0~ 1次 ,初产妇 0~ 3次。1.2 发生时间及子宫破裂程度  6例为孕 2 0 -2 8周行引产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其中利凡诺引产 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